《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目的要求1

内容介绍1

目录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2

一、什么是哲学?2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3

三、哲学上的党派斗争5

第二节 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6

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6

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10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12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12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12

复习思考题13

问题解答13

阅读书目22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22

内容介绍25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5

目的要求25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25

一、什么是物质?26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29

第二节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1

一、物质和运动不可分32

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33

三、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34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35

一、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35

二、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5

第四节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37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37

复习思考题38

问题解答39

阅读书目47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48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51

目的要求51

内容介绍51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52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3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56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56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57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59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61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61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63

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63

复习思考题64

问题解答65

阅读书目73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73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76

目的要求76

内容介绍76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77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77

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79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81

第二节 矛盾诸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83

一、什么是矛盾?83

二、矛盾的统一性83

三、矛盾的斗争性84

四、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84

五、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86

一、矛盾的普遍性87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87

二、矛盾的特殊性88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89

第四节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90

一、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91

二、主要的矛盾方面和次要的矛盾方面91

第五节 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92

复习思考题94

问题解答94

阅读书目104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105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109

目的要求109

内容介绍109

第一节 质、量、度110

一、质110

二、量112

三、度114

一、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15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115

二、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和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118

第三节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及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120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120

二、质量互变表现形式的多样性121

复习思考题122

问题解答123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130

阅读书目130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134

目的要求134

内容介绍134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135

一、事物是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136

二、辩证的否定137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140

一、什么是否定之否定?141

二、事物发展的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进运动143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及其表现形式的特殊性145

第三节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47

一、什么是新生事物?147

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48

三、正确对待新生事物148

四、掌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的实际意义149

复习思考题150

问题解答150

阅读书目157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157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60

目的要求160

内容介绍160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范畴的实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161

一、什么是范畴?161

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实质162

三、范畴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163

第二节 现象和本质164

一、什么是现象和本质?164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165

三、现象和本质相互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66

第三节 形式和内容166

一、什么是形式和内容?166

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167

一、什么是原因和结果?168

三、形式和内容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68

第四节 原因和结果168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69

三、因果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70

第五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170

一、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171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71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72

一、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性?173

第六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173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174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176

复习思考题176

问题解答176

第八章 认识和实践180

阅读书目184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185

目的要求189

内容介绍18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90

一、唯吻论的认识论是反映论191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论的反映论的根本区别192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94

一、科学的实践概念194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95

一、由实践到认识196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196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99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99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方法200

一、归纳和演绎200

二、分析与综合201

三、抽象和具体201

四、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202

问题解答203

复习思考题203

阅读书目209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210

第九章 真理213

目的要求213

内容介绍213

第一节 客观真理213

一、什么是真理?214

二、什么是客观真理?214

一、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215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15

二、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217

三、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批判218

第三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8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都没有正确地回答真理标准的问题21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标准问题219

第四节 真理与谬误221

一、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221

二、真理和谬误的斗争是真理发展的一条规律222

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23

第五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224

一、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论路线224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24

复习思考题225

问题解答225

阅读书目227

经典作家有关述论摘录227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40

内容介绍240

目的要求240

第十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240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241

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243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45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45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的根本缺陷247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249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51

一、人类社会是劳动所创造的特殊的物质体系252

二、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253

三、人类社会辩证发展的一般过程255

复习思考题257

问题解答258

阅读书目264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265

内容介绍267

第十一章 社会基本矛盾267

目的要求267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68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268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72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75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76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79

复习思考题283

问题解答284

阅读书目298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298

第十二章 阶级·国家·革命302

目的要求302

内容介绍302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303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303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305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306

第二节 国家307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307

二、国家的职能,国体和政体308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310

第三节 社会革命313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313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314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315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革命316

第四节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317

一、阶级的消灭318

二、国家的消亡319

复习思考题319

问题解答320

阅读书目328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328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331

内容介绍331

第十三章 社会意识331

目的要求331

一、什么是社会意识?332

二、社会意识的共同特点333

三、正确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338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基本形式339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340

二、道德341

三、科学342

四、艺术344

五、宗教345

复习思考题347

问题解答348

阅读书目357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357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60

内容介绍360

第十四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60

目的要求360

一、什么是人民群众?361

二、关于人民群众的作用361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361

四、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要划清两种历史观的界限362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63

一、什么是个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363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365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365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68

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368

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368

复习思考题369

问题解答370

阅读书目380

经典作家有关论述摘录381

1985《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民族院校公共哲学课教材编写组编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