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时代的理性 新时代的哲学》
作者 | (日)大洼德行等编著;李树琦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7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042239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322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言1
第一编科学和哲学3
第一章 科学和哲学的互补作用3
第一节 从历史上考察3
一 日语的“科学”和“哲学”的由来3
二 科学和哲学概念的变迁4
第二节 从体系上考察11
一 逻辑上妥当思维方法的逻辑11
二 正当对活方法的辩证法15
三 反思理论的分析和解明18
四 哲学的三分法22
五 科学和哲学的互补作用24
第二章 科学中的真理和验证30
第一节 符号论30
一 符号过程及其三要素30
二 符号论的分类35
一 真理概念的广义和狭义的区别38
第二节 何谓真理38
二 作为狭义真理概念的语义论的真理概念46
第三节 何谓验证49
一 指示关系和指向关系49
二 以指向和验证概念为基础的逻辑学50
第三章 预测的哲学55
第一节 科学知识的作用55
一 根据演绎规则的推理55
二 根据统计规则的推理59
一 逻辑的部分蕴涵61
第二节 归纳概率论62
二 语言LπN64
三 状态记述66
四 确证函数69
第三节 归纳逻辑语义论的正当性73
二 理解语言的必要条件79
一 问题提出79
第一节 人怎样理解语言79
第一章 理解语言的基础79
第二编语言和逻辑79
三 创造性*80
第二节 解释的理论82
一 理解语言的头绪*82
二 真理的理论及其定理(T语句)83
第三节 理论的确证84
一 解释的理论是经验理论84
二 一举不能确证85
第四节 理解语言和理解行为87
一 解释的原则87
二 整体论88
第二章 音乐的逻辑90
第一节 乐谱语言ML和媒介语言II90
一 目的和预测90
二 ML是怎样的语言91
三 IL的构成92
一 IL的模型95
第二节 媒介语言IL的语义论95
二 表达的类型及其值97
三 性质、性质的性质、命题99
第三节 乐谱语言ML和媒介语言IL的对应101
一 将ML译成IL101
二 若干展开103
第一节 “心”之谜109
一 机械中的幽灵109
第一章 作为主体的心109
第三编心和行为109
二 心脑同一说112
第二节 作为“心”的人格115
一 斯特劳森的人格理论115
二 洛克的人格理论119
第三节 临死体验122
一 人刚死后其人格存续的可能性122
二 人格超离的体验123
第二章 心的物理性?(去消性唯物论述评)128
第一节 何谓去消性唯物论128
第二节 作为理论的朴素心理学129
一 行为的预测与说明129
二 朴素心理学和社会制度131
第三节 机能主义与去消主义131
一 机能主义者的论据131
二 多重现实性132
三 表征内容133
四 来自去消主义者的评论134
第四节 去消主义的不可能性135
一 因果性的概念135
二 规范性137
三 结论138
第三章 感情的合理性140
第一节 人140
一 康德141
二 胡塞尔142
第二节 有限性143
第三节 自由148
第四节 天才151
第五节 构想力154
第四章 行为和责任159
第一节 何谓行为159
一 “行为(action)”和事件(happening,movementetc.)159
二 行为的分析160
三 原因和理由163
四 行为和记述165
第二节 行为和责任167
一 责任的多样性167
二 自由和责任167
三 决定论和自由170
四 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今后的课题172
一 日常表达的解明176
第一节 逻辑前提176
第五章 行为和因果176
二 事态177
三 可能世界178
第二节 因果性179
一 演绎—法则关系179
二 反事实条件语句181
三 因果律183
第三节 志向性184
一 关于志向性问题184
二 基本状态184
三 志向性和内涵的语义186
第四节 意图行为188
一 意图和行为188
二 意图和行为的因果关系189
三 自由192
第一章 社会伦理的构想197
第一节 何谓价值197
第四编新价值观的开展197
第二节 对情绪说的批判性讨论199
第三节 关于价值的科学和哲学201
一 关于价值的科学201
二 关于价值的哲学203
第四节 个人伦理和社会伦理204
第五节 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伦理学考察205
一 两种体制的对立问题206
二 宪法与和平的问题207
第二章 新价值体系论的尝试215
第一节 犯人的困境和多数决定的困境216
第二节 为了不把多数表决视为“数之暴力”祝福的必要条件221
第三节 价值论的历史变迁223
第四节 价值相对论的困境227
第五节 价值所在和价值决定标准235
永井成男先生简介243
编著者及分工245
译者后记246
1998《电脑时代的理性 新时代的哲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大洼德行等编著;李树琦译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科学时代的理性
- 198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理性的时代:十七世纪哲学家
- None
-
- 性的人 我们的时代
- 南京:译林出版社
-
- 时代的性格 蒙文
- 1960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哲学与时代
- 1986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时代精神的哲学反思
-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电脑·体育·新时代
- 1998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 性的人 我们的时代
- 1999 南京:译林出版社
-
- 理性的时代 十七世纪哲学家
- 1989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哲学与时代
- 1984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黑客 电脑时代的牛仔
- 199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 199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时代热点的哲学沉思
-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性的人 我们的时代
- 1995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电脑时代的恐惧与压力
- 1997 北京:时事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