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 1949-1985》求取 ⇩

第一编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1

内容提要1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3

第一节 建国前的基本经济状况3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产关系3

落后的国民经济5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7

长期战争的破坏7

第三节 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9

破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生产关系,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9

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条件11

第二章 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13

第一节 没收官僚资本,掌握经济命脉13

没收官僚资本的基本情况13

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和措施14

实行民主改革15

第二节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势力16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完成18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基本情况18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19

土地改革的社会经济效果21

第三章 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措施23

第一节 稳定市场物价23

解放时期全国物价波动的原因23

稳定市场物价的物质基础及措施25

第二节 统一全国财经工作28

建国初期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原因29

统一财经工作的主要内容29

统一财经工作的巨大成就30

调整工商业的必要性33

第三节 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33

调整工商业的主要内容34

调整工商业的成效36

第四节 开展城乡内外的物资交流37

沟通城乡经济,稳定和活跃市场38

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41

第五节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42

“三反”“五反”的必要性43

“三反”“五反”的方针政策44

第六节 进行以水利、交通为重点的经济建设46

第四章 恢复时期的成就和经验50

第一节 主要成就50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全面建立50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55

人民生活初步改善57

第二节 基本经验60

彻底完成民主革命是恢复经济的前提60

发挥民族工商业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61

把恢复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62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统一财经管理63

按照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办事65

重视疏通渠道,活跃城乡物资交流66

第二编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69

内容提要69

第一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70

第一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70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70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73

“一五”计划的任务和指标74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74

“一五”计划的编制77

第二章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83

第一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3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83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85

第二节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7

手工业合作社的逐步建立87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88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9

资本主义工商业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89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的公私合营9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95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基本完成95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和改革方案99

第三章 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展开107

第一节 前三年的稳步前进107

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准备107

在经济建设中保持稳定的方针措施109

前三年经济发展的概况118

第二节 后两年的迅速发展120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建设方针120

1957年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124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成就和经验127

第一节 主要成就127

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27

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建立128

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31

从实际出发开辟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36

第二节 基本经验136

经济建设必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139

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141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144

适时地进行经济调整146

第三篇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149

内容提要149

第一章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道路151

第一节 新道路的探索151

探索任务的提出151

初步探索的成果1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157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形成157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评价159

“大跃进”运动的酝酿162

第二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62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的推行162

“大跃进”运动迅速遍及全国164

“大跃进”运动的起伏发展168

第二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铺开171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171

整顿农村人民公社175

第三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针181

第一节 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181

国民经济比例的全面失调181

导致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185

第二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指出187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确定187

对经济形势认识的统一192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战线197

第一节 调整的主要措施197

第四章 全面进行经济调整197

工业实行关、停、并、转199

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201

调整农村政策202

稳定财政金融和市场204

第二节 继续调整的三年206

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决定206

新形势下继续调整的特点209

调整任务胜利完成214

第五章 曲折中的成就和经验教训218

第一节 主要成就218

逐步建设独立的工业体系218

农业基本建设初见成效221

交通运输有了相应发展223

教育科技事业的成就224

第二节 基本的经验教训225

变革生产关系不能超越生产力的现实水平225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稳步前进的方针227

必须搞好综合平衡,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228

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230

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扬民主231

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233

内容提要233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严重冲击234

第一节 经济调整结束后的形势与任务234

1966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234

“三五”计划的方针、任务235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237

第二节 动乱初起对经济的干扰237

经济工作受到严重干扰238

第三节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对经济的破坏240

政治局势的大动荡240

国民经济的急剧恶化241

灾难性的后果245

第二章 国民经济在逆境中曲折起伏249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进展249

1969年的初步回升249

1970年取得的进展251

“四五”计划纲要(草案)253

第二节 建设规模的膨胀及其调整255

三线建设的全面铺开255

1971年的“三个突破”256

国民经济新的调整258

第三节 “批林批孔”使经济再度恶化263

“批林批孔”运动的发动263

“批林批孔”对经济建设的破坏265

第三章 经济整顿初见成效和又遭挫折270

第一节 坚持整顿使经济形势好转270

全面整顿的提出270

整顿国民经济的措施271

经济形势再次出现好转277

第二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使经济急转直下278

“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279

“反击右倾翻案风”对经济的破坏280

第四章 十年中经济的主要问题和教训283

第一节 国民经济全局性的问题和某些进展283

国民经济的主要问题283

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287

没有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就不可能有经济的正常发展290

第二节 沉痛的教训290

思想理论上的谬误,必须导致错误的经济政策291

正确估计形势,改变地区布局不可操之过急293

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294

必须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295

第五编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6-1985)298

内容提要298

第一章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出现的问题300

第一节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300

“十年内乱”结束后的经济形势300

全国人民为恢复经济而努力301

国民经济出现转机303

第二节 经济工作的失误304

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304

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305

急于求成的方针政策307

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309

第二章 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根本性转变311

第一节 历史性的转折311

开始全面纠正“左”倾错误311

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逐渐深入313

第二节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和贯彻315

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315

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317

探索经济建设的新路子319

第三节 在经济调整中开始实行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322

调整方针的深入开展322

不失时机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323

值得重视的关系与问题327

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基本趋于协调328

第四节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初见成效328

社会发展落后的情况有所改善329

人民生活初步得到改善330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31

第三章 第六个五年计划及其成就333

第一节 宏伟的建设纲领和“六五”计划333

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纲领333

“六五”计划的制定336

第二节 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338

经济调整的新措施和成效339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展开341

努力保持经济协调、稳定增长347

第三节 “六五”期间的主要成就348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348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352

历史性的战略转变352

第四章 总结经验,继续前进355

第一节 新时期的主要经验355

必须首先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355

正确处理好改革和建设的关系356

坚持把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357

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358

必须兼顾当前与长远的经济利益,恰当安排建设与生活的关系359

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60

第二节 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制定360

“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提出361

“七五”计划正式通过362

“七五”计划的主要特点36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表368

后记402

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 1949-1985》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柳随年,吴群敢编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道教神话(1990 PDF版)
道教神话
1990 北京:新华出版社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1949-1985)(1988年05月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1949-1985)
1988年05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66(1989年03月第1版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66
1989年03月第1版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经济实录  下(1998 PDF版)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经济实录 下
199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66(1988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66
198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89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89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 PDF版)
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1995 北京:气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949-1957(1980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949-1957
198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92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92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91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9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1994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1994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91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91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明教程(1987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明教程
1987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89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8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明教程(1985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明教程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