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求取 ⇩

第一篇 总论1

绪论1

一、温病学的定义和性质1

(一)温病学的定义1

(二)温病学的性质1

二、温病学的地位1

三、温病学的学科范围2

第一章 温病学发展简史4

一、战国至唐代——温病学的萌芽阶段4

二、宋至元代——温病学的成长阶段7

三、明至清代——温病学的形成阶段9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温病学的发展提高阶段1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19

一、温病的特点20

(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0

(二)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20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22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22

二、温病的范围和分类23

(一)温病的范围23

(二)温病的分类24

三、温病与伤寒25

(一)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26

(二)温病与狭义伤寒的区别26

四、温病与温疫27

(一)温疫的含义27

(二)温疫与温病概念的区别27

(三)古代对温疫、温病概念的见解28

五、温病与温毒28

(一)温毒的概念28

(二)温病与温毒概念的区别29

(一)概述33

一、温病的病因33

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和发病33

(二)“六淫”温邪的致病特点35

(三)疠气、温毒的致病特点40

二、温病的发病42

(一)发病因素42

(二)感邪途径43

(三)发病类型44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51

一、卫气营血辨证52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源流52

(二)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54

(三)卫气营血证候的病位浅深及相互传变58

(一)三焦的含义60

(二)温病三焦辨证的实际意义60

二、三焦辨证60

三、有关辨证纲领的几个问题65

(一)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65

(二)有关“三焦辨湿热病”的问题66

第五章 温病常用诊法69

一、辨舌验齿69

(一)辨舌69

(二)验齿76

(一)辨斑疹77

二、辨斑疹白?77

〔附〕阴斑79

(二)辨白?79

三、辨常见脉象80

(一)浮脉、洪脉、数脉、滑脉80

(二)濡脉、缓脉、弦脉、沉脉80

四、辨神色81

(一)察神色81

(二)观肤色81

五、辨常见症状81

(一)发热82

(二)肢体厥冷83

(三)汗出异常83

(四)头身疼痛84

(五)呼吸异常84

(六)咳嗽84

(七)口渴85

〔附〕口味85

(八)呕吐85

(九)胸腹胀痛86

(十一)神志异常87

(十二)痉厥88

(十)大小便异常89

〔附〕筋肉?动89

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91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98

(一)解表法98

(十三)出血99

(二)清气法101

(三)和解法104

(四)祛湿法106

(五)通下法108

(六)清营凉血法110

(七)开窍法112

(八)息风法113

(九)滋阴法115

(十)固脱法118

二、温病兼夹证的治疗119

(一)兼痰饮119

(二)兼食滞120

(三)兼气郁120

(四)兼血瘀120

(一)体虚未复121

(二)正虚余邪未尽121

三、温病瘥后调理121

第七章 温病的预防127

一、温病预防的意义127

(一)温病预防的概念127

(二)温病预防的重要性127

(三)温病预防的可能性128

二、我国古代预防温病的成就128

(一)重视预防温病的思想129

(二)对温病传染特性的认识129

(三)预防温病的原则130

(四)古代预防温病的措施130

(一)培固正气,强壮机体135

三、温病的预防方法135

(二)隔离患者,控制传播136

(三)预施药物,防止染病137

〔附〕法定传染病病种和上报要求138

第二篇 各论141

第一章 风温141

概述141

病因病机142

病侯辨析142

辨病依据142

辨析要点143

类病鉴别143

治疗原则144

证侯辨治144

(一)邪袭肺卫证治144

(二)热入气分证治146

(三)热入心包证治151

(四)余热未净、肺胃阴伤证治154

第二章 春温162

概述162

病因病机163

辨病依据164

病候辨析164

类病鉴别165

辨析要点165

治疗原则165

证候辨治165

(一)气分证治165

(二)营血分证治171

(三)热入心包证治175

(四)热盛动风证治176

(五)热灼真阴证治177

(六)邪留阴分证治180

第三章 暑温186

概述186

病因病机188

病候辨析190

辨病依据190

类病鉴别190

辨析要点190

治疗原则191

证候辨治191

(一)气分证治191

(二)营血分证治195

(三)暑伤心肾证治199

〔附〕一、冒暑201

二、暑秽202

第四章 湿温212

概述212

病因病机213

病候辨析214

辨病依据214

类病鉴别214

辨析要点215

治疗原则215

(一)湿重于热证治216

证候辨治216

(二)湿热并重证治222

(三)热重于湿证治226

(四)化燥入血证治227

(五)余邪未净证治228

第五章 伏暑240

概述240

病因病机241

病侯辨析242

辨病依据242

类病鉴别242

(一)初发证治243

证侯辨治243

辨析要点243

治疗原则243

(二)邪在气分证治245

(三)邪在营血证治246

第六章 秋燥254

概述254

病因病机254

病候辨析255

辨病依据255

类病鉴别255

治疗原则256

辨析要点256

证候辨治257

(一)邪在肺卫证治257

(二)邪在气分证治257

(三)气血两燔证治261

(四)燥伤真阴证治262

〔附〕凉燥犯于肺卫证治262

第七章 大头瘟269

概述269

病因病机269

治疗原则270

辨析要点270

证候辨治270

辨病依据270

病侯辨析270

类病鉴别270

第八章 烂喉痧276

概述276

病因病机276

病候辨析278

辨病依据278

类病鉴别278

辨析要点278

(一)邪毒袭表,侵犯肺胃证治279

治疗原则279

证候辨治279

(二)毒壅上焦,气热炽盛证治281

(三)邪毒化火,燔灼气血证治282

(四)毒退阴伤,余邪未净证治283

第三篇 名著选291

叶天士《温热论》291

一、温病大纲293

二、邪在肺卫299

三、流连气分303

四、里结阳明309

五、论湿316

六、邪入营血319

七、辨舌苔324

八、验齿345

九、辨斑疹349

十、辨白?353

十一、妇人温病355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365

一、概论366

二、春温367

三、风温369

四、暑病371

五、秋燥375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378

一、温病概论378

二、风温病提纲379

三、风温犯肺380

四、兼及阳明382

五、热灼营阴384

六、风温兼变证386

一、湿热病提纲389

薛生白《湿热病篇》389

二、邪在肌表392

三、邪阳气分394

四、邪入营血404

五、湿热致痉408

六、善后调理414

七、其它外感疾病417

吴鞠通《温病条辨选》429

一、温病概念429

二、温病起病431

三、邪犯肺卫432

四、阳明温病434

五、邪入心包438

六、邪入血分439

七、真阴耗伤440

八、暑温证治441

九、湿温证治443

十、伏暑证治444

十一、温毒证治445

十二、秋燥446

十三、温病治禁450

十四、汗论454

十七、燥气论455

十五、治病法论455

十六、吴又可温病禁黄连论455

吴又可《温疫论》选458

二、杂气论462

三、论气盛衰464

四、论气所伤不同465

五、标本466

六、温疫初起467

七、急证急攻470

八、注意逐邪勿拘结粪471

九、辨明伤寒时疫474

十、发斑战汗合论476

十一、补泻兼施476

十二、统论疫有九传治法478

一、原病480

十三、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482

余师愚《疫病篇》485

一、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485

二、论斑疹486

三、论治疫487

四、论治疹489

五、论疫疹之脉不能表下490

七、论疹色治法491

六、论疹形治法491

八、论发疮492

九、论妊娠病疫494

十、论闷疫494

十一、清瘟败毒饮方论495

十二、疫证条辨496

戴天章《广瘟疫论》选521

一、瘟疫辨证521

二、辨瘟疫伤寒524

三、瘟疫兼证527

四、瘟疫夹证532

五、瘟疫治法539

雷少逸《时病论》选547

一、四季时病大意547

二、四季时病选论558

柳宝诒《温热逢源》选571

一、论温病与伤寒病情不同治法各异571

二、论伏气发温与暴感风温病原不同治法各异572

三、论伏邪外发须辨六经形证573

四、论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574

五、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575

六、伏温由少阴外达三阳证治577

七、伏温热结胃腑证治578

八、伏温内燔营血发吐衄便红等证治580

九、伏温化热郁于少阴不达于阳582

附篇584

一、部分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治584

(一)流行性感冒584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92

(三)大叶性肺炎601

(四)百日咳607

(五)伤寒与副伤寒614

(六)中毒性菌痢620

(七)重型病毒性肝炎623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628

(九)疟疾638

(十)流行性斑疹伤寒646

(十一)流行性出血热652

(十二)钩端螺旋体病664

(十三)败血症670

二、著名温病学家简介676

(一)刘完素676

(二)王履678

(三)张鹤腾679

(四)吴有性682

(五)喻昌686

(六)周扬俊689

(七)戴天章691

(八)叶桂694

(九)薛雪700

(十)俞根初703

(十一)杨璿704

(十二)余霖707

(十三)吴贞708

(十四)吴瑭713

(十五)陈祖恭718

(十六)邵登瀛720

(十七)王士雄722

(十八)石寿棠727

(十九)雷丰730

(二十)柳宝诒733

(二十一)何炳元735

(二十二)张锡纯736

〔附录〕741

一、温病学参考医著及作者简表741

二、方剂索引745

1989《温病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孟澍江主编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温病学(1979 PDF版)
温病学
197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76 PDF版)
温病学
1976 江苏新医学院
温病学( PDF版)
温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温病学讲义(1974 PDF版)
温病学讲义
1974
邱氏温病学( PDF版)
邱氏温病学
温病学概要(1982 PDF版)
温病学概要
1982
金匮要略选读(2020 PDF版)
金匮要略选读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讲义(1960 PDF版)
温病学讲义
196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病学(1980 PDF版)
温病学
1980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温病学(1985 PDF版)
温病学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99 PDF版)
温病学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温病学(1987 PDF版)
温病学
1987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99 PDF版)
温病学
1999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83 PDF版)
温病学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病学(1996 PDF版)
温病学
199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