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重油和渣油性质分析鉴定会议文选》
作者 | (法)蒂 索(Tissot,B.)编;邬立言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6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10098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150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言1
1.胶质和沥青质的地球化学2
2.石油残渣的特性11
3.石油沥青质的化学性质19
4.为发展重油开采新技术所设AOSTRA题目中有关地沥青及沥青砂的分析24
5.应用物理和化学分离技术研究ORINOCO带特重原油的特性35
6.油砂矿层原始特性数据的测算43
7.原油和沉积物极性馏分中的太古时代细菌的聚醚化合物50
8.原油中沥青质的地球化学变化53
9.用液相色谱法分离沥青质并鉴定分离得到的馏分性质56
10.原油中含硫和含氮杂原子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分布60
11.摩洛哥TIMAHDIT油页岩的组成及物理化学特性63
12.马达加斯加矿物烃类资源65
13.南斯拉夫原油中痕量元素对比68
14.CAMBAY盆地原油胶质的分离和组成特征72
15.在火烧油层过程中原油组成的演变77
16.原油中19Be和9Be81
17.用X射线的中心漫射研究原油重质组分84
18.在重油和残渣油中钒和镍非卟啉化合物鉴定88
19.X-射线吸收光谱学(扩展X-射线吸收微细结构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鉴定各种沥青质中钡化学环境的结构特性92
20.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ESCA光电子能谱和拉曼光谱鉴定石油中的重质组分以及与钒的环境关系95
21.沥青质中的钒98
22.ALBERTA油砂沥青组分中的痕量金属100
23.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石油中钡和镍的基质效应104
24.用于提高重油馏分中碳和氢元素定量精确度的分析仪107
25.用半自动仪器改善石油产品中的沥青质定量分析110
26.在低含量情况下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石油重质馏分的沥青质含量113
27.用气相色谱对含有不能蒸馏的渣油的天然石油产物或转化物进行模拟蒸馏115
28.模拟蒸馏法测定重馏分油的沸程分布119
29.石油馏分的模拟蒸馏--定量方面123
30.土耳其东南部AVGMASYA地沥青的亚临界和超临界溶剂抽提126
31.CENTRIVELF:用于重油与渣油脱水和分馏的一种新的试验室方法129
32.用双级蒸发器的方法试验一种新的原油脱水仪132
33.介绍一种用于制备石油重质馏分的新的实验室仪器(DISTACT)135
34.常压和减压渣油的超临界抽提和短程蒸馏139
35.原油分子蒸馏所取得的最终馏出物的分离和鉴定142
36.原油中多环芳烃的分析146
37.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馏分油中硫化物的新方法150
38.场-流动(FFF)联用热力梯度分馏技术分析沥青质155
39.利用液相色谱不需标样分析原油特征的方法158
40.用凝胶渗析色谱法定量分析沥青中的沥青质161
41.用凝胶渗透色谱分馏沥青质及对各馏分的鉴定165
42.石油渣油中极性馏分的组成和结构研究169
4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重质油中的烯烃174
44.应用核磁共振研究石油产品的定量新方法177
45.计算矿产燃料中各种类型芳香碳的方法180
46.用新官能团的分析对比重质沥青的结构分布183
47.沥青质结构分析的改进186
48.用13C和氢核磁共振循环试验测定石油重质馏分的芳香度190
49.13C固体NMR研究制铝生产中电极用沥青的质量差别194
50.沥青悬浮液中偶极弛豫及核奥佛豪斯效应198
51.用1H和13C核磁共振光谱鉴定原油201
52.石油产品13C的核磁共振定量:信号处理的相互关系204
53.用低分辨率核磁共振测定石油馏分中的氢含量207
54.重质石油产品和沥青中硫的鉴定210
55.减压馏出油的特性213
56.用硅胶咖啡因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沥青217
57.沙特阿拉伯原油--重尾馏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分离221
58.沥青质的粒子质量和极性:API60快速分离法的效率225
59.从各种石油馏分和铺路沥青中抽提极性物质228
60.用薄层色谱(IATROSCAN分析仪)和排阻色谱定量重质产品中的沥青质231
61.“分离和定量重质石油馏分烃族组成的微型分析技术”对SARA法的实用代替方法234
62.应用薄层色谱--火焰电离鉴定器CCM-DIF系统定量分析石油的重质组分238
63.多环芳烃HPLC参数的结构起源241
64.渣油的红外光谱鉴定245
65.用质谱直接分析重质石油馏分248
66.催化加氢处理对焦化瓦斯油和脱沥青重质油中氮化物分布的影响251
67.沥青组分的活性与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254
68.在减粘裂化状态下石油沥青质的特性257
69.在实验室通过热解模拟减粘裂化260
70.渣油和石油沥青热解过程中催化剂对增加可转移氢的影响265
71.用三氯化铁酸性溶液氧化时原油中沥青质结构的变化268
72.用热重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模型鉴定重质原油及其渣油273
73.ATHABASCA油砂沥青质的氧化降解一种部分结构分析277
74.重质原油残渣油和沥青质的氧化280
75.溶液中石油重质组分的粘度288
76.沥青的粘性与分子大小分布的关系292
77.沥青质的相行为:分子热力学模型296
78.用高温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和可转移氢表征石油渣油碳化反应300
79.沥青质及重质组分的热性、磁性和絮凝性303
80.渣油经热处理和催化加氢处理的性质变化306
81.QAIYARAH重质原油的常压渣油热裂化309
82.重质组分在减粘裂化过程中的演变313
1989《国际重油和渣油性质分析鉴定会议文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法)蒂 索(Tissot,B.)编;邬立言等译 198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焦油 超重油 砂和油页岩
- 198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第四届国际重油及油砂会议论文选译 下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情报研究所
-
- 渣油路面经验选编
- 197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 石油化学分析 中 第8章 定性分析
- 1976
-
- 国际重质原油开采会议论文选集 下
- 1988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国际重质原油开采会议论文选集 上
- 198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国际石油工程会议论文集 2
- 198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国际石油工程会议论文集 1
- 198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国际石油工程会议论文集 3
- 198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国际石油工程会议论文集 4
- 198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第十届国际内燃机会议论文选 柴油机部分
- 1976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油井产状和油藏动态分析
- 198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第四届国际重油及油砂会议论文选译 上
- 1989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情报研究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