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问题》
作者 | 傅云龙著 编者 |
---|---|
出版 | 求实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87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231·5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499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一 中国哲学史上提出人性问题的社会思想原因1
二 中国哲学史上各个历史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人性观点6
(一)春秋战国时期6
1 性相近. 习相远6
2 人性有善有恶8
3 性无善无不善9
4 人性本善10
5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14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17
1 性仁情贪,性有三品18
2 人性善恶混20
3 人之善恶,在教化不在性22
4 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24
5 各安其天性26
6 佛教的人性说27
7 性有三品,上可教而下可制29
8 性善情恶,灭情复性31
(三)宋元明清时期34
1 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35
2 合虚与气,有性之名39
3 性即理,未有不善41
4 人性皆善,气禀为恶44
5 性无不善,穷理以尽性47
6 性与气相资而有,不得相离50
7 命日受,性日生52
8 非气质无以为性,无以见性55
9 性成于阴阳五行、理义根于性58
(四)近代时期61
1 自尊其心的个性论61
2 性全是气质64
3 即太即性,相成相爱66
4 善亦进化,恶亦进化68
5 个性中心说70
三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问题探讨的初步概括73
(一)关于人和动物的区别问题,也即是人性和动物之性的区别的问题73
(二)关于人性产生或形成的根源问题75
(三)关于所谓“性”和“情”的关系问题76
(四)关于所谓“理”和“欲”的关系问题78
(五)关于所谓“性”和“习”的关系问题80
(六)关于中国哲学史上人性见解的分类与归纳82
(七)关于中国哲学史上人性问题探讨的特点及其局限性83
1982《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问题》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傅云龙著 1982 求实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哲学史 上
- 1982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哲学问题讨论辑第二集 中国哲学史问题讨论专辑
- 1957年07月第1版
-
- 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哲学问题史]
- 1982
-
- 中国哲学史 上
- 1972
-
- 百科知识十万个为什么? 6 哲学
- 198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
- 195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医学中的哲学问题
- 1991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问题讨论专辑
- 195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哲学问题
- 1999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中国历史上的人性论
-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
- 1990 北京:中华书局
-
- 全球性问题哲学
- 1996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哲学问题史
- 19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