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尘创作历程论》
作者 | 董健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6 |
出版时间 | 198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8069·72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067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 匡亚明1
第一章 绪论1
一 陈白尘创作历程的分期1
目录1
二 陈白尘创作历程的特点8
三 陈白尘在创作上的主要成就13
第二章 踏上文学道路的最初年月22
一 “以诗和小说投稿”的中学生22
二 从南国社一员到文不养生的流浪者32
三 南国社时期的小说创作40
一 “投身到‘左联’的大纛之下”52
第三章 “左联”时期的文学新人52
二 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58
(一)在白骨和鲜血上开放的曼陀罗花(二)从探索小市民的心灵到描写“泥腿子”的反抗三 初露头角的剧作家83
(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话剧创作——喜剧、悲剧和正剧(二)历史剧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三)《金田村》——第一块里程碑第四章 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上)132
——抗战前期的话剧创作132
一 抗战爆发后的戏剧活动132
二 喜剧创作的重大发展137
(一)从《魔窟》到《乱世男女》(二)《秋收》和《等因奉此》(三)从《未婚夫妻》到《结婚进行曲》三 沿着宽阔的艺术道路前进177
(一)《大地回春》在抗战戏剧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二)《大渡河》在历史剧创作上的再探索第五章 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下)199
——抗战后期和战后初期的话剧创作一 在民主运动的洪流中199
二 《岁寒图》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205
(一)寻找新的主题227
(二)写出“耐寒人物”的气节和命运(三)炼“戏”的功力三 《升官图》和陈白尘的喜剧艺术227
(一)一部刺透旧社会心脏的“怒书”(二)喜剧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三)精彩的“笑”的艺术(四)陈白尘喜剧艺术的特色第六章 转向电影创作261
一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日子里261
二 在小市民的悲喜剧中写出旧社会的黑暗——《幸福狂想曲》和《天官赐福》265
三 透过小市民的悲喜剧看历史的变动——《乌鸦与麻雀》276
第七章 从思想和创作的不平衡到283
被迫沉默十一年283
一 迎来新时代之后283
二 电影文学创作的新成就291
——从《宋景诗》到《鲁迅》(上集)三 喜剧艺术的狭窄出口307
——时事讽刺喜剧的创作314
第八章 劫后余生 老树新花314
一 跨入历史的新时期314
(一)穿过荒漠,进入绿洲326
(二)荒年后的丰收季节326
(三)“四十七号写作班”326
二 归 《大风歌》——五十年史剧美学探求的总结326
(一)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和现实倾向性的统一(二)《大风歌》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三)《大风歌》结构和语言的艺术特色三 改编《阿Q正传》——多年埋没的喜剧才能重放光华353
(一)从《鲁迅传》到《阿Q正传》(二)忠于原著、独特发挥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三)发人深思、令人生悲的“笑”后记374
附录:陈白尘创作年表378
1985《陈白尘创作历程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董健著 1985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红尘白羽
- 1996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 陈白尘选集 第五卷 散文文论
- 1988年07月第1版 四川文艺出版社
-
- 陈白尘选集 第2卷 话剧剧本
- 1988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 1985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陈白尘选集 第5卷 散文文论
- 1988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陈白尘选集 第1卷 小说
- 1986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陈白尘选集 第3卷 话剧剧本
- 1988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陈白尘选集 第4卷 电影剧本
- 1988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陈白尘写作生涯
- 1986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 自有岁寒心 陈白尘纪传
- 1999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陈白尘专集
- 1983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陈白尘剧作选
- 198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茅盾的创作历程
- 1982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陈白尘论剧
- 1987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创作论
- 1948 开明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