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流动论》
作者 | 李晓帆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76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1001259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8292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论:前提与定义1
第一章 生产力流动的自然物质基础7
1.1 “生产力差”的内容分类7
1.2 “生产力差”的一般形式11
1.3 “生产力差”的相关问题14
第二章 生产力流动的系统解析19
2.1 “流动”范畴的系统论考察19
2.2 “生产力流”:多维复合序列22
2.3 生产力流动的形式28
2.4 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性:多角度透视30
第三章 生产力流动的功能与效应39
3.1 流动:多功能分解39
3.2 流动的多种“放大效应”43
3.3 生产力流动与生产关系的嬗变48
第四章 生产力流动与生产力成长53
4.1 生产力成长的理论模拟53
4.2 “流动”作用于“成长”的机理57
4.3 “成长”引致的“流动”现象63
5.1 手工生产力时代67
第五章 生产力流动的历史形态67
5.2 机器生产力时代70
5.3 信息生产力时代78
5.4 近代工业的城市化迁移:生产力流动的一个侧面87
第六章 生产力流动的社会实现机制95
6.1 生产力流动的社会经济原因--西方经济学界的有关理论述评95
6.2 生产力流动的动力结构103
6.3 生产力流动的导控机制108
6.4 生产力流动及相关效应的观测与量化114
7.1 技术转移的当代发展与特点124
第七章 技术转移:当代生产力流动的主角124
7.2 当代技术转移的多类型划分131
7.3 我国技术转移的若干战略选择138
第八章 生产力流动与我国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147
8.1 深化区域协作的战略147
8.2 区域开放与区域开发相联动的战略154
结论:可供选择的全局性战略原则170
后记175
1993《生产力流动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晓帆著 1993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流动力学
- 1951 龙门联合书局
-
- 歌舞与舞蹈音乐
- 1962
-
- 理论流体动力学 上册
- 1990
-
- 产权流动
- 1997年03月第1版 改革出版社
-
- 主体生产力论
- 1999
-
- 水力机械流动理论
- 199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1958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法学概论资料选编
- 1987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协作生产力论
- 1990 长沙:湖南出版社
-
- 生产劳动新论
- 1994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规律体系
- 1990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电力生产概论
- 1991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论生产力标准
- 198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科技生产力论
- 1998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论生产力问题
- 1980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