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史》求取 ⇩

第一章六朝的政治概况1

第一节 孙吴建国的始末1

一 孙吴政权的建立1

二 孙吴的立国方针和内外政策4

三 孙吴政权的衰亡10

第二节 东晋政权的兴衰14

一 东晋政权的建立14

二 东晋的门阀政治17

三 淝水之战与南北对峙局面的确立27

四 孙恩卢循起义与东晋王朝的结束30

第三节 宋齐梁陈的更替35

一 刘宋政权的兴衰35

二 短促的萧齐政权43

三 梁朝的粗安与腐败45

四 陈朝的兴起与衰亡52

第二章六朝的地理沿革56

第一节 雄踞江东的孙吴56

一 孙吴疆的历史变迁56

二 吴国的行政建置59

一 东晋的偏安江左63

第二节 东晋的偏安及侨州郡县63

三 侨州郡县及其土断71

第三节 南朝的地理沿革78

一 刘宋的疆域与行政建置78

二 萧齐的疆域与行政建置81

三 萧梁的疆域与行政建置83

四 陈朝的疆域与行政建置85

第四节 六朝的都城建康92

一 建都的历史和地理条件92

二 孙吴时期的建业94

三 东晋时期的建康95

四 南朝时期的建康98

第三章六朝的土地关系102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形态及其演变102

一 孙吴时期以大地产为中心的三种所有制102

二 东晋及南朝初期的公田和占田课田制度110

三 南朝中后期土地等级所有制结构的弛紊122

第二节 田赋制度及其演变128

一 租调帛的形成和内容要点128

二 东晋田赋制度的变化133

三 南朝的“三调”和田税137

第三节 大族地产的经营模式及其影响143

一 封建地产模式的演变143

二 山墅的营建146

三 墅的生产和经营管理151

第四章六朝的阶级结构158

第一节 士族的形成与发展158

一 士族门阀制度的形成158

二 门阀士族的经济、政治地位161

三 士族制度的衰落164

第二节 庶族寒门地主阶层168

一 庶族的政治与社会地位168

二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寒人地位的提高171

三 寒门混入士族与士庶界限被打破175

第三节 劳动群众各等级178

一 自耕小农阶级及其衰落178

二 农奴阶级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181

三 奴隶制残余与奴隶阶级186

一 江南屯田与农业的兴起187

第一节 东吴时期的南方经济187

第五章六朝的经济发展187

二 手工业和商业189

三 海外贸易的开拓192

第二节 江南经济的开发193

一 北方士民的大量南迁193

二 东晋南朝奖励农桑的政策194

三 农田水利的兴修196

四 航运交通的开辟200

五 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203

一 农业的发展205

第三节 东晋南朝的社会经济205

二 手工业的发展208

三 商业与都会213

第四节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219

一 与海南诸国关系的发展219

二 与印度、西亚各国的海上交通贸易221

三 与朝鲜关岛和日本的经济文化关系222

第六章六朝的民族融合224

第一节 孙吴时期山越与汉族的融合224

一 山越名称的由来与分布的地区224

二 山越与宗部的关系225

三 孙吴对山越的政策228

第二节 ?族与汉族的融合230

一 ?族的来源与分布地区230

二 ?族的南迁益州与建立成国233

三 ?族与汉族的进一步融合236

第三节 蛮族与汉族的融合239

一 ?君蛮的起源、分布及其与汉族的融合239

第四节 南方其他各族与汉族关系的发展245

一 俚人的分布及其与汉族的关系245

二 僚人的分布及其与汉人的关系247

第七章六朝的官制兵制250

第一节 中央机构的职官建制250

一 公卿与丞相、相国250

二 中央行政机关——尚书省253

三 中央决策机构——中书省、门下省258

四 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262

第二节 地方行政体制和职官建置264

一 都督刺史264

二 州、郡、国、县266

三 地方特察制度271

第三节 选官制度的演变与特点274

一 九品中正制的兴替274

二 选官途径279

三 科举制的萌芽283

第四节 六朝的兵制286

一 六朝军队的组织体制286

二 世兵制的形成与衰落292

三 世兵制以外的其它兵役制295

第八章六朝的思想文化302

第一节 经学与玄学302

一 魏晋经学的衰微与玄学的兴起302

二 东吴的治经之士及以玄释经风气的出现304

三 东晋南朝的清谈与经学的玄化308

第二节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319

一 佛教的传入与流传319

二 孙吴时期佛教在江南的传播321

三 东晋时期佛教影响的扩大322

四 南朝时期佛教的繁盛326

五 反佛斗争与范缜的《神灭论》331

一 道教的起源334

第三节 道教的流传与变革334

二 孙吴时期道教在江南的传播335

三 东晋时期的道教内部的斗争338

四 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344

第四节 史学的繁荣349

一 六朝史学繁荣的原因349

二 东吴的史学成就353

三 东晋时期史学地位的提高355

四 南朝时期史学的进一步发展360

第五节 文学与艺术368

一 六朝的文学创作368

二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383

三 绘画、雕塑与书法艺术387

一 天文学395

第九章六朝的科学技术395

第一节 天文学数学的发展395

二 数学403

第二节 医药学的进步406

一 医药学进步的原因与特点406

二 著名医家医著及医药成就411

三 预防保健与气功修炼417

第三节 科技领域的其它成就419

一 纺织技术的提高419

二 机械制造与发明420

三 冶金技术与矿物学421

四 地图绘制术的改进423

五 化学成就及其它424

第十章六朝的生活风貌427

第一节 婚姻与家庭427

第二节 饮食435

一 主食436

二 副食439

第三节 服饰442

第四节 文娱体育活动451

一 音乐451

二 舞蹈454

三 杂技458

四 围棋463

结语 六朝的历史地位469

后记481

? 瓠蛮的分布地区及其与汉族的融合2451

1991《六朝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承宗等主编 1991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六朝江东史论(1989 PDF版)
六朝江东史论
1989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六朝美学(1989 PDF版)
六朝美学
1989
六朝道教史研究(1990.11 PDF版)
六朝道教史研究
1990.11 創文社
六朝文絜(1935 PDF版)
六朝文絜
1935 东方书局
六朝文絜( PDF版)
六朝文絜
六朝辞赋史(1998 PDF版)
六朝辞赋史
199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六朝史稿(1994 PDF版)
六朝史稿
1994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汉魏六朝小说史(1989 PDF版)
汉魏六朝小说史
1989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六朝史论(1998 PDF版)
六朝史论
1998 北京:中华书局
六朝考古(1994 PDF版)
六朝考古
1994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六朝画家史料(1990 PDF版)
六朝画家史料
1990 北京:文物出版社
六朝美学(1989 PDF版)
六朝美学
19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六朝财政史(1997 PDF版)
六朝财政史
1997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六朝经济史(1993 PDF版)
六朝经济史
1993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汉魏六朝小说简史(1992 PDF版)
汉魏六朝小说简史
1992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