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

上编 文选1

一、医师章 《周礼》1

二、秦医缓和 《左传》3

三、《素问》三则 《素问》6

四、《灵枢》三则 《灵枢》9

五、解蔽 《荀子》11

六、尽数 《吕氏春秋》14

七、精神训 《淮南子》16

八、楚惠王吞蛭辨 王充19

练习一20

九、扁鹊仑公列传 司马迁23

十、华佗传 陈寿30

十一、郭玉传 范晔35

十二、宋清传 柳宗元36

十三、孙思邈传 《新唐书》38

十四、东垣老人传 砚坚40

十五、丹溪翁传 戴良43

十六、李时珍传 顾景星47

十七、徐灵胎先生传 袁枚51

练习二55

十八、七发 枚乘58

十九、思贤 王符64

二十、养生论 嵇康67

二十一、道意 葛洪72

二十二、神灭论 范缜74

二十三、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 柳宗元80

二十四、表医者郭常 沈亚之83

二十五、述医 龚鼎臣85

二十六、赠医师葛某序 宋濂87

二十七、赠医师何子才序 高启89

二十八、与薛寿鱼书 袁枚91

练习三93

二十九、大医精诚 孙思邈96

三十、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张从正99

三十一、标幽赋 窦汉卿102

三十二、不治已病治未病论 朱震亨107

三十三、张仲景伤寒立法考 王履108

三十四、诸医论 吕复110

三十五、不失人情论 李中梓113

三十六、病家两要说 张介宾116

三十七、小儿则总论 张介宾119

三十八、用药如用兵论 徐大椿120

三十九、《理瀹骈文》二则 吴尚先122

练习四124

四十、《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班固127

四十一、《伤寒论》序 张机130

四十二、《脉经》序 王熙133

四十三、《甲乙经》序 皇甫谧134

四十四、《新修本草》序 孔志约137

四十五、《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王冰140

四十六、《良方》自序 沈括144

四十七、《本草纲目》原序 王世贞147

四十八、《类经》序 张介宾150

四十九、《医方集解》序 汪昂154

五十、《伤寒论注》自序 柯琴156

五十一、《串雅》序 赵学敏158

五十二、《温病条辨》叙 汪廷珍160

练习五163

五十三、上东垣先生启 罗天益166

五十四、菊 李时珍168

五十五、医案三则 俞震等170

五十六、医话三则 顾铭照等173

五十七、韩康与壶翁 范晔175

五十八、鉴药 刘禹锡177

五十九、药戒 张耒178

六十、鼻对 方孝孺181

练习六183

六十一、《周易》三则 《周易》185

六十二、洪范 《尚书》187

六十三、《诗经》二首 《诗经》189

六十四、蹇叔哭师 《左传》194

六十五、勾践栖会稽 《国语》195

六十六、触詟说赵太后 《战国策》199

六十七、《老子》三章 《老子》201

六十八、《论语》十则 《论语》202

六十九、兼爱(中) 《墨子》204

七十、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206

七十一、逍遥游 《庄子》210

七十二、天论 《荀子》214

七十三、五蠹 《韩非子》216

七十四、疑似 《吕氏春秋》219

七十五、大同 《札记》221

七十六、哀郢 《楚辞》223

七十七、风赋 宋玉225

七十八、谏逐客书 李斯228

七十九、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231

八十、苏武传 班固237

八十一、陈情表 李密243

八十二、兰亭集序 王羲之245

八十三、涉务 颜之推247

八十四、滕王阁序 王勃249

八十五、进学解 韩愈253

八十六、《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256

八十七、前赤壁赋 苏轼258

八十八、唐诗三首 李白等260

八十九、宋词四首 李清照等265

九十、高祖还乡 睢景臣267

练习七269

第一章 工具书273

第一节 怎样检字273

下编 基础知识273

第二节 怎样确定字音276

第三节 怎样确定字义277

第四节 怎样查各类词语278

第五节 目录、索引、类书、丛书283

第二章 汉字286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286

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286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288

第四节 古今字与通借字294

第五节 异体字与简繁字296

第三章 词汇298

第一节 词义的演变298

第二节 单音词与复音词300

第三节 本义与引申义302

第四章 语法305

第一节 词类、词组和句子305

第二节 实词的用法310

第三节 虚词的用法315

第四节 语序和省略331

第五节 几种句式的表示法334

第五章 句读336

第一节 要重视句读的训练336

第二节 误读原因分析337

第三节 怎样断句341

第六章 训诂345

第一节 什么是训诂345

第二节 训诂的内容346

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351

第四节 训诂的术语352

第五节 古书的注释354

第七章 今译356

第一节 今译的标准356

第二节 有关今译的几个具体问题358

第八章 修辞361

第一节 引用与讳饰361

第二节 比喻与借代363

第三节 避复与复用365

第四节 分承与错综367

第五节 举隅与互备369

第六节 倒装与省略370

第九章 古代文化常识372

第一节 天文372

第二节 历法374

第三节 记时方法377

第四节 姓名379

第五节 避讳381

1984《医古文》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段逸山主编 198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医古文(1995 PDF版)
医古文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古文(1979.06 PDF版)
医古文
1979.06 第一军医大学训练部
医古文易览(1986.01 PDF版)
医古文易览
1986.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医古文译注(1985.06 PDF版)
医古文译注
1985.06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医古文(1983 PDF版)
医古文
1983
医古文修辞(1985 PDF版)
医古文修辞
1985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古文选译(1989 PDF版)
医古文选译
1989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医古文(1993 PDF版)
实用医古文
199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医古文(1990 PDF版)
医古文
1990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医古文注译(1997 PDF版)
医古文注译
1997 济南:济南出版社
医古文  分册(1997 PDF版)
医古文 分册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医古文直译(1985 PDF版)
医古文直译
1985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古文(1978 PDF版)
医古文
197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古文(1986 PDF版)
医古文
1986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古文(1999 PDF版)
医古文
1999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