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作者 | 高振农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9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15783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818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 佛教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复兴1
第一节 佛教文化复兴的主要标志2
第二节 佛教文化复兴的主要原因8
第二章 佛教文化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14
第一节 杨仁山和金陵刻经处14
第二节 欧阳竟无、吕澂和支那内学院23
第三节 太虚和武昌佛学院与闽南佛学院54
第一节 康有为及其佛学思想91
第三章 佛教文化与维新运动91
第二节 梁启超及其佛学思想106
第三节 谭嗣同及其佛学思想120
第四章 佛教文化与资产阶级革命135
第一节 章太炎及其佛学思想135
第二节 杨度及其佛学思想148
第三节 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家受佛教思想的影响176
第五章 佛教文化与中国哲学史184
第一节 冯友兰及其《中国哲学史》184
第二节 熊十力及其《新唯识论》194
第三节 胡适及其中国禅宗史研究207
第四节 范寿康及其《中国哲学史通论》219
第五节 谢无量及其《中国哲学史》227
第六章 佛教文化与中国思想史236
第一节 侯外庐及其《中国思想通史》236
第二节 梁漱溟及其三本与佛学有关的著作253
第三节 范文澜及其《中国通史简编》267
第七章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艺术283
第一节 苏曼殊的佛学思想及其文学创作283
第二节 李叔同(弘一)及其文学艺术295
第三节 丰子恺及其《护生画集》306
第八章 佛学著作在近代中国的影响320
第一节 蒋维乔及其《中国佛教史》320
第二节 黄忏华及其《中国佛教史》329
第三节 汤用彤及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343
第四节 李翌灼及其《西藏佛教史》357
第五节 陈垣及其佛学著作368
第六节 丁福保及其《佛学大辞典》375
附录:佛学博物的出版和大藏经的刻印在近代的影响389
一、佛学刊物的出版389
二、大藏经的刻印401
1992《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振农著 1992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1999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论文集
- 1989
-
- 中国佛教近代史 上
- 1974 中华佛教文化馆
-
- 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
- 1995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 营业员手册
- 1983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
- 1997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 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
- 1994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18 佛教与中国文化
- 1978 大乘文化出版社
-
-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 1991 长沙:湖南出版社
-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1987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
- 198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