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析要》求取 ⇩

1.温病的概念1

2.温病学的概念、性质及在中医临床医学中的地位3

3.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对温病学说的贡献4

4.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7

5.温病的特点9

6.温病的分类12

7.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以及初病的的证治异同13

8.温疫与温病的关系15

9.温病病因学说的实际意义17

10.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19

11.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20

12.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21

13.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22

14.温病的发病因素和诸因素之间的关系24

15.新感、伏邪的临床意义及其鉴别26

16.温病诊断的目的和依据27

17.卫分证的受邪途径、临床表现、基本特征及病理机制28

18.气分证的范围、受邪途径、基本特征及病理机制29

19.营分证的受邪途径、临床表现、基本特征及病理机制31

20.血分证的受邪途径、临床表现、基本特征及病理机制33

21.温病传变的因素34

22.卫气营血证的相互传变36

23.手太阴肺病变的证候类型和临床表现37

24.中焦温病所包括的脏腑病变及其各自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38

25.下焦温病的病机特点、主要证型及临床表现39

26.三焦的病程阶段和相互传变41

27.温病中舌诊的内容与意义42

28.温病中白苔所主证候辨44

29.温病中黄苔所主证侯辨46

30.温病中黑苔所主证候辨48

31.温病中绛舌所主证侯辨50

32.温病中紫舌所主证侯辨52

33.验齿的临床意义及其内容53

34.胃热津伤与肾阴耗竭之齿燥的特点54

35.齿瓣的含义、“阳血”与“阴血”的鉴别和治则56

36.斑疹的形态、成因、轻重顺逆的辨别及其治疗原则58

37.白痞的形态、成因以及顺逆证治61

38.温病中各种发热的鉴别63

39.热迫津泄与虚脱之大汗出的鉴别65

40.温病无汗所见证型和各自的特点66

41.战汗之后是否为脱证的鉴别68

42.热伤津液与湿阻气机的口渴在证情与治则上的鉴别70

43.温病中出现尿少或无尿的原因和鉴别要点71

44.阳明腑实之便秘与津枯肠燥之便秘的辨治72

45.肠热下利、热结旁流和湿热挟滞交阻肠道之下利鉴别要点73

46.温病动风证的主要类型及其病机、主证和治则74

47.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与热入心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的异同75

48.温病治疗的立法依据76

49.卫气营血证的治疗大法78

50.“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的临床意义80

51.温病中常用的解表法及其选用的药物和适应证81

52.祛湿三法的适应证及其选用的主要药物83

53,使用祛湿法后,收到汗出、热退效果的道理85

54.“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的临床意义85

55.营分证与血分证治法之异同86

56.凉血法的作用与适应证87

57.清心开窍法与豁痰开窍法的适应证及其应用的主要药物89

58.滋阴法的作用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90

59.固脱法的作用与适应证及温病中多用参附龙牡少用四逆的道理91

60.恢复期调理的重要性和主要包括的内容93

61.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病在恢复期调理上的不同94

62.风温的概念和特点96

63.风温的病理变化过程97

64.银翘散证与桑菊饮证的异同98

65.麻杏甘石汤证与宣白承气汤证的异同99

66.凉膈散证的证治要点100

67.逆传心包的含义及其证治102

68.风温邪入肠腑的证型和治疗106

69.风温后期的证治108

70.春温的含义和特点109

71.热盛动风证的治疗111

72.肾阴耗损与虚风内动证的证治113

73.加减复脉汤、大定风珠、青蒿鳖甲汤、黄连阿胶汤方证的异同115

74.风温与春温的主要区别117

75.五加减承气汤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异同119

76.暑温的概念及其特点122

77.暑温的病理变化过程123

78.“暑病首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敛津,不必用下”的道理125

79.暑入阳明、暑伤津气和津气欲脱三证的证治128

80.暑温中白虎加人参汤证与白虎加苍术汤证的异同129

81.暑湿兼寒在表的证治130

82.暑厥的证洽及其与中风的区别131

83.暑风的发病机理与证治132

84.暑瘵的发病机理与证治134

85.冒暑之因于暑热与暑湿的证治异同135

86.暑秽的发病机理与证治136

87.秋燥的概念及特点137

88.秋燥的病因、病理及其治疗大法139

89.温燥与凉燥的证治异同141

90.秋燥在肺可能出现的证型及其治疗142

91.湿温的概念与特点144

92.湿温的病因病理146

93.湿温的治疗原则与禁忌148

94.湿温初起,卫气同病的证治152

95.湿温病湿热郁阻脾胃与湿热弥漫三焦的证治及其异同153

96.湿温大便下血的证治154

97.伏暑的概念与特点155

98.伏暑的病理变化过程和治疗大法157

99.伏暑耶在少阳的证治159

100.伏暑湿热挟滞,阻于胃肠的证治161

101.温毒的特点和大头瘟的证治162

102.烂喉?痧的病理变化过程和证治164

103.湿热疫邪在膜原的证治165

附 温病名著词解167

(1)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167

(2)透热转气167

(4)两阳相劫169

(5)浊邪害清169

(7)法宜益胃170

(8)分消走泄170

(6)急急透斑为要170

(9)开泄171

(10)外热一陷,里络就闭173

(11)上者上之173

(12)湿遏热伏173

(14)急急透解174

(15)外解里和174

(13)气无化液174

(16)阴下竭,阳上厥175

(17)龙火内燔175

(18)肾热胃劫175

(19)上逆心包176

(20)侧旁气痹176

(22)虚则喜实178

(23)金囚木旺178

(24)主客浑受179

(25)四损不可正治179

(3)耗血动血198

1984《温病学析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阎洪臣主编 1984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温病辑要(1986 PDF版)
温病辑要
1986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温病学(1976 PDF版)
温病学
1976 江苏新医学院
温病学( PDF版)
温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温病学概要(1982 PDF版)
温病学概要
1982
金匮要略选读(2020 PDF版)
金匮要略选读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讲义(1960 PDF版)
温病学讲义
196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病学(1980 PDF版)
温病学
1980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温病学(1985 PDF版)
温病学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99 PDF版)
温病学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温病学(1987 PDF版)
温病学
1987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99 PDF版)
温病学
1999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83 PDF版)
温病学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病学(1996 PDF版)
温病学
199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学(1979 PDF版)
温病学
197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温病(1985 PDF版)
温病
1985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