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第4卷 抗战时期中国外交 上》求取 ⇩

上册1

前言 陶文钊1

本卷编辑说明1

一、战争初期的对日交涉与争取国际援助2

(一)中日间的中央交涉与决策2

1.国民政府外交部与日方的交涉3

2.国民政府的决策讨论与对日交涉原则12

3.日本政府的决策及有关活动18

(二)国际联盟大会22

1.中国争取国际社会的干预23

2.中国决定向国联申诉40

3.会议进程及会外磋商50

4.国联通过谴责日本的报告书72

(三)《九国公约》会议83

1.列强不想在布鲁塞尔采取强硬行动84

2.布鲁塞尔会议发表宣言93

3.会议未采纳积极行动的方针106

(四)中日间的断交宣战问题116

1.中国方面的考虑116

2.日本方面的考虑123

二、中日秘密交涉143

(一)最初的秘密接触143

1.近卫派遣“密使”赴华144

2.船津辰一郎使华151

(二)陶德曼调停155

1.日本希望德国出面调停156

2.日本提出第一次条件163

3.日本提出第二次条件173

4.调停失败181

(三)宇垣、孔祥熙秘密交涉192

1.孔祥熙与萱野长知的来往193

(1)贾存德和萱野长知的联系193

(2)萱野转告日本的和谈条件196

2.中村与乔辅三密谈198

(1)张群、宇垣互电商谈和平交涉198

(2)中村与乔辅三的预备会谈199

(3)中村与乔辅三的正式会谈202

(四)所谓桐工作209

1.欧战爆发后日军与重庆积极接触209

(1)同重庆直接商谈“和平”的意义210

(2)铃木卓尔与“宋子良”的接触212

2.香港会谈212

3.澳门会议222

4.汪精卫等对桐工作的参与及反对230

5.巨头会谈的酝酿及桐工作的失败237

(五)其他“和平工作”248

1.司徒雷登工作249

(1)1939年249

(2)1940年250

(3)1945年254

2.钱永铭路线255

(1)今井武夫的记载256

3.缪斌工作258

(2)船津辰一郎日记258

(1)缨斌工作的背景259

(2)缪斌提出和平方案259

(3)日本最高当局审议缪斌工作及其结局259

三、中美关系之一(1937年—1939年)261

(一)推动美国政策转变261

1.美国不愿卷入中日冲突262

(1)美国谨慎地“恪守中立”262

(2)“帕奈号”事件274

2.中国呼吁美国援华与美国对华政策的重新思考281

(1)中国要求美国援华282

(2)美国对中国抗战的重新思考290

3.反击日本提出的“东亚新秩序”论294

(1)美国重申在华门户开放的政策295

(2)日本提出“东亚新秩序”论299

(3)中、美反击“东亚新秩序”论306

4.推动美国在远东发挥领导作用313

(1)希望美国推动中、英、法军事合作314

(2)要求美国反对英、法妥协倾向317

(二)争取美国的财政援助326

1.美国购买中国白银327

2.中美桐油借款333

(1)借款意向的达成333

(2)借款的实现341

(3)中国要求新借款349

(三)推动美国修改中立法与制裁日本351

1.美国对日实行航空器材的“道义禁运”352

2.中立法的修改之争356

(1)关于毕特门提案的辩论356

(2)关于白鲁姆提案的辩论364

(3)欧战爆发后的辩论371

3.美国宣布中止美日商约374

(1)美国考虑采取进一步的禁运措施374

(2)美国中止美日商约385

(3)美国售日军事物资统计391

四、中美关系之二(1940年—1941年)398

(一)美国财政援华398

1.华锡借款398

2.钨砂借款408

3.中国呼吁军事合作425

4.金属借款434

5.平准基金借款443

(二)居里访华与美国对华租借援助458

1.与蒋介石的会谈459

2.致蒋介石的意见书464

3.给罗斯福的报告469

4.美国实行租借援华473

(三)马格鲁德使团访问中国482

1.使团赴华使命483

2.使团在华工作495

(1)珍珠港事变之前496

(2)珍珠港事变之后504

(四)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建立与改组525

1.国民政府的要求和游说526

2.志愿航空队的建立532

3.志愿航空队的改组542

(五)美日谈判与中国552

1.第一阶段谈判553

2.第二阶段谈判及中国的反应566

(1)第二阶段谈判567

(2)中国反对美日妥协573

3.美日谈判破裂580

(1)日本的方案与美国的打算580

(2)中、英等国强烈反对美日妥协583

(3)美日谈判破裂593

(一)英、日达成关于中国海关的非法协议597

五、中英关系(1937年—1941年)597

1.日本夺取津、秦海关税款598

(1)日本要求将津、秦海关税款存人正金银行598

(2)梅维亮越权与日本达成协议603

2.华北海关实行伪税则608

3.日本夺取江海关税款与英国对日妥协614

4.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暂停偿付一切外债621

(二)租界问题622

1.上海租界交涉622

2.鼓浪屿租界交涉630

3.日本封锁天津英租界633

4.英日达成“有田—克莱琪协定”639

5.天津谈判中断655

(三)天津协定与关闭滇缅路664

1.英、日达成天津白银协定665

2.英国决定关闭滇缅路675

3.重开滇缅路683

(四)英国对华财政援助690

1.援华要求未获通过691

2.日本从反面推动英国援华696

3.英国提供1000万英镑贷款710

(五)中英关于军事合作问题的磋商718

1.中国提出军事合作的建议718

2.军事合作问题提上议事日程724

3.在军事合作的起点问题上意见分歧733

4.达成联合军事行动的初步协议742

1.中国仍希望签订中苏互助条约755

(一)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755

六、中苏关系之一(1937年—1941年)755

2.中国同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762

(二)苏联对华信用借款772

1.第一、二两个信用借款条约的签订772

2.第三个信用借款条约的签订784

(三)苏联对华军火物资援助790

1.1937年购买苏联军火谈判791

2.苏联运华军火首批帐单及还款交涉804

3.1939年至1941年的援助818

4.苏联援华军火物资供应情况828

(四)苏联顾问团与志愿航空队839

1.苏联顾问团839

2.苏联志愿航空队863

(五)中国争取同苏联结盟的失败与《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878

1.中国争取同苏联结盟879

(1)抗战第一年的磋商879

(2)1938年中期至1939年的磋商886

2.《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与中国政府的反应892

(1)《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892

(2)中国的反应897

七、中德关系与中法关系(1937年—1941年)908

(一)德国在抗战之初保持中立908

1.德国担心日本为渊驱鱼909

2.继续对华提供军事物资917

3.军事顾问继续驻华923

1.希特勒宣布承认“满洲国”930

(二)德国对华政策发生逆转930

2.召回驻华军事顾问938

3.禁止军事物资输华952

4.陈介递交国书日期被一再延迟958

(三)中德关系的残延与断绝960

1.德日订立同盟协定961

2.中德关系在困境中存续972

3.中国宣布与德国断交980

(四)假道越南运输问题988

1.国民政府提出交涉989

2.法国政府的态度989

3.法越当局的态度及措施994

(五)物资援华及军事合作问题995

1.信用贷款问题996

2.军火供应问题999

3.军事顾问团问题1004

4.中法军事合作问题1009

(六)中法断交1018

1.法日协定的签订1019

2.中国军队入越问题1027

3.维希政府与汪伪政权1030

4.中法绝交1031

下册1036

八、寻求中国的大国地位1036

(一)中、美、英等国结盟抗日1036

1.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1037

(1)向法西斯宣战1037

(2)《联合国家宣言》的产生1042

2.中国战区的建立1048

(二)蒋介石访问印度1054

1.提出访问印度1055

2.会见印英政府官方人土1058

3.会见国大党领导人和甘地1066

4.提请罗斯福注意印度事态1077

5.丘吉尔拒绝美国调停1082

(三)宋美龄访问美国1098

1.宋美龄要求美国提供更多援助1098

2.有关问题的洽商1108

(四)四大国宣言的发表1114

1.罗斯福关于中国和东亚的设想1114

2.赫尔说服莫洛托夫1118

3.中国代表在宣言上签字1123

(五)开罗会议1127

1.会议的筹备1128

2.会议期间的讨论1136

3.《开罗宣言》的发表1146

(六)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152

1.中国为出席会议进行准备1153

2.会议第一阶段1165

3.中国参加第二阶段会议1170

(七)联合国的成立1178

1.雅尔塔会议上三大国的讨论1178

2.国共在代表团组成问题上的分歧1182

3.中共代表参加代表团1185

4.联合国成立1189

九、中国与盟国1192

(一)5亿美元贷款1192

1.国民政府提出贷款要求1193

2.摩根索、罗斯福的设想1201

3.贷款协定的商谈1211

4.贷款的拨付与使用1218

(二)5000万英镑贷款1220

1.中英贷款交涉1220

2.贷款协定的签订1227

(三)威尔基访问中国1232

1.蒋介石与威尔基会议1233

2.高思对威尔基访华的评论1240

(四)中美新约的签订1243

1.美国承诺战后废除不平等条约1244

2.美国权衡战时废约的利弊1248

3.废约谈判提上日程1257

4.新约签字被迫推迟1269

5.订立新约的意义1279

6.《排华法》的废除1281

(五)中英新约与香港问题1290

1.新约谈判开始1290

2.关于三个问题的谈判1302

(1)关于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1302

(2)关于经营商业的国民待遇1307

(3)关于购置不动产权1309

(4)结果1311

3.英国拒绝谈判九龙租借地1314

4.英国拒绝承诺战后归还九龙1323

(六)华莱士访问中国1334

1.访华的准备1334

2.蒋介石与华莱士会谈1342

3.华莱土对中国的看法1361

(七)纳尔逊访问中国1366

1.第一次访问1366

2.第二次访问1384

十、缅甸战役与中美英关系1396

(一)重庆军事会议与史迪威来华1396

1.重庆军事会议的举行1397

2.史迪威的任命1402

(二)缅甸保卫战问题1408

1.蒋介石、史迪威的作战构想1409

2.盟军指挥紊乱1416

3.指挥权问题没有解决1422

4.盟军战败1425

5.马歇尔、史汀生支持史迪威1432

6.盟军战略与中国地位1434

(三)中美关系出现危机1436

1.蒋介石不满史迪威1436

2.蒋介石不满联合参谋长会议1438

3.第十航空队的转移1439

4.租借物资支配权之争1445

1.居里衔命访华1448

(四)居里二次访华1448

2.居里与蒋介石会谈1451

3.居里建议调离史迪威1459

(五)准备反攻缅甸1461

1.史迪威的计划1462

2.美、英军事首脑的讨论1464

3.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点1468

(六)卡萨布兰卡会议1471

1.史迪威的计划遭到反对1471

2.联合参谋长会议的辩论1476

3.阿诺德访华1481

4.美国军方对中国战场的评估1484

5.戴维斯看史迪威使命1486

(七)华盛顿会议1490

1.陆军制胜与空军制胜战略之争1491

2.美、英不同的战略构想1494

3.蒋介石的担心又被证实1502

(八)魁北克会议前后1511

1.关于缅甸战役的再争论1511

2.成立盟军东南亚司令部1517

3.史迪威建议调中共军队进攻日军1521

(九)开罗会议1523

1.史迪威为开罗会议作准备1523

2.会上的讨论1525

3.罗斯福旋即修改承诺1535

4.罗斯福敦促蒋介石派远征军人缅作战1538

(十)美军对日作战战略的变化1548

1.1943年10月的设想1549

2.1944年春的方案1551

3.1944年5月的计划1558

4.参谋长联席会议改变史迪威的使命1560

(十一)挽救危局的非常措施1562

1.美方提出史迪威指挥权要求1562

2.蒋介石采取拖延战术1567

3.蒋介石设计对策1571

4.罗斯福派赫尔利来华1576

(十二)指挥权问题谈判陷入僵局1577

1.罗斯福进行催促1577

2.赫尔利、史迪威与蒋介石等谈判1580

3.谈判陷入僵局1584

1.史迪威试图打破僵局1589

(十三)僵局在继续1589

2.蒋介石坚决拒绝史迪威1594

(十四)召回史迪威1602

1.马歇尔仍然支持史迪威1602

2.罗斯福要求让史迪威留任缅甸战场1606

3.蒋介石、赫尔利坚持召回史迪威1609

4.召回史迪威1620

十一、中苏关系之二(1941—1945)1631

(一)新疆问题1631

1.新苏关系恶化1631

2.国民政府控制新疆1638

3.中苏合办油矿谈判1663

1.苏联对日作战条件的逐步提出1685

(二)雅尔塔秘密协定1685

2.会议期间苏、美的磋商与协定的签订1690

(三)1945年的中苏条约1698

1.中苏谈判前有关各方面的磋商1698

2.中苏第一阶段谈判1715

(1)外蒙古问题上的僵局1716

(2)中方为换取苏联在铁路与港口问题上让步同意外蒙古独立1731

(3)中国请求美国支持1751

(4)美国准备出面干预1755

3.中苏第二阶段谈判1759

(1)哈里曼介入谈判1759

(2)苏联对日宣战后的中苏谈判1766

4.《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1776

1.美、英、中三国发出《波茨坦公告》1783

十二、受降安排1783

(一)日本无条件投降1783

2.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785

3.受降安排1789

(二)英国重新占领香港1792

1.英国坚持要取得香港的受降权1793

2.英国向中、美两国进行交涉1797

3.英国重占香港1803

(三)法国企图在印支北部受降未遂1811

(四)美国支持蒋介石垄断受降权1815

1.蒋介石、魏德迈的策划1816

2.美国剥夺中共受降权1824

(一)中共对英、美态度的转变1829

十三、中共外交政策的起源与发展1829

1.关于英、美的政策1830

2.关于中国抗战与世界的关系1833

(二)中共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及对英、美政策的改变1835

1.谴责英、美、法“坐山观虎斗”1835

2.不再反对国民党加入英美集团1839

3.警惕新的妥协阴谋1841

(三)中共争取英、美同情与合作1844

1.确定建立国际反日统一战线的方针1844

2.积极争取英、美影响中国政治发展1849

3.发出外交工作指示1852

(四)中共争取美国同情的初步成果1856

1.皖南事变后美国干预国共冲突1857

2.美国外交人员同情中共1865

(1)对国共关系的担心1866

(2)反对国民党军事进攻共产党1877

(3)美国政府和舆论关注中国内政1895

3.美国大使提出改组中国政府主张1899

十四、美军驻延安观察组1908

(一)问题的提出1908

1.美国政府接受中共提议1908

2.蒋介石被迫接受美国要求1911

(二)观察组的工作与报告1918

1.军事性报告1918

2.政治性报告1935

(1)毛泽东呼吁美国制止战后中国内战1935

(2)中共的对内对外政策1947

(3)中共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1954

(4)中国的前途属于中共1963

(三)中共与美国谋求军事合作的尝试1967

1.军事合作,一举多得1967

2.军事合作,举步维艰1978

(四)观察组使命的终结1981

1.对观察组的新指示1982

2.猜疑代替了合作1984

3.观察组结束工作1989

十五、赫尔利与国共谈判1992

(一)赫尔利介入国共谈判1992

1.赫尔利衔命使华1993

2.莫洛托夫谈中苏关系与国共关系1996

3.赫尔利与国共双方分别接触1998

(二)《延安协定草案》的达成2002

1.延安谈判经过2003

2.协定草案签署2016

(三)国民党拒绝《延安协定草案》2019

1.国民党拒绝延安五条协定2019

2.国民党提出对案三条2024

3.中共坚持联合政府主张2025

(四)打破僵局,重开谈判2037

1.毛泽东与包瑞德的谈话2037

2.中共提出四条新建议2044

3.周恩来再赴重庆2056

(五)二度谈判仍无进展2066

1.中共拒绝美国控制中共军队2067

2.商谈召开政治咨询会议2070

(六)赫尔利、魏德迈反对与中共合作2077

1.美国军事人员与中共的初步接触2077

2.中共与美国最高当局接触的一次尝试2080

3.赫尔利乘机大做文章2082

4.魏德迈的记者招待会2090

(七)赫尔利与职业外交官的争论2095

1.部分美国外交官的对华政策考虑2095

2.赫尔利与国务院远东司的辩论2100

(八)赫尔利公开宣布扶蒋反共2109

1.赫尔利的记者招待会2109

2.中共批评美国政策2115

附录一 译名对照表2118

附录二 主要引用资料目录2132

1997.06《抗日战争 第4卷 抗战时期中国外交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章伯峰,庄建平 1997.06 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