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轧制理论与实践》求取 ⇩

第1章 绪论1

第2章二维轧制理论4

2.1 概述4

2.1.1 轧制时变形的特征4

2.1.2 轧制理论的对象和适用范围4

2.1.3 各种解析方法5

2.2 依据均匀变形模型建立的理论5

2.2.1 均匀变形假定和几何关系式5

2.2.2 屈服条件13

2.2.3 力的平衡条件和方程组的完成17

2.2.4 前滑、轧制力、力矩和能耗23

2.3 考虑板厚方向切应力的轧制理论29

2.3.1 力的平衡条件的一般形式29

2.3.2 屈服条件和摩擦条件的处理30

2.3.3 一般解法34

2.3.4 同塑性力学解法的比较37

2.4 各种近似解44

2.4.1 以冷轧板带为对象的近似解44

2.4.2 以热轧板带为对象的近似解49

2.4.3 混合摩擦条件下的近似解51

2.5 轧辊和材料弹性变形的处理54

2.5.1 希契科克的轧辊压扁公式54

2.5.2 轧辊压扁的修正方法56

2.5.3 轧件弹性变形的处理58

2.5.4 乔特纳、奥斯特尔和佐罗夫斯基的解法59

2.5.5 最小可轧板厚理论61

2.6 非对称轧制理论63

2.6.1 均匀变形理论的应用63

2.6.2 考虑轧件内部剪切应力的非对称轧制理论66

第8章板带轧制的变形理论69

3.1 概述69

3.1.1 三维变形的解析方法69

3.1.2 三维变形的塑性理论概述70

3.2 各种解析方法74

3.2.1 初等解析法74

3.2.2 滑移线场法78

3.2.3 能量法84

3.2.4 有限元法90

3.3 板带轧制时的宽向变形特性98

3.3.1 展宽特性98

3.3.2 宽向轧制特性101

3.4 平面形状控制104

3.4.1 初轧时金属流动的控制104

3.4.2 厚板轧制时金属流动的控制107

3.4.3 热轧带钢粗轧时金属流动的控制111

第4章关子板凸度和板平直度的理论115

4.1 概述115

4.2 四辊轧机轧辊变形计算115

4.2.1 前言115

4.2.2 解析求解轧辊变形的方法116

4.2.3 用数值计算求轧辊变形的方法117

4.2.4 工作辊和支撑辊之间的弹性常数119

4.2.5 由轧件引起的工作辊表面的压扁变形119

4.2.6 左右非对称轧制时的轧辊变形公式123

4.3 考虑金属横向流动和张力反馈的板凸度和板平直度的预测125

4.3.1 板比例凸度变化和平直度的关系125

4.3.2 复合波板形的表示方法127

4.3.3 轧件的横向流动128

4.3.4 张力反馈130

4.4 推算板凸度的简化公式132

4.3.5 板凸度和平直度的计算方法132

4.5 具有板凸度和平直度控制手段的各种轧机134

4.5.1 多辊轧机134

4.5.2 具有轧辊横移或套筒横移装置的轧机136

4.5.3 具有弯辊装置的轧机138

4.5.4 具有改变辊型手段的轧机139

4.5.5 具有板凸度和平直度其他控制手段的轧机140

4.5.6 热带精轧机凸度控制能力的比较141

第5章连续轧制理论143

5.1 概述143

5.2 冷轧时的静态连轧理论143

5.2.1 基本方程式144

5.2.2 冷连轧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145

5.3.1 基本方程式152

5.3 热轧时的静态连轧理论152

5.3.2 热连轧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153

5.4 冷轧时的动态连轧理论155

5.4.1 基本方程式155

5.4.2 冷轧动态连轧理论的计算158

5.5 热轧时的动态连轧理论161

5.5.1 基本方程式161

5.5.2 热轧动态连轧理论的计算163

5.6 连轧理论的应用165

5.6.1 稳定轧制时的板厚控制系统165

5.6.2 非稳定轧制时的板厚控制168

5.6.3 连轧机的最佳轧机刚性系数分配176

5.6.4 轧制规程的修正方法176

5.6.5 热轧带钢轧机活套控制特性的探讨178

5.7 结语180

第6章轧制时的温度变化181

6.1 概述181

6.1.1 基本方程181

6.1.2 解析方法182

6.1.3 运送中的热转移188

6.1.4 轧制中的热转移192

6.1.5 物理常数194

6.2 轧辊的温度变化197

6.2.1 轧辊表层周期性的温度变化197

6.2.2 温度分布与热凸度200

6.3 轧件的温度变化204

6.3.1 热轧时轧件的温度变化204

6.3.2 冷轧时轧件的温度变化208

7.1.1 变形抗力的力学定义210

7.1 概述210

第7章变形抗力210

7.1.2 变形抗力的一般行为212

7.1.3 变形抗力的金属学研究214

7.2 变形抗力的测定226

7.2.1 测定方法226

7.2.2 测定装置235

7.3 冷变形抗力240

7.3.1 轧制理论学组的共同研究240

7.3.2 冷变形抗力公式244

7.4 热变形抗力247

7.4.1 轧制理论学术委员会的共同研究247

7.4.2 热变形抗力公式254

7.4.3 与多道次轧制的对应258

8.1.1 流体润滑理论在轧制中的应用261

8.1 概述261

第8章摩擦与润滑261

8.1.2 混合润滑理论在轧制过程中的应用265

8.2 轧制润滑特性267

8.2.1 乳化液的曳入机构267

8.2.2 颗粒直径分布与轧制力268

8.2.3 摩擦系数269

8.3 冷轧润滑油270

8.3.1 供油方式270

8.3.2 冷轧润滑油的性能和成分271

8.3.3 轧制润滑油的性能评价275

8.4 润滑不良带来的缺陷277

8.4.1 热条纹277

8.4.2 震颤278

8.4.4 麻点281

8.4.3 打滑现象281

8.5 热轧润滑282

8.5.1 热轧润滑的效果282

8.5.2 轧制油的供给方式284

8.5.3 热轧润滑油285

8.5.4 热轧润滑油的评价286

第9章轧机的刚性289

9.1 概述289

9.2 纵刚性291

9.2.1 纵刚性系数291

9.2.2 轧机纵刚性系数的测定292

9.2.3 引起刚性变化的因素和实例292

9.3 刚性与轧制操作的关系294

9.3.1 轧机纵刚性系数和板材纵向厚度变化294

9.3.2 刚性和板厚控制特性295

9.3.3 纵刚性和咬入条件296

9.4 轧机刚性和动特性296

9.4.1 压下系统的动特性296

9.4.2 驱动系统的动特性300

9.4.3 驱动系统动特性的解析302

9.4.4 驱动系统动特性和电气控制系统306

9.5 左右刚性310

9.5.1 轧件的跑偏与侧弯的关系310

9.5.2 跑偏量与楔形率的关系312

9.5.3 左右刚性与跑偏的关系315

9.6 轧机弹性变形的计算方法316

9.6.1 轧机变形的构成316

9.6.2 牌坊的变形317

9.6.3 压下装置的变形319

9.6.4 轧辊的变形320

9.6.5 轴承和轴承座的变形322

9.6.6 轧机刚性系数的简化式324

9.6.7 使用有限元法的数值计算举例325

9.7 轧机刚性调查结果327

9.7.1 轧机刚性系数与支撑辊直径的关系328

9.7.2 轧机各部分的刚性331

第10章轧制检测332

10.1 概述332

10.2 轧制力的测定332

10.2.1 概要332

10.2.2 轧制力的测定方法334

10.2.3 压头的选择和安装335

10.3.1 概要337

10.3.2 轧制力矩的测定方法337

10.3 轧制力矩的测定337

10.4 厚度的测定338

10.4.1 概要338

10.4.2 厚度的测定方法339

10.5 张力的测定341

10.5.1 概要341

10.5.2 张力的测定方法341

10.6 板平直度的测定343

10.6.1 概要343

10.6.2 板平直度的测定方法345

10.7 板凸度的测定348

10.7.1 概要348

10.7.2 板凸度的测定方法349

10.7.3 横断面的测定349

10.8.1 概要350

10.8 板宽的测定350

10.8.2 板宽的测定方法351

10.9 板温度的测定354

10.9.1 概要354

10.9.2 板温度的测定方法354

10.9.3 今后的课题357

10.10 辊缝的测定357

10.10.1 概要357

10.10.2 辊缝的测定方法358

10.11 轧件位置、轧件速度和切头形状的检测359

10.11.1 轧件位置的检测359

10.11.2 轧件速度的检测360

10.11.3 板材切头形状的测定360

11.2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363

11.1 概述363

第11章轧制过程的计算机控制363

11.3 厚板轧制的计算机控制364

11.3.1 发展趋势364

11.3.2 厚板轧制控制的功能和构成364

11.3.3 设定控制365

11.4 热轧带钢的计算机控制369

11.4.1 发展趋势369

11.4.2 热轧带钢控制的功能和构成369

11.4.3 设定控制370

11.5 冷轧的计算机控制375

11.5.1 发展趋势375

11.5.2 冷轧控制的功能和构成376

11.5.3 设定控制376

12.2 板厚控制378

12.2.1 热轧带钢轧机的自动板厚控制378

12.1 概述378

第12章轧制的自动控制378

12.2.2 中厚板轧机的自动板厚控制383

12.2.3 冷连轧机的自动板厚控制384

12.3 自动宽度控制388

12.3.1 板宽变动的原因388

12.3.2 稳定轧制部分的板宽控制389

12.3.3 头尾端的板宽控制391

12.4 张力控制391

12.4.1 活套控制392

12.4.2 无活套张力控制393

12.5 平直度控制395

12.5.1 平直度控制变量的表示395

12.5.2 控制系统396

参考文献400

1990《板带轧制理论与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本钢铁协会编;王国栋等译 1990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板带轧制工艺学(1998 PDF版)
板带轧制工艺学
1998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责任制护理”理论与实践  下( PDF版)
“责任制护理”理论与实践 下
中华护理学会上海分会
新编四言杂字(1964 PDF版)
新编四言杂字
1964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理论与实践(1997 PDF版)
理论与实践
1997
纹板轧制技术(1990 PDF版)
纹板轧制技术
1990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企业管理机制理论与实践(1990 PDF版)
企业管理机制理论与实践
1990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推销智慧全书  上(1997 PDF版)
推销智慧全书 上
1997 北京:工商出版社
分税制理论与实践(1996 PDF版)
分税制理论与实践
1996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厚板热轧宽带钢及冷轧薄板的生产(1979 PDF版)
厚板热轧宽带钢及冷轧薄板的生产
1979 鞍钢科学技术馆
板带连轧数学模型(1981 PDF版)
板带连轧数学模型
198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998 PDF版)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99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厚钢板的轧制与热处理(1963 PDF版)
厚钢板的轧制与热处理
1963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冷轧板带生产(1992 PDF版)
冷轧板带生产
1992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板带轧制科学与技术  第四届国际轧钢会议论文选集(1990 PDF版)
板带轧制科学与技术 第四届国际轧钢会议论文选集
199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短应力线轧机的理论与实践(1997 PDF版)
短应力线轧机的理论与实践
1997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