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医学》求取 ⇩

绪言1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1

(一)中医学的起源1

(二)中医学的形成2

(三)中医学的发展3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7

(一)整体观念7

(二)辨证论治8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10

第一节 阴阳学说10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10

(一)阴阳的普遍性10

(二)阴阳的相对性10

(三)阴阳的可分性10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1

(一)阴阳相互对立11

(二)阴阳相互依存11

(三)阴阳相互消长11

(四)阴阳相互转化12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2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2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12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3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13

(五)指导疾病的治疗14

第二节 五行学说14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14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5

(一)五行特性及其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15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15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7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7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8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18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18

第二章 脏腑学说20

第一节 五脏20

一、心20

(一)生理功能20

(二)与形体官窍的关系21

〔附〕心包络21

二、肺21

(一)生理功能22

(二)与形体官窍的关系23

三、脾23

(一)生理功能23

(二)与形体官窍的关系24

四、肝24

(一)生理功能24

(二)与形体官窍的关系25

五、肾26

(一)生理功能26

(二)与形体官窍的关系27

〔附〕命门28

第二节 六腑28

一、胆28

二、胃29

三、小肠29

四、大肠30

五、膀胱30

六、三焦30

(一)三焦作为“一腔之大府”的生理功能30

(二)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31

第三节 奇恒之腑31

一、脑31

二、女子胞32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32

一、脏与脏32

(一)心与肺32

(二)心与肝32

(三)心与脾32

(四)心与肾33

(五)肺与脾33

(六)肺与肝33

(七)肺与肾34

(八)肝与脾34

(九)肝与肾34

(十)脾与肾34

二、脏与腑35

(一)心与小肠35

(二)肺与大肠35

(三)脾与胃35

(四)肝与胆35

(五)肾与膀胱35

三、腑与腑36

第五节 气、血、津液36

一、气36

(一)气的基本概念36

(二)气的生成37

(三)气的生理功能37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38

(五)气的分类38

二、血39

(一)血的基本概念39

(二)血的生成39

(三)血的功能39

(四)血的循行39

三、津液40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40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40

(三)津液的功能41

四、气血津液的关系41

(一)气和血的关系41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42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42

第三章 经络43

第一节 概述43

一、经络的概念43

二、经络的组成43

三、经络的作用44

第二节 十二经脉45

一、名称分类45

二、循行交接46

三、表里关系46

四、流注次序46

第三节 奇经八脉47

一、循行部位47

二、生理功能48

第四节 十五经脉48

一、循行分布48

二、生理功能49

第四章 腧穴50

第一节 概述50

一、腧穴的分类50

(一)经穴50

(二)奇穴50

(三)阿是穴50

二、腧穴的主治作用51

(一)近治作用51

(二)远治作用51

(三)特殊作用51

三、取穴方法51

(一)骨度分寸法51

(二)体表标志法52

(三)手指同身寸法52

(四)简便取穴法53

第二节 十四经穴54

一、手太阴肺经(11穴)54

(一)循行路线54

(二)主治病候54

(三)常用穴位54

中府54

尺泽54

列缺54

太渊55

少商55

二、手阳明大肠经(20次)55

(一)循行路线55

(二)主治病候55

(三)常用穴位56

商阳56

三间56

合谷56

阳溪56

偏历57

手三里57

曲池57

肩髑57

迎香58

三、足阳明胃经(45穴)58

(一)循行路线58

(二)主治病候58

(三)常用穴位58

承泣58

四白58

边仓59

颊车59

下关59

头维59

梁门59

天枢60

归来60

阴市60

梁丘60

犊鼻60

足三里60

上巨虚61

丰隆61

解溪61

内庭61

厉兑61

四、足太阴脾经(21穴)62

(一)循行路线62

(二)主治病候62

(三)常用穴位62

隐白62

太白63

公孙63

商丘63

三阴交63

阴陵泉63

血海64

大包64

五、手少阴心经(9穴)64

(一)循行路线64

(二)主治病候64

(三)常用穴位65

极泉65

少海65

通里65

阴郄65

神门65

少冲65

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66

(一)循行路线66

(二)主治病候66

(三)常用穴位66

少泽67

后溪67

养老67

小海67

天宗67

颧髎67

听宫68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68

(一)循行路线68

(二)主治病候68

(三)常用穴位69

睛明69

攒竹69

通天69

天柱69

大杼69

风门69

肺俞70

厥阴俞70

心俞70

膈俞70

肝俞70

脾俞71

胃俞71

肾俞71

大肠俞71

小肠俞71

膀胱俞72

次髎72

委中72

膏育72

志室72

承山72

飞扬73

昆仓73

申脉73

至阴73

八、足少阴肾经(27穴)73

(一)循行路线73

(二)主治病候75

(三)常用穴位75

涌泉75

太溪75

水泉75

照海75

复溜76

阴谷76

俞府76

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77

(一)循行路线77

(二)主治病候77

(三)常用穴位77

天池77

曲泽77

间使77

内关78

大陵78

中冲78

十、手少阳三焦经(23穴)79

(一)循行路线79

(二)主治病候79

(三)常用穴位79

关冲79

中渚79

阳池79

外关80

支沟80

天井80

?会80

肩髎80

翳风80

丝竹空80

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81

(一)循行路线81

(二)主治病候82

(三)常用穴位82

瞳子髎82

听会82

阳白82

风池82

肩井82

带脉83

环跳83

风市83

阳陵泉83

光明83

悬钟84

丘墟84

足临泣85

足窍阴85

十二、足厥阴肝经(14穴)85

(一)循行路线85

(二)主治病候85

(三)常用穴位85

大敦85

行间85

太冲86

曲泉86

章门86

期门86

十三、督脉(28穴)87

(一)循行路线87

(二)主治病候87

(三)常用穴位87

长强87

腰阳关88

命门88

至阳88

身柱88

大椎88

哑门89

风府89

百会89

上星89

水沟90

龈交90

十四、任脉(24穴)91

(一)循行路线91

(二)主治病候91

(三)常用穴位91

会阴91

中极91

关元91

气海92

神阙92

水分92

建里92

中脘93

巨阙93

膻中93

天突93

廉泉94

承浆94

第三节 经外奇穴94

一、头颈部94

印堂94

太阳94

鱼腰95

翳明95

金津、玉液95

二、背部95

百劳95

定喘95

夹脊95

痞根96

腰眼96

腰奇96

三、腹部96

三角灸96

提托96

子宫96

四、上肢部96

十宣96

四缝97

中魁97

八邪97

落枕97

二白97

五、下肢部97

八风97

女膝98

阑尾98

胆囊98

鹤顶98

第五章 病因病机99

第一节 病因99

一、六淫99

(一)风100

(二)寒100

(三)暑101

(四)湿101

(五)燥102

(六)火102

二、疫疠103

(一)疫疠的概念103

(二)疫疠致病的特点103

(三)疫疠发生与流行的条件103

三、七情104

(一)七情的概念104

(二)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104

(三)七情致病的条件104

(四)七情致病的特点104

四、饮食劳逸105

(一)饮食所伤105

(二)劳逸太过106

五、外伤及虫兽所伤106

(一)外伤106

(二)虫兽所伤107

六、痰饮107

(一)痰饮的概念107

(二)痰饮的形成107

(三)痰饮致病的特点107

七、瘀血108

(一)瘀血的概念108

(二)瘀血的形成108

(三)瘀血致病的特点108

第二节 病机109

一、邪正虚实109

(一)邪正消长与虚实变化109

(二)邪正胜负与疾病转归110

二、阴阳盛衰110

(一)阴阳偏盛110

(二)阴阳偏衰111

三、气血失调111

(一)气的失调111

(二)血的失调112

(三)气和血的关系失调112

四、津液代谢失常113

(一)津液不足113

(二)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113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的失调114

第六章 诊法115

第一节 望诊115

一、望全身115

(一)望神115

(二)望色116

(三)望形体117

(四)望姿态117

二、望局部117

(一)望头面117

(二)望躯干四肢118

(三)望小儿脉络120

(四)望舌120

三、望排出物122

(一)痰涎122

(二)呕吐物123

(三)大小便123

第二节 闻诊123

一、听声音123

(一)语言123

(二)呼吸123

(三)咳嗽124

(四)叹息124

(五)呕吐124

(六)呃逆124

(七)嗳气124

二、嗅气味124

(一)口臭124

(二)体臭124

(三)排出物气味125

第三节 问诊125

一、问诊的一般内容125

(一)一般情况125

(二)问主诉和现病史125

(三)问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个人生活史125

二、问现在症状126

(一)问寒热126

(二)问汗127

(三)问疼痛127

(四)问饮食口味129

(五)问睡眠129

(六)问二便130

(七)问妇女130

(八)问小儿131

第四节 切诊131

一、脉诊131

(一)脉诊的临床意义131

(二)脉诊的部位131

(三)脉诊的方法132

(四)正常脉象132

(五)病脉与主病133

二、按诊135

(一)按肌肤135

(二)按头项136

(三)按胸腹136

(四)按手足136

第七章 辨证137

第一节 八纲辨证137

一、表里辨证137

(一)表证138

(二)里证138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138

二、寒热辨证138

(一)寒证138

(二)热证139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139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139

三、虚实辨证140

(一)虚证140

(二)实证140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140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140

四、阴阳辨证141

(一)阴证与阳证142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142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142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143

一、气病辨证143

(一)气虚证143

(二)气陷证143

(三)气滞证144

(四)气逆证144

二、血病辨证144

(一)血虚证144

(二)血瘀证144

(三)血热证144

(四)血寒证145

三、津液病辨证145

(一)津液不足证145

(二)水液停滞证145

第三节 脏腑辨证145

一、心病辨证146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证146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证146

(三)心火内炽证147

(四)痰迷心窍证147

(五)痰火扰心证147

(六)心血瘀阻证147

二、小肠病辨证148

三、肺病辨证148

(一)肺气虚证148

(二)肺阴虚证148

(三)风寒束肺证148

(四)痰湿阻肺证149

(五)风热犯肺证149

(六)燥邪犯肺证149

四、大肠病辨证149

(一)大肠液亏证149

(二)肠虚滑泻证150

(三)大肠湿热证150

五、脾病辨证150

(一)脾气虚证150

(二)脾不统血证151

(三)脾气下陷证151

(四)脾阳虚证151

(五)寒湿困脾证151

(六)脾胃湿热证152

六、胃病辨证152

(一)寒凝胃脘证152

(二)胃阴不足证152

(三)胃火炽盛证153

(四)食滞胃脘证153

七、肝病辨证153

(一)肝血虚证153

(二)肝阴虚证154

(三)肝气郁结证154

(四)肝火上炎证154

(五)肝阳上亢证154

(六)肝风内动证155

(七)寒滞肝脉证155

(八)肝胆湿热证155

八、胆病辨证156

九、肾病辨证156

(一)肾阳虚证156

(二)肾阴虚证157

(三)肾精不足证157

(四)肾气不固证157

(五)肾不纳气证157

(六)肾虚水泛证158

十、膀胱病辨证158

十一、脏腑兼病辨证158

(一)心肺气虚证158

(二)心脾两虚证159

(三)心肝血虚证159

(四)心肾阳虚证159

(五)心肾不交证159

(六)脾肺气虚证160

(七)脾肾阳虚证160

(八)肺肾阴虚证160

(九)肝肾阴虚证160

(十)肝脾不调证161

(十一)肝胃不和证161

(十二)肝火犯肺证161

第四节 六经病辨证161

一、六经的概念162

二、六经病辨证162

(一)太阳病证162

(二)阳明病证162

(三)少阳病证163

(四)太阴病证163

(五)少阴病证164

(六)厥阴病证164

三、六经病证的传变164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165

一、卫分证165

二、气分证165

三、营分证165

四、血分证166

五、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传变166

第六节 三焦辨证166

一、上焦病证167

二、中焦病证167

三、下焦病证167

四、三焦证候的相互传变167

第八章 药物168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168

一、中药的采集、炮制168

(一)中药的采集168

(二)中药的炮制169

二、中药的性能171

(一)四气171

(二)五味172

(三)归经173

(四)升降浮沉173

(五)补泻174

(六)有毒无毒174

三、中药的应用174

(一)配伍174

(二)用药禁忌175

〔附〕175

1.十八反歌175

2.十九畏歌175

(三)用量176

(四)煎煮法177

(五)服法177

第二节 常用中药177

一、解表药177

(一)辛温解表药178

麻黄178

桂枝178

紫苏179

荆芥179

防风180

羌活180

白芷181

香薷181

生姜182

(二)辛凉解表药182

薄荷183

蝉蜕183

牛蒡子183

淡豆豉184

桑叶184

菊花185

葛根185

柴胡186

升麻186

二、涌吐药187

瓜蒂187

胆矾188

三、清热药188

(一)清热泻火药188

石膏188

知母189

栀子189

天花粉190

龙胆草190

夏枯草191

(二)清热解毒药191

金银花192

连翘192

蒲公英193

紫背天葵193

紫花地丁193

大青叶〔附〕1.板蓝根 2.青黛194

牛黄194

鱼腥草195

射干195

山豆根196

马齿苋196

白头翁196

败酱草197

白花蛇舌草197

马勃198

秦皮198

蚤休198

(三)清热凉血药199

犀角199

生地黄199

玄参200

牡丹皮200

赤芍药201

紫草201

(四)清热燥湿药202

黄芩202

黄连203

黄柏203

苦参204

白鲜皮204

(五)清热解暑药205

荷叶205

绿豆205

青蒿205

(六)清热时目药206

决明子206

谷精草206

青葙子206

(七)清退虚热药207

银柴胡207

地骨皮207

白薇208

胡黄连208

四、消导药208

山楂209

神曲209

麦芽209

谷芽210

鸡内金210

莱菔子210

五、泻下药211

(一)攻下药211

大黄211

芒硝212

番泻叶212

巴豆213

(二)润下药213

郁李仁213

火麻仁214

(三)逐水药214

大戟214

芫花215

甘遂215

牵牛子215

商陆216

六、祛湿药216

(一)祛风湿药216

独活217

秦艽217

威灵仙218

防己218

海风藤219

豨莶草219

木瓜220

苍耳子220

桑寄生220

五加皮221

白花蛇222

(二)化湿药222

苍术222

藿香223

佩兰224

白扁豆224

(三)利湿药225

茯苓225

猪苓226

泽泻226

车前子227

薏苡仁227

?藓228

木通228

滑石229

茵陈229

金钱草230

海金沙230

萹蓄231

瞿麦231

石韦232

地肤子232

冬葵子233

灯心草233

七、化痰止咳平喘药233

(一)清热化痰药234

前胡234

瓜蒌234

贝母235

葶苈子235

天竺黄236

竹茹236

竹沥236

昆布237

海藻237

(二)温化寒痰药237

半夏237

天南星238

旋覆花239

白前239

桔梗239

白芥子240

(三)止咳平喘药240

?冬花240

紫菀241

百部241

杏仁241

枇杷叶242

桑白皮242

浮海石243

马兜铃243

瓦楞子243

八、温里药244

干姜244

附子244

肉桂245

吴茱萸246

细辛246

高良姜247

花椒247

丁香247

小茴香248

九、理气药248

陈皮249

青皮249

枳实250

厚朴250

香附251

木香251

乌药251

砂仁252

白豆蔻252

薤白253

川楝子253

大腹皮253

佛手254

沉香254

郁金254

延胡索255

十、理血药255

(一)活血祛瘀药256

川芎256

丹参256

桃仁257

红花257

鸡血藤258

泽兰258

五灵脂259

穿山甲259

王不留行259

水蛭260

虻虫260

?虫260

三棱261

莪术261

益母草261

牛膝262

姜黄262

乳香263

没药263

(二)止血药264

蒲黄264

白及264

仙鹤草265

大蓟〔附〕小蓟265

茜草266

白茅根266

地榆266

槐花267

血余炭267

藕节267

旱莲草268

三七268

艾叶269

侧柏叶269

苎麻根269

十一、补益药270

(一)补气药270

人参270

党参271

黄芪272

白术273

山药273

甘草274

大枣274

蜂蜜275

(二)补血药275

当归276

熟地黄276

阿胶277

何首乌277

白芍278

龙眼肉278

紫河车279

(三)补阴药279

沙参279

麦冬280

天冬280

石斛281

百合281

玉竹281

枸杞子282

女贞子282

龟板283

鳖甲283

山茱萸284

(四)补阳药284

鹿角〔附〕1.鹿茸 2.鹿角胶 3.鹿角霜284

补骨脂285

巴戟天285

菟丝子286

续断286

杜仲287

淫羊藿287

狗脊287

益智仁288

肉苁蓉288

冬虫夏草289

潼蒺藜289

十二、固涩药290

(一)止汗药290

浮小麦290

麻黄根290

五味子291

糯稻根291

(二)涩肠止泻药292

乌梅292

肉豆蔻292

石榴皮293

诃子293

赤石脂293

(三)固精、止带、缩尿药294

金樱子294

芡实294

桑螵蛸295

海螵蛸295

椿根皮295

十三、平肝息风药296

羚羊角296

全蝎297

蜈蚣297

天麻297

僵蚕298

钩藤298

代赭石299

石决明299

地龙300

十四、安神药300

(一)重镇安神药301

朱砂301

磁石301

琥珀302

龙骨302

牡蛎303

珍珠母303

(二)养血安神药304

酸枣仁304

柏子仁304

远志304

夜交藤305

合欢皮〔附〕合欢花305

十五、开窍药305

麝香306

冰片306

苏合香307

石菖蒲307

十六、驱虫药308

使君子308

槟榔308

苦楝根皮309

雷丸309

南瓜子310

大蒜310

鸦胆子310

榧子311

贯众311

鹤虱312

十七、外用药312

硫黄312

雄黄312

轻粉313

铅丹313

炉甘石314

白矾314

硼砂315

蛇床子315

樟脑315

血竭316

蟾酥316

蓖麻子316

第九章 方剂318

第一节 概说318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318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318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319

(二)药量加减的变化319

(三)剂型的变化319

三、方剂的剂型319

(一)汤剂319

(二)散剂319

(三)丸剂319

(四)膏剂320

(五)丹剂320

(六)酒剂320

(七)冲剂320

(八)糖浆剂320

(九)片剂320

(十)针剂320

四、方剂的用法321

(一)煎药法321

(二)服药法321

第二节 常用方剂321

一、解表剂321

麻黄汤〔附〕大青龙肠322

桂枝汤322

荆防败毒散322

小青龙汤323

桑菊饮323

银翘散323

麻杏石甘汤324

麻黄附子细辛汤324

再造散324

加减葳蕤汤324

二、涌吐剂325

瓜蒂散325

参芦饮325

三、清热剂325

白虎汤326

竹叶石膏汤326

黄连解毒汤326

普济消毒饮326

凉膈散327

清营汤327

犀角地黄汤327

清瘟败毒饮327

化斑汤328

龙胆泻肝汤328

泻白散328

清胃散329

玉女煎329

白头翁汤329

芍药汤329

四、消导剂330

保和丸330

枳实导滞丸〔附〕木香槟榔丸330

枳术丸331

健脾丸331

枳实消痞丸331

五、和解剂331

小柴胡汤332

蒿芩清胆汤332

截疟七宝饮〔附〕清脾饮332

逍遥散333

痛泻要方333

半夏泻心汤333

黄连汤333

六、祛湿剂334

平胃散334

藿香正气散334

三仁汤335

茵陈蒿汤335

八正散335

二妙散335

五苓散336

猪苓汤336

五皮饮336

防己黄芪汤336

苓桂术甘汤337

实脾饮337

羌活胜湿汤〔附〕蠲痹汤337

独活寄生汤338

香薷散338

六一散〔附〕1.益元散 2.碧玉散 3.鸡苏散338

桂苓甘露饮339

七、祛痰剂339

二陈汤339

温胆汤〔附〕指迷茯苓丸339

礞石滚痰丸340

贝母瓜蒌散340

三子养亲汤340

止嗽散341

半夏白术天麻汤341

八、温里剂341

理中丸341

吴茱萸汤342

小建中汤〔附〕大建中汤342

四逆汤342

参附汤343

真武汤343

当归四逆汤343

暖肝煎343

九、理气剂344

越鞠丸344

良附丸344

半夏厚朴汤344

金铃子散345

瓜蒌薤白白洒汤〔附〕瓜蒌薤白半夏汤345

橘核丸345

苏子降气汤346

定喘汤346

旋覆代赭汤346

橘皮竹茹汤346

丁香柿蒂汤347

十、理血剂347

桃核承气汤347

血府逐瘀汤〔附〕1.通窍活血汤 2.膈下逐瘀汤 3.少腹逐瘀汤347

复元活血汤348

补阳还五汤348

七厘散349

温经汤349

失笑散349

生化汤349

十灰散350

黄土汤350

槐花散350

十一、补益剂350

四君子汤〔附〕1.六君子汤 2.香砂六君子汤351

补中益气汤351

生脉散352

四物汤〔附〕胶艾汤352

当归补血汤352

归脾汤352

八珍汤353

炙甘草汤353

六味地黄丸〔附〕1.知柏地黄丸 2.麦味地黄丸 3.杞菊地黄丸353

左归饮〔附〕左归丸354

大补阴丸354

虎潜丸355

一贯煎355

石斛夜光丸355

肾气丸〔附〕济生肾气丸355

右归饮〔附〕右归丸356

十二、治燥剂356

杏苏散357

桑杏汤357

清燥救肺汤357

养阴清肺汤357

琼玉膏358

麦门冬汤358

通幽汤358

增液汤〔附〕增液承气汤358

十三、固涩剂359

牡蛎散359

玉屏风散359

当归六黄汤359

金锁固糟丸〔附〕水陆二仙丸360

桑螵蛸散〔附〕缩泉丸360

桃花汤〔附〕赤石脂禹余粮汤360

真人养脏汤361

四神丸361

固本止崩汤361

十四、治风剂362

川芎茶调散〔附〕菊花茶调散362

牵正散362

玉真散363

小活络丹〔附〕大活络丹363

镇肝息风汤363

天麻钩藤饮364

羚角钩藤汤364

大定风珠364

地黄饮子365

阿胶鸡子黄汤365

十五、安神剂365

朱砂安神丸365

磁朱丸366

生铁落饮366

真珠丸366

酸枣仁汤367

天王补心丹367

甘麦大枣汤367

十六、开窍剂367

安宫牛黄丸〔附〕牛黄清心丸368

紫雪丹368

至宝丹369

苏合香丸〔附〕冠心苏合丸369

十七、驱虫剂369

乌梅丸〔附〕1.连梅安蛔汤 2.理中安蛔汤370

肥儿丸370

驱绦汤370

十八、治痈疡剂371

仙方活命饮371

五味消毒饮371

犀黄丸372

透脓散372

消瘰丸372

阳和汤372

大黄牡丹汤373

薏苡附子败酱散373

如意金黄散373

锡类散373

第十章 治疗法则374

第一节 治疗原则374

一、治病求本374

二、扶正祛邪374

(一)扶正祛邪的含义375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375

三、标本缓急375

(一)标本的含义375

(二)标本缓急原则的运用375

四、正治与反治376

(一)正治与反治的含义376

(二)正治与反治的关系377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377

(一)同病异治377

(二)异病同治377

六、三因制宜377

(一)因时制宜378

(二)因地制宜378

(三)因人制宜378

第二节 治法378

一、常用治法379

(一)汗法379

(二)吐法379

(三)下法379

(四)和法380

(五)温法380

(六)清法380

(七)消法381

(八)补法381

二、常用治法的配合运用381

(一)汗下并用381

(二)温清并用382

(三)攻补并用382

(四)补消并用382

三、药物外治法382

(一)熏蒸法382

(二)禢浴法382

(三)敷罨法382

(四)薄贴法383

(五)熨法383

(六)?鼻法383

(七)含漱法(含噙法)383

(八)塞法383

(九)摩擦法383

(十)扑粉法383

(十一)发泡法383

(十二)导法383

(十三)喷雾法384

(十四)喷粉法384

四、刺灸方法384

(一)毫针刺法〔附〕拔罐法384

(二)耳针疗法393

(三)头针疗法399

(四)三棱针401

(五)皮肤针402

(六)灸法403

(七)针灸处方取穴规律405

第十一章 内科409

第一节 概述409

第二节 病证409

风温409

春温412

暑温415

湿温418

伏暑421

秋燥423

感冒425

咳嗽428

喘证432

哮证436

肺痈440

肺痨443

心悸446

胸痹449

不寐〔附〕1.多寐 2.健忘453

昏迷457

闭证457

脱证460

癫狂461

痫证465

胃痛〔附〕1.吐酸 2.嘈杂468

腹痛472

呃逆475

噎膈478

呕吐481

泄泻484

痢疾488

便秘492

肠痈495

疟疾497

黄疸500

臌胀503

痉证507

胁痛509

眩晕512

中风515

疝气520

淋证523

癃闭528

腰痛531

遗尿534

遗精〔附〕早泄536

阳痿538

郁证541

厥证544

水肿547

汗证552

痰饮555

消渴558

积聚561

瘿病564

虚劳567

内伤发热574

咳血577

吐血580

衄血581

便血584

尿血586

痹证589

瘘证592

头痛597

蛔虫病601

绦虫病604

食管癌605

胃癌608

直肠癌611

鼻咽癌613

肺癌615

肝癌617

膀胱癌620

白血病622

第十二章 儿科626

第一节 概述626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626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626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626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626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626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627

三、诊断要点627

(一)望诊628

(二)闻诊630

(三)问诊630

(四)切诊631

四、治疗宜忌631

(一)内治法632

(二)外治法633

第二节 病证635

麻疹635

疖腮638

水痘639

顿咳641

肺炎喘嗽642

惊风646

婴幼儿腹泻650

疳证653

??656

小儿瘘证657

遗尿659

第十三章 妇产科662

第一节 概述662

一、女性的生理特点662

(一)胞宫662

(二)月经662

(三)妊娠664

(四)分娩665

(五)产褥期的临床表现665

二、妇科的病理特点666

(一)病因666

(二)病理666

三、诊断概要667

(一)虚证667

(二)实证668

(三)寒证668

(四)热证668

四、预防与保健668

(一)经期卫生668

(二)孕期卫生668

(三)临产调护669

(四)产后将息669

(五)更年期保健669

五、治法述要669

(一)调理气血669

(二)调和脾胃670

(三)滋肾补肾670

(四)调肝养肝670

(五)调理冲任670

第二节 病证670

月经不调670

崩漏680

痛经683

闭经685

月经前后诸证687

经断前后诸证695

带下病697

阴痒700

妊娠呕吐701

妊娠腹痛703

胎漏、胎动不安704

堕胎、小产、滑胎706

异位妊娠707

妊娠肿胀708

妊娠淋痛710

妊娠小便不通711

产后血晕713

产后痉证714

产后汗出715

产后腹痛716

不孕症717

子宫脱垂719

子宫颈癌720

症瘕722

第十四章 外科724

第一节 概述724

一、外科疾病的命名及分类724

(一)外科疾病的命名724

(二)外科疾病的分类724

二、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727

(一)致病因素727

(二)发病机理728

三、外科疾病的辨证728

(一)辨阴证阳证729

(二)辨外科常见证候729

(三)辨经络730

四、外科疾病的治法概要731

(一)内治法731

(二)外治法732

第二节 病证733

733

734

颜面部疔疮735

红丝疔736

丹毒736

流注738

乳痈739

瘰疬740

脱疽741

内痔743

湿疮745

瘾疹746

白疕748

缠腰火丹749

脓疱疮750

烧伤751

油风752

第十五章 伤科754

第一节 概述754

一、损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754

二、伤科的辨证诊断755

三、伤科的治疗方法755

(一)药物疗法755

(二)理伤手法756

(三)固定方法756

(四)练功疗法756

第二节 病证757

锁骨骨折757

肱骨外科颈骨折757

肱骨干骨折758

肱骨髁上骨折759

桡尺骨干双骨折761

桡骨下端骨折761

股骨颈骨折762

股骨干骨折763

胫骨髁骨折764

股腓骨干骨折765

踝部骨折766

颞颌关节脱位767

肩关节脱位768

肘关节脱位769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769

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脱位770

骶髂关节半脱位771

髋关节脱位771

髌骨脱位772

颈部扭挫伤773

肘部扭挫伤774

肱骨外上髁炎774

腕部扭挫伤775

桡骨茎突腱鞘炎775

腱鞘囊肿776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777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777

踝关节扭挫伤778

腰部扭挫伤779

腰部劳损780

腰椎间盘突出症781

第三节 伤科常用方782

第十六章 眼科784

第一节 概述784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784

(一)眼的结构及与五脏的生理关系784

(二)眼与经络的关系785

二、诊断概要785

(一)通过四诊收集病史资料785

(二)归纳分析辨明病性785

三、治疗要点787

(一)内治法787

(二)外治法788

第二节 病证789

土疳789

睑弦赤烂790

椒疮791

天行赤眼792

胬肉攀睛793

凝脂翳794

瞳神紧小、干缺796

圆翳内障797

绿风内障798

视瞻昏渺800

暴盲801

雀目802

青盲804

第十七章 耳鼻咽喉口齿科806

第一节 耳科806

一、概述806

(一)耳的生理功能806

(二)耳病的病因病机806

(三)耳病辨证概要807

(四)耳病治疗概要807

二、病证808

耳疖、耳疮808

?耳809

耳鸣、耳聋811

第二节 鼻科813

一、概述813

(一)鼻的生理功能813

(二)鼻病的病因病机813

(三)鼻病辨证概要814

(四)鼻病治疗概要814

二、病证815

鼻?815

鼻渊816

鼻槁818

鼻痔819

第三节 咽喉科820

一、概述820

(一)咽喉的生理功能820

(二)咽喉病的病因病机820

(三)咽喉病辨证概要821

(四)咽喉病治疗概要821

二、病证822

乳蛾822

喉痹824

喉痈825

喉瘖827

急喉风828

第四节 口齿科830

一、概述830

(一)口齿的生理功能830

(二)口齿病的病因病机830

(三)口齿病辨证概要831

(四)口齿病治疗概要831

二、病证832

牙痛832

口疮833

口麋834

第十八章 推拿科836

第一节 概述836

一、推拿的分类836

二、推拿的作用836

(一)推拿作“功”836

(二)能量转换836

(三)信息传递837

三、推拿注意事项837

四、推拿手法837

(一)推法838

(二)一指禅推法838

(三)拿法839

(四)捏法839

(五)按法839

(六)点法840

(七)摩法840

(八)擦法840

(九)揉法841

(十)滚法841

(十一)抖法842

(十二)搓法842

(十三)击法842

(十四)摇法842

(十五)扳法844

(十六)拔伸法845

三、练功845

(一)全身锻炼845

(二)手法练功847

第二节 病证849

落枕849

颈椎病850

漏肩风853

腰椎间盘突出症855

小儿肌性斜颈858

1996《新编中医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云凯主编 1996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新编中医眼科学(1997 PDF版)
新编中医眼科学
1997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简明中医辞典(试用本)(1979年03月第1版 PDF版)
简明中医辞典(试用本)
1979年03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新论汇编( PDF版)
中医新论汇编
苏州国医书社
西医学习中医班试用  新编中医学讲义  下( PDF版)
西医学习中医班试用 新编中医学讲义 下
新编中医学(1980 PDF版)
新编中医学
198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西医学习中医班试用  新编中医学讲义  上( PDF版)
西医学习中医班试用 新编中医学讲义 上
新编中医学讲义  西医学习中医班试用  下( PDF版)
新编中医学讲义 西医学习中医班试用 下
新医学  中(1971 PDF版)
新医学 中
1971
新编藏医学(1979 PDF版)
新编藏医学
1979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医心理学(1991 PDF版)
新编中医心理学
1991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新编中医临床妇科学(1997 PDF版)
新编中医临床妇科学
1997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新编中医方剂学(1983 PDF版)
新编中医方剂学
198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医外科学(1999 PDF版)
新编中医外科学
1999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新编中医学(1997 PDF版)
新编中医学
1997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新编中医外科学(1995 PDF版)
新编中医外科学
1995 济南:济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