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系统实践》求取 ⇩

目 次1

第一章概论1

§1.1测量的一般概念和定义1

§1.2自动检测系统的概念和定义3

§1.3检测仪表的基本功能和结构4

1.3.1检测仪表的基本功能4

1.3.2检测仪表的基本结构5

§1.4检测系统的主要性能7

1.4.1精确度7

1.4.2灵敏度7

1.4.4线性度8

1.4.3分辨率8

1.4.5 变差9

1.4.6 漂移9

1.4.7可靠性10

1.4.8 响应时间10

第二章测量误差和检测系统的精确度11

§2.1引言11

§2.2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11

2.2.1系统误差12

2.2.2随机误差12

§2.3 平均值和标准偏差13

2.3.1 平均值与数学期望13

2.3.2方差与标准偏差14

§8.2 自动检测系统的微机化设计15

§2.4测量结果的正确估计15

§2.5影响检测系统精确度的因素17

§2.6检测系统非线性误差及其消除方法18

2.7.1 系统误差的综合19

§2.7检测系统系统误差的综合与分配19

2.7.2 系统误差分配21

§2.8检测系统的误差合成22

2.8.1随机误差的合成22

2.8.2 系统误差的合成23

2.8.3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合成24

§ 3.1引言25

第三章检测系统的设计25

§3.2系统分析27

§ 3.3系统结构设计29

3.3.1 系统化方法29

3.3.2 系统结构设计过程31

§ 3.4系统设计工作的结构化方法34

3.4.1设计工作的分解34

3.4.2设计工作网络图40

第四章检测系统中的反馈及其应用43

§4.1引言43

§4.2反馈系统理论44

4.2.1反馈系统的一般特性44

4.2.2 系统稳定性分析与估计49

§4.3力和力矩平衡式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式53

4.3.1 力和力矩平衡原理54

4.3.2 力和力矩平衡式检测系统方块图55

4.3.3 力和力矩平衡式检测系统的结构56

§4.4电流和磁通量平衡式检测系统基本模式62

4.4.1 电流平衡式仪表系统的结构62

4.4.2磁通量平衡式检测系统63

§4.5热流平衡式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式65

§4.6电压平衡式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式66

§4.7压力平衡式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式69

§4.8温度平衡式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式70

§4.9位移平衡式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式71

§4.10相位平衡式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式73

§4.11辐射平衡式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式75

§4.12检测仪表控制系统76

第五章检测系统的统计参数估值方法78

§5.1引言78

§ 5.2检测技术中传统的参数计算方法78

5.2.1指数函数拟合法79

5.2.2 分离法80

§5.3观测值的统计模型及其应用81

5.3.1 参数估计值的偏差与方差82

5.3.2 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值的最小方差85

§ 5.4检测参数精确估值方法的选择87

5.4.1 线性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值87

5.4.2 非线性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值88

§5.5检测系统参数估值的数学模型90

5.5.1 应用差分方程对检测参数进行估值90

5.5.2 应用自回归模型对检测参数进行估值92

§ 5.6检测系统参数估值的最优化方法93

5.6.1 检测系统数学模型参数的最优化93

5.6.2 函数最小值的数值计算方法95

5.6.3 检测系统的最优输入设计96

§ 5.7仿真实例97

第六章检测系统的可靠性101

§6.1 引言101

§6.2可靠性函数与参数102

§6.3可靠性模型105

6.3.1指数模型106

6.3.2韦布尔(Weibull)模型107

§6.4可靠性预测108

6.4.1可靠性预测的概念108

6.4.2实验测试法109

6.4.3模型分析法109

§6.5检测系统的可靠度计算113

6.6.1 引言118

§6.6高可靠性检测系统的设计118

6.6.2采用贮备系统119

6.6.3采用多样化原理和结构120

§6.7检测系统可靠性数据库121

第七章检测系统的热噪声与干扰126

§ 7.1引言126

§7.2热噪声模型128

§7.3检测系统的滤波与信号复原131

§7.4带宽134

§ 7.5检测系统设计实例136

§7.6接地及其重要性137

§7.7接地方式的选择139

7.7.1一点接地139

7.7.2接地位置选择141

7.7.3超屏蔽变压器的屏蔽层接地点143

7.7.4小信号、高增益多极放大器的接地点143

§7.8地回路干扰的隔离144

§7.9检测系统干扰的抑制146

§8.1 引言153

第八章微机化检测系统与前端处理技术153

8.2.1 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154

8.2.2微处理机系统及其性能的确定158

8.2.3 微机化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160

§8.3检测系统的前端处理技术164

8.3.1 测量放大器的应用164

8.3.2程序控制放大器168

§8.4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技术173

8.4.1 采样与数字化173

8.4.2 采样保持器177

8.4.3 多路切换和多路开关181

第九章模/数和数/模转换技术185

§9.1引言185

§9.2 A/D、D/A转换器及其特性参数185

9.2.1 A/D转换器特性参数186

9.2.2 D/A转换器特性参数188

§9.3单片A/D转换器及其接口电路190

9.3.1 A/D芯片及其使用190

9.3.2 A/D芯片AD670与传感器直接配用196

9.3.3 A/D芯片与CPU的接口技术199

9.3.4 A/D接口技术实例203

9.4.1 D/A芯片及其使用204

§9.4单片D/A转换器及其接口电路204

9.4.2 D/A芯片与CPU的接口技术213

第十章微机化系统的人-机联系和检测仪表的标准接口218

§10.1 引言218

§10.2键盘、显示器及其接口电路218

10.2.1键盘及其接口电路219

10.2.2显示器及其接口电路229

10.2.3键盘/显示器系统设计233

§ 10.3打印机及其接口电路241

10.3.1普通行式打印机及其接口电路242

10.3.2微型打印机及其接口电路246

10.3.3热敏打印机及其接口电路251

§ 10.4检测仪表的标准总线253

10.4.1 内总线及其应用253

10.4.2外总线及其接口271

第十一章检测系统的数据处理技术281

§11.1引言281

§ 11.2标度变换技术和数字调零281

11.2.1线性参数的标度变换281

11.2.2非线性参数的标度变换282

11.2.3数字调零技术283

§11.3非线性补偿及温度补偿284

11.3.1线性插值法285

11.3.2二次曲线插值286

11.3.3查表技术287

11.3.4传感器的温度补偿289

§11.4数字滤波技术292

11.4.1数字滤波方法293

11.4.2数字滤波器296

第十二章自动检测系统实例302

§12.1环境温度监控系统302

12.1.1 系统工作原理302

12.1.2 系统功能304

12.1.3系统硬件设计306

12.1.4系统软件设计334

12.1.5 系统的加密技术335

§12.2电子皮带秤339

12.2.1基本工作原理339

12.2.2 系统硬件设计340

12.2.3 系统软件设计345

§12.3石油站油量自动检测系统349

12.3.1 系统基本原理351

12.3.2 系统硬件设计354

12.3.3 系统软件设计356

参考文献360

1990《自动检测系统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是勉,关山编著 1990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检测自动化(1989 PDF版)
检测自动化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自动测试系统( PDF版)
自动测试系统
自动测试仪器及系统(1980 PDF版)
自动测试仪器及系统
1980
自动测试系统( PDF版)
自动测试系统
自动测试系统及接口技术(1987 PDF版)
自动测试系统及接口技术
1987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自动检测技术(1985 PDF版)
自动检测技术
1985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自动检测技术(1994 PDF版)
自动检测技术
199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自动测试系统原理(1986 PDF版)
自动测试系统原理
1986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1988 PDF版)
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自动变速系统的原理与检修(1996 PDF版)
自动变速系统的原理与检修
1996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1993 PDF版)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1993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自动测试系统(1990 PDF版)
自动测试系统
1990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自动测试系统(1990 PDF版)
自动测试系统
199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自动检测(1987 PDF版)
自动检测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自动测试仪器及系统(1980.12 PDF版)
自动测试仪器及系统
1980.12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