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人论的冲突 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
作者 | 杨适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2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001071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0852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人论的特点及其真实基础7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精神8
二、中国传统人论中的“人”主要是“人伦”的人14
三、两种人伦的对立:天道自然人伦与宗法等级人伦19
四、关于中国历史观的一点看法24
五、宗法人伦的二重性及其对立统一结构27
第二章 以宗法人伦问题为中心的文化争鸣和历史变动38
一、儒家的“礼”文化和“仁”文化38
二、墨家、农家以及民间文化同儒家与宗法人伦的关系55
三、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及其同儒家的关系63
四、法家的历史意义和它同宗法人伦的关系69
五、一个概略的小结71
第三章 略说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智慧观76
一、对中西天人观该如何辨异?76
二、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特点和实质82
三、中国传统的辩证智慧88
第四章 西方文化与人论的特征:对“自由”的追求和自我批判97
一、西方人重自由的特征97
二、对西方人追求的“自由”也要作具体的了解97
三、西方人认识自己的特点之一:人和自然的分离。人论和科学的关系99
四、西方人认识自己的特点之二:灵魂和肉体相分离。人论和宗教的关系102
五、自由与分裂的关系和它的实际历史基础109
六、希腊人平等自由的由来与实质:氏族制的彻底瓦解和商品经济的作用113
七、西方人认识自己的特点之三:个人和整体的分离。经验与理性117
八、在二元格局中求统一的不断探求120
第五章 近现代西方人论的发展:主体性原理和人类学123
一、近现代西方人论里的新东西123
二、主体性原理的要点之一:人作为主体是能动的124
三、主体性原理的另一要点:人是目的。人作为目的或手段的划分127
四、主体性原理的要点之三:人类通过异化和扬弃异化来实现主体的自由129
五、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学思潮:对个人的非理性存在和自由的特别呼喊136
六、人类学的兴起:超出西方的狭隘眼界.开始从人类的全部发展进行探索143
第六章 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是由人类异化发展侧重不同造成的148
一、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148
二、宗法人伦是一种异化的人伦150
三、中西异化出于一源侧重有别159
第七章 探源:中西文明史的不同道路及其原因163
一、进入文明的漫长之路和所谓“轴心期”163
二、希腊人进入文明的特点167
三、中国人进入文明的大体经过和“轴心期”的特点173
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182
五、中国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特点185
六、中西文明差异的最终根源问题--兼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五种生产方式”说190
第八章 中西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197
一、人类自我异化的必然性与历史作用197
二、中西传统文化的历史功过和正负面204
三、传统与未来210
[附录] 有关我国人民生活中迄今尚存的宗法人伦文化深厚根基的若干资料215
1991《中西人论的冲突 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适著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
- 1988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中西文化比较 上
-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课题组
-
- 文化冲突中的抉择 中国近代人物的中西文化观
- 1989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冲突的文学
- 1992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中西比较文学理论
-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民族偏见与文化偏见-中西文化比较新论
- 1993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中西近代法文化冲突
- 1994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智慧算术 加减谋略论
- 1997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 偷袭珍珠港事件
- 197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简明群众文化词典
- 1988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关于中国文化选择的再检讨
- 1992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文化的冲突与抉择 中国的图景
- 1987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西比较文学论集
- 198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