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史》
作者 | 冯子超著 编者 |
---|---|
出版 | 正气书局 |
参考页数 | 340 |
出版时间 | 194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1142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神圣伟大的民族斗争1
一从军事上探讨中国的抗战斗争2
A 双方的动员与损失3
B 战略战术及战斗方法之探讨6
C 军事局势对我绝对有利10
二中国的战时经济11
A 由入超突变出超14
B 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16
C 经济中心的南移19
D 法币与抗战经济21
E 海关内债与外债23
三 保障胜利的纲领24
四 中华民族的大团结28
五 中国的抗战与世界30
六 蒋委员长的抗战军事计划33
第二章抗战初期的军事35
一 芦沟桥的烽火35
二 丰台及南苑38
三淞沪中心的大会战39
甲 八一三事变前后敌人野心之一斑39
乙 日本侵占淞沪的导火线——「虹桥事件」41
丙 上海的老百姓怒吼了42
丁淞沪血战经过详述44
A 我军向汇山码头挺进44
B 敌人的谣言攻势46
C 日海空军势穷力蹙47
D 敌人改变战略49
E 日趋紧张的敌我混战51
F 我空军活跃于天空52
G 八百孤军奋勇抗战53
H 我军奉令撤离南市55
戊 破灭了敌人「速战速决」之幻梦56
四台儿庄与鲁南战役58
甲 台儿庄战役58
乙 鲁南战役61
丙 日本的讳败62
五武汉战役63
甲 长江战局63
乙 日本之胶着66
丙 保卫大武汉68
丁 日本的诡计69
戊伟大的撤退71
(一)伟大的历史事件71
(二)撒退的原因72
(三)军事上的成功74
(四)经济上政治上的成功76
(五)惨痛的教训77
六粤省战役80
甲 日本进攻华南了80
乙 日本进攻华南的危机85
丙 血的教训87
丁 增兵以后89
第三章次期的抗战形势91
一 中国抗战在艰困时期中强壮起来了92
二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96
三 最高领袖的伟大精神与抗建方略98
四中国之命运与抗战102
A 由中日双方战略说起102
B 「中国之命运」的中心思想113
五次期战局的检讨与瞻望121
A 芦沟桥事变以前的中日战争条件122
B 第一期战争军事上的中日胜负123
C第二期战争日方胜利了吗?124
甲 战争阶断划分问题的商讨124
乙 二期战争的诸阶段及其战果125
第四章汪精卫的求和运动127
一 揭破和平的诡计127
二 所谓「无条件和平」130
三 日本的政治阴谋132
四 存亡之门133
五 谣言的背后135
六 汪精卫叛国前后136
七 肃奸工作以后138
第五章抗战的有利阶段140
一 抗战有利阶段的开始140
二 战事的新形势143
三 进入第二阶段145
第六章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148
一 抗战最后胜利的保证148
二 黔驴之技阶段157
第七章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159
一 政略与战略159
二 排斥欧美160
三 扑灭人类的公敌162
第八章日本在太平洋的失足164
一 太平洋战事的爆发164
二 美日的经济前哨战167
三 美日海军力的对比169
四 美日海军战略170
五 日寇的紧急措施172
第九章敌伪的屈膝投降177
一 言行不符的新政策177
二 汪伪的没落181
三 「撤兵运动」透视184
四 胜利的到来186
第十章胜利的曙光193
一 西南总反攻之整备193
二 太平洋作战与大陆作战195
第十一章划时代的胜利到来199
一 德国失败与日本失败199
二 日本无条件投降了203
三 投降进行在各地213
附录219
一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219
二 意义深长的一个国庆日221
三 台湾重入祖国怀抱226
四胜利后的各地233
A长春·渖阳·哈尔滨234
(一)四个表演234
(二)渖阳廵礼236
(三)哈尔滨的年景238
(四)这里不是沦陷区240
B 山东242
C广东245
(一)含泪的安慰245
(二)饥寒在扩大246
(三)米价与治安248
D 南京249
E北平252
(一)饥寒252
(二)敌伪254
F 河北255
G长春259
(一)冷寂的大楼259
(二)再看长春260
(三)来来去去262
(四)一句话264
H 台湾264
I香港266
(一)交通未畅通266
(二)港币问题267
(三)战犯的蜕变268
J 浦口至徐浦269
五中共摩擦与协调270
A 胜后的中共270
B 马歇尔来华278
C 国共宣告正式和平282
六政治协商会议287
一 会前的一夕谈话288
二 民主建国会招待协商代表291
三 文化界七团体的茶会293
四 划时代的场面297
五 愿一场噩梦从此结束299
六 平静自由的会议301
七 坦白的会谈与报告304
八 争取人民自由的辩论307
九 各党派申述施政纲领意见310
一○ 军队国家化问题311
一一 国大代表问题的一场激辩314
一二 寻觅国大问题的出路317
一三 大家对宪草的修改意见321
一四 捣乱威胁下的集会324
一五 民主巨流中的一湾臭水326
一六 协商会两大成就328
一七 协商会的展期329
一八 延安通宵会议330
一九政治协商会圆满结束331
(一)政府组织案332
(二)国民大会案333
(三)和平建国纲领案333
(四)军事问题案338
(五)宪法草案339
1947《中国抗战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子超著 1947 正气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抗日战争史稿
- 1984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上卷
- 1991
-
-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下卷)
- 1994
-
- 中国抗战史讲话
- 光华书店
-
-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上卷)
- 1991年10月第1版 解放军出版社
-
- 中国抗战军事史
- 1995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下 上
- 1994 北京市:解放军出版社
-
- 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
- 199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中国抗战画史
- 1988 北京:中国书店
-
- 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 上
- 198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上
- 1991 北京市:解放军出版社
-
- 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
- 1932 神州国光社
-
- 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史
- 1995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