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与儒家教育》求取 ⇩

第一章孔子以前的教育思想1

第一节教育实际的源流1

一、上古时代的教育1

(一)生活就是教育1

(二)生活的目的就是教育目的3

(三)顺天应人的教育思想4

二、虞夏商的教育5

(一)学校制度和教育内容5

(二)教育要旨6

(三)推举制度7

三、西周的教育8

(一)西周学制8

(二)西周教育内容11

(三)师资及教学工具15

(四)士子的考试与奖惩17

(五)教育方法17

(六)视学与养老18

(七)西周的教育思想19

第二节演进阶段22

一、东周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22

(一)官学崩溃22

(二)养士制度24

(三)私学代兴25

(四)学术发达的原因26

第二章孔子的教育思想35

第一节孔子的中心思想—仁35

一、仁的产生35

二、仁的涵意36

(一)孔子以前对仁的解释36

(二)论语中仁的涵意39

三、仁的境界44

(一)论语中仁的表现45

(二)论语中孔子自我仁的实践46

(三)颜渊好学——不违仁48

(四)论语中学的特性——学仁不分49

四、仁与诸德的关系49

(一)仁与智勇49

(二)仁与孝弟51

(三)仁与忠恕54

(四)仁与恭敬56

(五)仁与礼乐57

(六)仁与义60

(七)仁与恭宽信敏惠61

第二节孔子的教育思想65

一、孔子的教育目的65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66

(一)诗68

(二)乐70

(三)书72

(四)礼73

(五)易74

(六)春秋74

三、孔子的教育方法74

(一)人格感化75

(二)接物应变77

(三)致乎中和78

(四)严以律己79

(五)因材施教80

四、孔子的教育精神87

(一)有教无类88

(二)教诲不倦89

(三)潜移默化89

(四)励行实践89

第三章儒家教育107

第一节传递过程107

一、孟子的教育思想107

(一)孟子的性善说108

(二)孟子的仁义说108

(三)孟子的教育学说109

(四)孔孟教育思想的比较110

二、荀子的教育思想114

(一)荀子论天114

(二)荀子论性114

(三)荀子的教育学说115

(四)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118

三、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要点119

(一)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119

(二)大学中庸与儒家教育119

(三)儒家教育思想的要点123

第二节演化时期125

一、秦时的儒家教育思想125

(一)反儒政策125

(二)儒家思想未曾中断125

(三)经书残缺秦楚共分126

二、汉代的儒家教育思想127

(一)儒术独尊的原因127

(二)儒术独尊对於教育的影响128

(三)儒术统制全国后的文化事业129

(四)汉代教育家及其学说130

三、魏晋南北朝期的儒家教育思想140

(一)清谈之风甚盛140

(二)儒家仍为正宗140

(三)反清谈佛理的民族教育思想家141

四、隋唐的儒家教育思想144

(一)儒家思想为前驱144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144

(三)儒学派的教育家144

五、宋元明的儒家教育思想149

(一)重建儒家势力149

(二)理学家的教育思想149

(三)宋元明教育家151

六、清代的儒家教育思想172

(一)反对理学172

(二)恢复汉学173

(三)清代教育思想在历史上的价值——继往开来173

(四)清代教育思想家173

第三节变化阶段182

一、近世中国教育思想的演变182

(一)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182

(二)全盘西化的教育构想183

第四节三民主义的教育思想185

一、三民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185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185

(二)民族主义以伦理为立足点186

(三)民权主义以民主为里程碑186

(四)民生主义以科学为奠基石188

二、三民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188

(一)德育的基本目标是礼义廉耻190

(二)智育在要求理论与实践沟通190

(三)体育是文武合一教育的起点191

(四)群育系以纪律为陶冶的基础192

(五)美育使人潜移默化身心平衡193

第四章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204

一、科学精神的萌芽204

二、启发式的教学法207

1988《孔子教育思想与儒家教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硕夫著 1988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