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中国经济》求取 ⇩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下的中国农村2

(一) 耕地的面积2

(二) 农产物的大概数目2

第一编 抗战中的农村2

(三) 土地的关系6

(四) 低级的技术9

(五) 不断的天灾人祸10

二 “九一八”后中国耕地的损失及东北农民悲惨的命运11

(一) 东北的耕地11

(二) “九一八”后日寇对东北土地的掠夺11

(三) “九一八”后日寇对东北农村的剥削18

(四) 在农民的破产中土地大步集中起来28

三 一九三五年五月华北事变后冀东农地的被掠夺29

(二) 耕种人畜的损失30

四 国难中农村经济损失的一个统计30

(一) 耕地面积的缩小30

(三) 产品的减少31

(四) 国难中大后方与敌后方农产品年产量的比较33

(五) 敌寇蹂躏搜括农村的一些缩写35

(六) 关于农村损失的一个典型的统计38

(七) 敌寇决水淹没河北平原的农村39

五 抗战中旧制度遗留的农村黑暗面39

(一) 暗无天日的传统农奴生活39

(二) 在国难中大地主们乘机加紧剥削48

(三) 吃人的高利贷制度51

(四) 商业资本对农民的直接剥削56

(五) 日寇隔绝下和大资产阶级操纵下的农业市场59

(六) 政府统制压低农产品价格妨害农业生产67

(七) 政治上无尽的赋税派款与颠倒的负担70

(八) 重重压榨下农村的新变动74

(九) 重重压榨下的农村生活一瞥78

(十) 后方农业生产力在一些地区的衰退状况81

六 抗战中农村的光明面83

(一) 在广大敌后,农民在抗战的烽火中站起来,封建势力削弱了83

(二) 帝国主义在我后方农村直接活动的某些削弱84

(三) 农业生产力的某些发展86

七 关于农业建设事实上的形形色色89

(一) 官方与银行界农业活动的实质89

(二) 关于农业建设的一个官方报告90

(三) 政府系银行投资农贷的数目92

(四) 二十八年农村合作在四川的一个统计93

(五) 农民银行的贷款主要是落入富户之手,再转到贫民手里,就变成高利贷94

(六) 合作社与合作金库主要地是被富豪和土劣所把持96

(七) 农业金融组织在系统上,地方上,人数上的偏向及其舞弊97

(八) 垦荒工作不能解决农村根本问题100

八 关于粮棉自给的问题103

(一) 关于粮食自给的问题103

(二) 关于棉产自给的问题110

第二编 抗战中的工业114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工业114

二 “九一八”后中国工业的灾难117

三 国难中工业资源及厂家的损失119

(一) 全国矿源的损失119

(二) 沿海商埠的工业,占全国百分之七十,大部遇到毁灭的浩劫120

(三) 资金损失的概数123

(四) 抗战初期在被摧残中的另一面124

(二) 迁移运动中的缺憾125

(一) 沿海工厂的迁移运动125

四 中国工业的大迁移125

(三) 内迁工厂及机件的数量126

(四) 内迁技术工人的概数126

(五) 内迁工厂的类别与地区分布126

五 抗战中内地工业发展的动态128

(一) 西南工业的某种活跃128

(二) 西北工业的不平衡143

(三) 后方各省工厂分布的百分比159

(四) 后方工业的特点160

(五) 经济的新流--工业合作社167

(六) 从事投机的资本多于从事内地工业的资本173

(七) 工业发展的政治桎梏175

(八) 外资在西南的活动180

(一) 上海的畸形景气181

六 工业畸形发展的特别一隅--上海181

(二) 上海畸形景气的原因182

(三) 畸形景气绝非整个国民经济之利183

(四) 景气逆转的象征184

(五) 上海工业在日寇协迫下和汪逆上台后的新危机185

七 各地工人生活悲惨的写照186

(一) 工人现实生活与工厂法的大矛盾187

(二) 重庆的工人生活190

(三) 成都的工人生活199

(四) 陕西的工人生活201

(五) 大后方的铁路工人生活203

(六) 大后方的筑路工人生活205

(七) 茶工是怎样生活的207

(八) 家庭手工业者生活的一瞥209

(九) 上海的工人生活210

(十一) 抗战初期关于失业工人的概况213

(十) 残酷剥削防碍生产力的发展213

八 在工人饥饿状态和工农业品剪刀价格下的惊人利润216

附录:西南实业界活动人物的一个名单217

第三编 抗战中的交通事业220

一 抗战前的交通事业220

(一) 帝国主义垄断下的航运220

(二)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铁路221

(三) 由内战而兴起的公路建设223

(四) 帝国主义角逐下的航空事业224

二 抗战后的交通事业225

(一) 抗战后交通事业的面面观225

(二) 旧政治机构下交通事业的病态226

(三) 在不完善的公路情况下,汽油的大量消耗230

(一) 关于开发西北交通的意见231

三 关于交通事业的若干意见231

(二) 大公报关于改革交通机构的意见233

第四编 抗战中的对外贸易236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的国内外贸易236

(一) 半殖民地的国际贸易236

(二)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支配下的国内贸易239

二 “九一八”后中国国内贸易的灾难及各帝国主义对华贸易的新争夺241

(一) 国内贸易被日寇武力的侵袭所破坏241

(二) 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贸易的新争夺241

(三) 所为入超减少的秘密242

三 七七事变后国际贸易的状况243

(一) 贸易中心的转变243

(二) 贸易总额的变动246

(三) 一九三九年沦陷区各关入超,保存各关出超253

(四) 二十七年土货输出的若干统计255

(五) 输出贸易主要依靠农产品256

四 日寇对我贸易的状况257

(一) 日寇对我贸易竟占首席257

(二) 大量出口品从我国输运到敌方,大量进口品由敌方输送到我国257

(三) 若决江河的继续走私260

五 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267

(一) 设立对外贸易调整机关267

(二) 关于进出口贸易的统制267

(三) 现行的编制出口贸易办法对于农产品生产的损害273

六 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个总结274

第五编 抗战中的金融与币制278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金融278

(一) 银行资本之买办性和高利贷性及其与政治的联带性278

(二) 中国的两大银行系统284

(一) 中国币制的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287

二 中国币制的性质及法币制度的建立287

(二) 中国法币制度的建立290

三 抗战来的中国金融事业294

(一) 银行业的向内迁移294

(二) 资金的初步内流及其活动种种296

(三) 大部资金的逃亡308

(四) 欧战后资金内流的倾向314

(五) 银行的惊人纯益316

四 抗战来的货币金融政策316

(一) 由无限制的出售外汇到实际放弃维持黑市外汇的几个阶段316

(二) 由统制外汇到统制进口贸易,以及英美对统制进口贸易的牵制322

(三) 外汇营私舞弊的一例323

(四) 欧战扩大后,法币未变对英美的依赖,投机之风益烈323

(一) 金融的集权组织--四行联合办事总处326

附录326

(二) 战时的中国银行业概览328

(三) 全国银行资本及主要负责人一览表334

(四) 国民政府系银行与商办银行在人事上的交流一览352

第六编 抗战中的财政356

一 抗战前的中国财政356

(一)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356

(二) 中央支出主要是军务费和债务费361

(三) 地方收入主要是田赋营业税367

(四) 地方支出也是债务费占大部份371

二 抗战后的财政371

(一) 收入减少,支出增加371

(二) 在这收少支多的情况下的弥补方法381

(二) 征收高度的直接累进税及富户捐395

(一) 没收汉奸及敌人财产,吸收富有者的国内外银行存款395

三 克服财政困难的可能道路395

(三) 用战时租税或公债政策,吸收国内存银和生金396

(四) 厉行裁汰冗员及骈枝机关减缩高级官员薪俸396

(五) 将政费移作战费延付债款本息398

(六) 对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为解决抗战财政的良好办法,先要从发国难财的大官始399

第七编 抗战中的物价问题与人民生活405

一 物价的飞涨及其不平衡405

(一) 各地各种物价变动的几个特点405

(二) 在英美东方慕尼黑阴谋最猖獗的时候,各地物价迅速飞涨起来407

(三) 一九四○年物价继续飞涨在重庆,特别是食粮的惊人涨价411

(四) 各地物价高涨举例414

二 物价飞涨的原因416

(一) 关于物价高涨各种原因的检讨416

(二) 物价飞涨主要的原因是奸商与达官贵人的居奇纵操422

(三) 在上海除了日寇和汉奸之外,那批吸吮平民膏血的人,同样的是投机家427

(一) 高级人物并无影响428

三 物价高涨的重大影响428

(二) 对于人民生活和国家民族的影响429

(三) 畸形的物价高涨影响生产的停滞433

四 必须严厉制裁吸吮平民膏血的投机家434

(一) 需要积极推行暴利课税434

(二) 需要实行没收奸商的居奇囤积435

(三) 需要禁止官商争利436

第八编 抗战中新经济生活之模范440

甲 陕甘宁边区的新经济生活440

一 抗战前已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剥削制度之下解放出来440

(一) 独立自由的经济建设440

(二) 边区经济发展概观441

(一) 生产运动的基本原则444

二 二十八年轰动全国的生产运动444

(二) 生产运动的成绩445

三 边区的工业及合作社事业448

(一) 边区的工业448

(二) 边区工业合作社的新发展450

(一) 走上小康之家的农民生活454

四 边区人民的生活大大的改善了455

(二) 没有失业工人,工资很大的增加了457

(三) 团结互助,共赴国难457

五 抗战四年头为克服经济难关而斗争459

乙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经济生活461

一 晋察冀边区的新经济生活461

(一) 边区的存在使敌人无法开掘华北的富源461

(二) 民主政治下保卫民生的经济贸易政策462

(三) 二十八年扩大生产战线的新计划466

(四) 对付敌伪货币斗争的边区银行471

(五) 二十八年边区经济战一个片段的总结473

(六) 民生改善的一个优良模范473

二 关于冀南、冀西、平西新经济生活的鳞片474

(一) 在冀南474

(二) 在冀中477

(三) 在冀西480

(四) 在平西481

三 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新经济生活482

(一) 民主政治下封建桎梏的逐步削弱482

(二) 各种经济建设的勃兴489

(三) 人民生活在进步中495

(四) 为着更广大的抗日动员,普遍的减租减息问题的提出497

(一) 抗战后农民减租减息执行合理负担的运动506

四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新经济生活506

(二) 二十九年四月行政公署颁布的减租减息条例507

(三) 在经济困难面前的节约运动508

五 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在二十九年春天事变前的新经济生活510

(一) 二十九年的春耕运动510

(二) 创办小型手工业510

(三) 建立各种合作社515

(四) 查禁敌货的输入516

(五) 纺织工业在汾城517

六 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在范筑先殉难前的新经济生活519

(一) 废除苛捐杂税519

(二) 救济灾荒519

(三) 提倡副业520

(四) 抵制日货520

七 胶东抗日根据地经济生活的鳞片610

1957《抗战中的中国经济》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时事问题研究会编 1957 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抗战建国中之农业经济政策(1938 PDF版)
抗战建国中之农业经济政策
1938 中山文化教育馆
抗战的中国丛刊之四  抗战中的中国军事(1957 PDF版)
抗战的中国丛刊之四 抗战中的中国军事
1957 北京五院校中国革命史教研组
中国抗战的前途(1937 PDF版)
中国抗战的前途
1937
抗战中的中国政治(1961 PDF版)
抗战中的中国政治
196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1961 PDF版)
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
196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抗战中的中国军事(1981 PDF版)
抗战中的中国军事
1981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抗战中的中国民族问题(1938 PDF版)
抗战中的中国民族问题
1938 黎明书局
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1932 PDF版)
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
1932 神州国光社
国际经济战中的日本(1974 PDF版)
国际经济战中的日本
197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抗战中的中国经济(1957 PDF版)
抗战中的中国经济
1957 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
中国经济史略-明清至抗战前(1958 PDF版)
中国经济史略-明清至抗战前
1958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抗战时期的经济(1995 PDF版)
抗战时期的经济
1995 北京:北京出版社
回到抗战中的祖国(1987 PDF版)
回到抗战中的祖国
1987 北京:新华出版社
抗战中的中国政治(1940 PDF版)
抗战中的中国政治
1940 抗战书店
抗战中的中国国民党(1938 PDF版)
抗战中的中国国民党
1938 生活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