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医入门》
作者 | 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编 编者 |
---|---|
出版 |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31 |
出版时间 | 197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4096·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146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 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1
第一章 整体观念1
第一节 人体的对立统一关系2
一 脏腑问题2
二 经络问题10
三 体表与内脏相关问题13
四 气血问题15
第二节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7
一 气候地区对人体生理的影响17
二 气候地区与疾病发生的关系18
第二章 四诊20
一 精神22
第一节 望诊22
二 气色23
三 舌与舌苔24
四 形态28
五 其他28
第二节 闻诊29
一 声音30
二 气味31
第三节 问诊31
一 寒热32
二 汗33
三 头33
四 身33
六 小便34
五 大便34
七 饮食35
八 胸35
九 耳聋36
十 口渴36
十一 睡眠36
十二 经、带、胎产36
第四节 切诊37
一 切脉37
二 触诊46
第三章 辨证47
第一节 病因辨证48
一 病因概念48
二 发病机制50
三 病因证候简述51
第二节 八纲辨证59
一 阴阳60
二 表里63
三 寒热65
四 虚实66
第三节 六经辨证71
一 太阳证(表证)72
二 少阳证(半表半里)73
三 阳明证(里热证)73
四 太阴证74
五 厥阴证74
六 少阴证75
一 概念77
二 卫气营血的证候及治疗方法78
第五节 脏腑辨证82
一 心病证候(包括小肠病证候)82
二 肝病证候(包括胆病证候)84
三 脾病证候(包括胃病证候)86
四 肺病证候(包括大肠病证候)87
五 肾病证候(包括膀胱病证候)89
六 脏腑合病证候90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97
第四章 治法100
第一节 八法101
一 汗法102
二 吐法103
三 下法103
四 和法104
五 清法105
六 温法106
七 消法107
八 补法107
第二节 常用治法举例109
第三节 标本缓急118
第二篇 药物与方剂121
第一章 药物性能及方剂组成121
一 四气122
二 五味123
三 升、降、浮、沉124
四 方剂的组成124
五 服法及注意事项126
六 对药物治疗必须具有正确的态度128
附:十八反及妊娠忌药129
第二章 药物131
第一节 解表药131
第二节 止吐药140
第三节 泻下逐水药142
第四节 利水渗温药148
第五节 祛风温药154
第六节 温中祛寒药160
第七节 清热药164
第八节 止咳化痰药182
第九节 理气药194
第十节 理血药198
第十一节 芳香开窍药214
第十二节 补益药216
第十三节 安神药232
第十四节 平肝息风药236
第十五节 固涩药240
第十六节 消导药246
第十七节 驱虫药250
第十八节 外用药254
一 辛温解表剂260
第一节 解表剂260
第三章 方剂260
二 辛凉解表剂266
第二节 温中祛寒剂268
第三节 清热泻火剂272
第四节 和解剂284
第五节 消导健胃剂射288
第六节 止咳祛痰剂291
第七节 镇惊安神剂295
第八节 止血剂298
第九节 通便润燥剂301
第十节 补益剂303
第十一节 收涩剂308
第十二节 妇科常用剂310
第十三节 两种常用药配伍在临床上的应用举例318
感冒322
第一节322
第一章 内科疾病322
第三篇 常见病的治疗322
流行性感冒328
中暑329
疟疾331
第二节334
鼻渊334
单双喉娥(扁桃体炎)335
咳嗽336
哮喘340
肺痈342
肺痨343
第三节345
胃痛345
呕吐347
腹泻349
痢疾352
便秘354
黄疸356
胁痛358
附:肝痈(肝脓肿)361
第四节361
怔仲361
心痛(心绞痛)364
昏厥365
鼻衄(鼻出血)367
齿衄369
吐血370
咯血372
便血373
尿血375
第五节377
眩晕377
头痛380
失眠382
中风384
肝风386
痌症387
狂症388
第六节389
排尿困难389
水肿391
尿浊395
遗精396
阳萎397
第七节400
痹症400
第二章 外科疾病406
第一节406
口腔糜烂406
疖407
有头疽(痈)410
乳痈(急性乳腺炎)413
肠痈(阑尾炎)416
破伤风(包括新生儿破伤风)417
第二节421
胆结石421
石淋(尿系结石)424
第三节426
疝气426
脱肛428
痔疮429
第四节436
湿疹436
风疹块(荨麻疹)441
黄秃疮(头黄癣)444
白秃疮(头白癣)447
第五节448
暴发火眼(急性结合膜炎)448
烂眼边(险缘炎)450
耳内流脓(化脓性中耳炎)452
第三章 妇科疾病454
第一节 月经病454
经色异常454
行经腹痛(痛经)456
经量不定456
经行先期458
经行后期460
血崩经漏462
年老血崩463
第二节 带症464
白带464
赤带465
赤白带466
老妇体虚白带466
第三节 妊娠病467
胎动下血467
妊娠恶阻(妊娠呕吐)468
妊娠水肿469
妊娠病症470
胎衣不下471
第四节 产后病471
产后血晕472
产后血崩473
产后大便秘结475
第五节 其他476
症瘕476
阴挺(子宫脱垂)478
第六节 避孕479
第四章 儿科疾病486
第一节486
惊风486
吐泻489
伤暑491
积症492
疳症495
盗汗、自汗496
咳嗽497
喘咳(小儿肺炎)497
第二节502
麻疹502
烂喉?痧(猩红热)508
顿咳(百日咳)511
小儿痉病514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516
第五章 癌症518
第一节 子宫颈癌520
第二节 食道癌522
第三节 鼻咽癌524
第四节 胃癌526
第五节 肝癌528
第六节 肺癌529
1971《新编中医入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编 1971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医入门
- 1957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中医学入门
- 1974 北京:医药卫生出版社
-
- 中国医药入门丛书 外科入门 疔科入门
- 中西医药书局
-
- 新编桥牌入门
- 1994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 中医入门必读
- 1992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医入门指要
- 1987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
- 血溅冬春楼
- 1983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中医入门捷径
- 1993 武汉:武汉出版社
-
- 新编会计入门
- 1998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 中医学入门
- 1959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中医入门 中医中药的热门话题
- 1993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医入门歌诀
- 1991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 新编中医入门
- 1971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中医药入门
- 1989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