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智慧再发现 精神的现实与超越 下》求取 ⇩

作者自序3

本卷提要17

绪论39

第一篇先秦儒家执著现实的人文精神71

引论71

第一章孔子对于人的发现74

(一)所谓孔子「复古」74

(二)对于「仁」的建构80

(三)一次早熟的东方「文化复兴」86

(四)对于「礼乐」文化的扬弃与昇华90

(五)「为仁」之方96

(六)「爱人」与「汎爱众」的历史体现及其永恒价值101

(七)人格独立与对超凡脱俗的向往113

第二章 孟子对于人的发现127

引论127

(一)关于人的地位及其主体性130

(二)关于语言的遮蔽140

(三)关于共同人性的揭示147

(四)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评估156

第三章荀子对于人的发现169

(一)人的本质具有多重性169

(二)天性平等与教养的决定作用179

(三)由今通古186

(四)「人欲」的问题193

(五)人的娱乐性与音乐198

(六)「蔽」的揭示205

第二篇先秦道家超越现实的人文精神215

引论215

第一章老子对于人的发现217

(一)「道」的建构与超越217

(二)揭示「礼乐」异化与超越226

(三)认识的二重超越235

(四)人性复归与超越246

(五)「不争」的智慧256

第二章 庄子对于人的发现271

引论271

(一)关于「待」272

(二)关于「无待」277

(三)关于「无用」之用285

(四)关于语言的遮蔽289

(五)关于「是非」的相对性296

(六)关于超越的非绝对性301

第三篇中国传统思维特徵及其奥妙312

引论312

第一章关于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徵314

(一)中国传统思维根源于取「象」314

(二)中国传统思维富于艺术性323

(三)中国传统思维「天人合一」的整体观334

(四)中国传统思维的动态平衡观347

从「易」出发的动态观347

源于「阴阳」矛盾与「无」的动力观353

「致中和」与「会而通」的平衡观358

第二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演变365

(一)关于传统思维的原始发生问题366

(二)传统思维从殷商到春秋战国的演变376

殷商的神本主义思维376

周代是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过渡380

春秋战国取代神本主义的人本主义成为思想主流384

(三)魏晋玄学在批判汉代经学中兴起及其影响387

以「贵无」为理论核心的玄学与魏晋思想的创新388

玄学所实现的思想变革及其特点397

(四)宋明新儒家所实现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变革403

从对于古代经典的「认同」走向怀疑404

新儒家贵在「自得」的创新407

新儒家之前儒学自身的变化411

从周敦颐到二程414

从二程到朱熹421

从程朱到陆王426

后记438

参考文献443

1999《传统智慧再发现 精神的现实与超越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树人,喻柏林著 1999 国际村文库书店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