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经济史》求取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建立与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年-1952年)1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1

一、旧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1

二、全国解放前夕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6

三、关于全国解放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构想9

第二节 全民所有制国营经济的建立12

一、没收官僚资本,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12

二、官僚资本企业的改革15

三、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18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20

一、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运动21

二、全国土地改革运动顺利进行25

三、伟大的历史性胜利29

第四节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32

一、平抑物价,争夺市场领导权32

二、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36

三、私营工商业的调整40

四、“三反”“五反”运动46

五、第二次调整工商业51

一、对民族资本金融业提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53

第五节 民族资本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53

二、对民族资本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55

三、胜利完成民族资本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59

第六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61

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61

二、交通运输的恢复65

三、国内外贸易的恢复66

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70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73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73

第二章 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始(1953年-1957年)73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76

第二节 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79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9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6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4

一、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104

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107

三、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发展112

四、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119

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124

第四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与提前完成128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129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技术引进137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143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147

五、“一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和教训161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168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168

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173

三、“一五”末期经济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174

第六节 五十年代中期人口的出生高潮175

一、解放后的第一个人口出生高潮176

二、关于人口理论的辩论180

三、人口迅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18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失误(1958年-1960年)1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186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86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基本思想192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

一、“大跃进”的发动196

二、全民大炼钢铁运动201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205

第三节 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过程中错误的初步尝试210

一、纠正“大跃进”与人民公社错误的思想原则与政策210

二、调整经济建设指标及其有关措施216

三、纠错进程被打断221

第四节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223

一、“左”倾错误的继续延续224

二、“反右倾”后继续“大跃进”225

三、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229

第四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重新发展(1961年1月-1966年6月)238

第一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38

一、八字方针的提出238

二、调整方针的确定240

第二节 国民经济全面大幅度调整的展开247

一、全面调整措施的采取248

二、调整农村政策,加强农业战线250

三、缩短基本建设战线,降低积累率257

四、关、停、并、转部分工业企业,改善工业内部结构260

五、稳定市场,发挥商品经济264

六、加强银行、财政的集中统一管理268

第三节 国民经济在继续调整中发展270

一、继续调整经济的决策271

二、八字方针的全面贯彻273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再次探索275

四、经济调整中“左”倾思想的抬头282

五、经济调整的实现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胜利287

第五章 十年“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966年6月-1976年10月)29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经济起因和经济混乱293

一、“文革”发生的经济原因293

二、“左”倾错误下的经济混乱296

三、以盲目放权为中心的经济体制变动299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三起三伏303

一、1966年至1968年的第一个起伏303

二、1969年至1974年的第二个起伏307

三、1975年至1976年的第三个起伏314

第三节 农村经济陷入困境317

一、“农业学大寨”运动偏轨转向317

二、强制推行“农业学大寨”运动322

三、农村经济陷入困境323

一、要求过急的三线建设328

第四节 三线建设与“四三”方案328

二、70年代的技术引进334

第五节 第二次人口出生高潮与城乡人口对流339

一、人口出生的第二个高潮339

二、城乡人口对流343

三、城市大量待业人口的出现345

第六节 国民经济遭到的严重挫折和取得的某些进展347

一、国民经济的严重挫折348

二、“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某些进展357

三、国民经济取得某些进展的原因362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比例失调的加深365

第六章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新路子(1977年--1984年)365

一、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366

二、经济工作中“左”倾错误思想的继续370

三、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加深375

第二节 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转折和对国民经济的调整380

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380

二、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制定383

三、调整经济的主要措施385

四、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发展391

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394

六、两次调整经济的比较403

第三节 国民经济发展新道路的探索406

一、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407

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409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1

四、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制定416

第四节 探索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418

一、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势在必行419

二、建立以“双包”为特征的农业体制420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27

四、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新模式435

第五节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局面的出现438

一、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439

二、主要比例关系趋于协调439

三、财政收支连续四年基本平衡441

四、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益有所改善442

五、农业获得突破性发展443

六、发展多种经济形式445

七、绝大多数人民过上了温饱生活446

八、适合国情的经济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448

第六节 历史的反思449

一、要清醒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450

二、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451

三、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452

四、坚持量力而行稳步前进的方针453

五、坚持全部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人民生活为核心455

六、积极稳妥地改革经济体制456

附表 建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统计458

一、全国人口和社会劳动者458

二、国民收入和国民收入消费积累459

三、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460

四、工农业总产值及指数461

五、主要农产品产量462

六、主要工业产品产量463

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64

八、国内外贸易465

九、财政收入和支出466

十、运输与邮电467

十一、人民生活468

十二、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同国外比较469

1989.03《中国现代经济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宗植,张寿彭编 1989.03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现代中国经济事典(1982 PDF版)
现代中国经济事典
19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经济史(1932 PDF版)
中国现代经济史
1932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1989 PDF版)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1989
纳税人依法纳税维护自身权益税收征管人员依法应诉700问(1991年12月第1版 PDF版)
纳税人依法纳税维护自身权益税收征管人员依法应诉700问
1991年12月第1版 中国检察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下( PDF版)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下
辽宁大学经济系函授部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上( PDF版)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上
辽宁大学经济系函授部
中国经济现代化(1996 PDF版)
中国经济现代化
1996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1989 PDF版)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1989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经济史(1991 PDF版)
中国现代经济史
1991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现代中国经济地理(1996 PDF版)
现代中国经济地理
1996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纲(1995 PDF版)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纲
199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98 PDF版)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998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现代经济法  1(1987 PDF版)
中国现代经济法 1
1987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元代经济史(1994 PDF版)
中国元代经济史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经济现代化(1998 PDF版)
中国经济现代化
1998 南京: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