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革命》
作者 | (苏)托洛茨基(Троцкий,Л.)著;刘文飞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59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160120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3243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部 当代文学3
第一章 非十月革命文学3
脱离者。--发狂者。--“岛民”。--坐享其成者。--“靠拢者”。--神秘主义和奉罗扎诺夫为典范3
安·别雷31
第二章 革命的文学同路人41
尼古拉·克留耶夫43
谢·叶赛宁52
谢拉皮翁兄弟。--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尼·尼基京54
鲍·皮利尼亚克62
农夫化作家76
曲意奉承的路标转换派90
“新古典派”95
玛丽埃塔·莎吉娘98
第三章 亚·勃洛克101
第四章 未来主义111
起源。--与过去的决裂。--俄国未来主义的组成部分。--理论上的探索和迷误。--创作。--马雅可夫斯基。--未来主义的地位。111
葛兰西同志关于意大利未来主义的信146
第五章 诗歌的形式主义学派与马克思主义150
第六章 无产阶级文化和无产阶级艺术171
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它是可能的吗?--资产阶级的文化道路和无产阶级的文化道路。--无产阶级专政、文化和学文化运动。--什么是无产阶级科学?--工人诗人和工人阶级。--“锻冶场”的宣言。--宇宙主义。--杰米扬·别德内171
第七章 党的艺术政策201
第八章 革命的艺术和社会主义的艺术213
是社会主义的停滞还是最大的变动?--革命艺术的“现实主义”。--苏维埃喜剧。--旧悲剧和新悲剧。--艺术、技术和自然。--人的改造。(实在的和假想的)213
第二部 前夜243
第一章 在第一次革命与战争之间(1908-1914)243
我们时间上的祖国243
关于死亡和埃罗斯255
新年前夕关于艺术的一场谈话271
折中主义的桑丘·潘沙和他的神秘主义的忠仆堂吉诃德283
亚里士多德与日课经286
渴望“文化”296
“为了文笔优美”307
白色的小牛犊与文化311
梅列日科夫斯基316
论知识分子336
科·楚科夫斯基358
对三段论的践踏374
词语的解放381
世俗的神学家和万卡的个性390
大型杂志的命运398
第二章 西方和我们410
《天真的人》410
日食427
弗兰克·韦德金德436
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464
在西方(没有系统的札记)480
1909年维也纳的Seccession501
1911年维也纳的两次展览507
1913年的Secession520
附录533
再版序533
论文学和俄共的政策(在俄共中央1924年5月9日文学讨论会上的讲话)534
译后记558
1992《文学与革命》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托洛茨基(Троцкий,Л.)著;刘文飞等译 1992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由文学革命到革文学的命
- 1943 胜利出版社
-
- フランス革命の文学
- 1991.02 白水社
-
- バイエルン革命と文学
- 1981.02 白水社
-
- 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
- 1949.08 东北新华书店
-
- 国家与革命 蒙古文
- 1957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看革命文物 学革命传统
-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
- 1949 山东新华书店
-
- 新技术革命与信息革命
- 1988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文学与革命
- 1992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
- 革命与不断革命研究
- 1984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革命文学论文集
- 1986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世纪变革与学习革命
- 1998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革命学
- 1987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