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合金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求取 ⇩

目录1

第1章绪论1

11普通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与微合金钢的定义、范畴1

12微合金钢的产生和发展4

121早期的经验性工作——微合金钢的萌芽4

122扩展的Hall-Petch关系式——微合金钢产生的理论基础6

6.7.1包辛格(Bauschinger)效应及其描述方法 567

2.2.3组织-性能关系的一般表达形式9

123沉淀强化原理与微合金钢的产生9

124控制轧制——微合金钢的发展10

13微合金钢的特点13

131微合金钢的化学成分特点13

132微合金钢的生产工艺特点14

133微合金钢的力学性能特点15

134微合金钢的工艺性能特点17

14微合金钢的技术经济特点21

141钢铁材料发展现状和新型材料对钢铁工业的挑战22

142钢铁工业的发展对策与微合金钢24

143丰富的微合金元素资源26

144微合金钢的经济效益28

151组织-性能关系30

15微合金钢的理论意义30

152相变理论31

153合金的强韧化32

154形变与再结晶33

155加工硬化与包辛格(Bauschinger)效应34

156其它理论问题35

16微合金钢的实际应用36

17展望38

参考文献39

第2章微合金钢的性能44

21 概述44

2.2.1性能指标46

2.2微合金钢组织-性能关系的一般形式46

2.2.2显微缺陷组织参量48

2.2.4微合金钢中的假设51

2.2.5微合金钢中组织-性能关系的一般形式56

2.3微合金钢的强化方式57

2.3.1晶粒细化强化和Hall-Petch公式57

2.3.2固溶强化及其与有关因素的交互作用62

2.3.3位错与亚结构强化68

2.3.4沉淀强化及质点与位错的相互作用73

6.7.5拉、压间时效对双相钢BE、流变特性和矫顽力的影响——关于背应力测试方法的建议 576

2.3.5微合金钢中沉淀强化的机制及作用效果81

2.3.6织构强化86

2.3.7微合金钢的组织-强度关系式90

2.4.1韧性及其表征参量92

2.4微合金钢的韧化方式92

2.4.2间隙固溶及置换固溶元素的影响94

2.4.3脆化矢量99

2.4.4晶粒细化韧化102

2.4.5第二相的影响105

2.4.6位错的影响120

2.4.7织构的影响123

2.4.8微合金钢的组织-冲击转折温度关系式123

2.5微合金钢的成形性125

2.5.1成形性和成形性试验125

2.5.2有几何约束的成形性试验126

2.5.3无几何约束的成形性试验140

2.5.4微合金钢成形性的一些实验结果142

2.5.5微合金钢成形构件的其它特性147

2.6微合金钢的可焊性153

2.6.1可焊性153

2.6.2焊接强度155

2.6.3焊接应力156

2.6.4焊接裂纹与焊接脆性158

2.7微合金钢强韧化方式选择171

2.7.1晶粒细化172

2.7.2间隙固溶强化173

2.7.3置换固溶强化174

2.7.4珠光体强化175

2.7 .5夹杂物176

2.7.6 M(CN)相沉淀强化177

2.7.7位错强化及位错亚结构强化178

2.7.8织构强化179

参考文献180

3.1概述188

3.1.1晶粒细化方法188

晶粒长大188

第3章微合金钢的晶粒细化(一)——第二相阻止188

3.1.2晶粒间界的一般概念189

3.1.3晶界的运动191

3.2第二相阻止晶粒长大的理论201

3.2.1晶粒尺寸的阈值201

3.2.2存在第二相质点时晶粒的长大问题206

3.3.1固溶度积公式209

3.3 固溶度积公式及理想化学配比——第二相质点的体积分数问题209

3.3.2理想化学配比216

3.3.3第二相质点体积分数的计算及有关问题的考虑216

3.4.1第二相质点尺寸的控制因素224

3.4 Ostwald熟化——第二相质点的尺寸问题224

3.4.2Ostwald熟化过程的热力学分析225

3.4.3点阵扩散控制的熟化过程230

3.4.4界面反应控制的热化过程232

3.4.5晶界扩散控制的熟化过程234

3.4.6位错扩散控制的熟化过程235

3.4.7第二相体积分数对熟化过程的影响235

3.5微合金碳氮化物的粗化问题239

3.5.1一般考虑239

3.5.2微合金碳氮化物与奥氏体基体间的界面能240

3.5.3扩散系数与溶质浓度245

3.5.4微合金碳氮化物的粗化速率251

3.6.1一般考虑254

3.6微合金钢中微合金碳氮化物质点阻止晶粒长大的理论的实际应用254

3.6.2均热过程中M(CN)相质点阻止晶粒长大的有关问题256

3.6.3轧制过程中M(CN)相质点阻止晶粒长大的有关问题266

3.6.4焊接过程中M(CN)相质点阻止晶粒粗化276

附录Ⅰ 微合金碳氮化物的化学组成式的理论计算278

参考文献281

第4章微合金钢的晶粒细化(二)——相变与再结晶284

细化晶粒284

4.1概述284

主要影响因素287

4.2.1 γ→α相变的一般规律及其细化晶粒作用的287

4.2微合金钢γ→α相变细化晶粒287

4.2.2奥氏体晶粒有效直径与γ→α相变细化晶粒作用295

4.2.3相变温度范围内冷却速率与γ→α相变细化晶粒作用304

4.2.4合金元素及奥氏体化温度与γ→α相变细化晶粒作用308

4.2.5形变储存能与γ→α相变细化晶粒作用315

4.3微合金钢的形变与再结晶320

4.3.1 奥氏体塑性热形变时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321

4.3.2形变奥氏体回复再结晶的一般规律324

4.3.3影响形变奥氏体再结晶的因素336

4.3.4形变晶粒细化与再结晶晶粒细化方法的基本考虑348

4.4微合金钢的形变晶粒细化与传统控制轧制工艺350

4.4.1形变晶粒细化的基本原理350

4.4.2热形变机制的影响因素356

4.4.3阻止再结晶的因素及影响规律357

4.4.4传统控制轧制钢种的成分设计371

4.4.5传统控制轧制工艺方案的制定375

4.5微合金钢的再结晶晶粒细化与再结晶控制轧制工艺379

4.5.1 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379

4.5.2促进再结晶的因素及影响规律390

4.5.3再结晶控制轧制钢种的成分设计394

4.5.4再结晶控制轧制工艺方案的制定397

参考文献400

第5章微合金碳氮化物的沉淀析出405

5.1概述405

5.1.1微合金碳氮化物的作用405

5.1.2微合金碳氮化物的控制要求406

5.1.3微合金碳氮化物沉淀析出过程的控制方法409

5.2微合金碳氮化物脱溶沉淀的一般理论411

5.2.1脱溶沉淀的基本理论411

5.2.2微合金碳氮化物脱溶沉淀过程的有关理论考虑421

5.3微合金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沉淀析出436

5.3.1微合金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沉淀析出的基本实验规律436

5.3.2微合金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沉淀析出的理论分析计算456

5.3.3微合金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沉淀析出规律的应用483

5.4.1微合金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沉淀析出的基本实验规律489

5.4微合金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的沉淀析出489

5.4.2微合金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沉淀析出的理论分析计算502

5.4.3微合金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的沉淀析出规律的应用513

参考文献517

第6章微合金双相钢522

6.1概述522

6.2微合金双相钢的组织524

6.3微合金双相钢的性能532

6.3.1微合金双相钢的单轴拉伸变形特性532

6.3.2微合金双相钢的几个变形特性参量之间的关系536

6.3.3影响微合金双相钢变形特性的因素538

6.4.1微合金双相钢的疲劳强度549

6.4.2微合金双相钢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549

6.4微合金双相钢的疲劳549

6.4.3影响微合金双相钢疲劳性能的因素552

6.5微合金双相钢的成形性554

6.6微合金双相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559

6.6.1混合物定律560

6.6.2等应变模型和应变分配模型561

6.6.3几种变形模型图示564

6.6.4微观力学模型565

6.6.5综合变形模型566

6.7微合金双相钢的包辛格(Bauschinger)效应567

6.7.2双相钢中的BE569

6.7.3 BE的微观力学分析571

6.7.4 BE和磁软化效应574

6.7.6拉、压变形时背应力与矫顽力各向异性变化的关系——应力各向异性分析579

6.8微合金双相钢的应用584

参考文献585

第7章微合金非调质钢591

7.1概述591

7.2微合金非调质钢的性能593

7.2.1硬度593

7.2.2强度和韧性598

7.2.3尺寸效应和疲劳强度604

7.2.4切削加工性608

7.2.5高频淬透性和氮化性能612

7.2.6可焊性和耐磨性616

7.3非调质钢的合金设计和钢种选用618

7.3.1非调质钢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618

7.3.2非调质钢的成分、性能和固溶度积方程621

73.3非调质钢钢种的选用626

7.4高韧性非调质钢的发展629

7.4.1非调质钢的强韧化机制与高韧性非调质钢的合金设计629

7.4.2影响非调质钢韧性的因素631

7.4.3合金元素、加工因素与组织性能之间关系的定量处理634

7.4.4 高韧性非调质钢的研制和开发638

7.5.1 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的种类和性能642

7.5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的发展642

7.5.2影响贝氏体型非调质钢性能的因素644

7.6非调质钢的成分、性能、生产和应用647

7.6.1 一些主要国家或钢公司生产的非调质钢的牌号和性能647

7.6.2非调质钢的应用654

参考文献656

第8章微合金钢的工业生产和应用660

8.1概述660

8.2微合金钢的分类662

8.2.1按微合金钢的成分分类662

8.2.2按轧制品种分类664

8.2.3按最终产品分类666

8.2.4按ASTM标准分类671

8.3微合金钢的生产675

8.3.1大直径管线钢的合金设计676

8.3.2轧制工艺681

8.3.3夹杂物的影响684

8.3.4焊接性能686

8.3.5 管线钢生产时性能、组织和控制因素概貌692

8.4微合金钢的应用693

8.4.1 车辆693

8.42桥梁697

8.4.3船舶和采油平台698

8.4.4锅炉与压力容器700

8.4.5建筑结构701

8.4.6油气管线703

参考文献705

附表708

1989《微合金钢-物理和力学冶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雍歧龙等编著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电炉钢车间作业机械化(1988 PDF版)
电炉钢车间作业机械化
1988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1988 PDF版)
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
1988
物理冶金学原理(1981 PDF版)
物理冶金学原理
1981
钢冶金(1980.07 PDF版)
钢冶金
1980.07 冶金工业出版社
高温合金(冶金学和生产)(1980年06月第1版 PDF版)
高温合金(冶金学和生产)
1980年06月第1版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钢铁冶金物理化学(1990年10月第1版 PDF版)
钢铁冶金物理化学
1990年10月第1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
物理冶金学原理(1981年04月第1版 PDF版)
物理冶金学原理
1981年04月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合金钢物理检验(1972 PDF版)
合金钢物理检验
1972
物理冶金学及钢的设计(1984 PDF版)
物理冶金学及钢的设计
1984
微生物湿法冶金(1997 PDF版)
微生物湿法冶金
1997 《铀与金》编辑部
合金钢冶炼(1992 PDF版)
合金钢冶炼
1992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铁合金冶金学(1991 PDF版)
铁合金冶金学
199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钢铁冶金物理化学(1990 PDF版)
钢铁冶金物理化学
199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钢铁冶金反应动力学(1982 PDF版)
钢铁冶金反应动力学
1982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物理冶金学原理(1981 PDF版)
物理冶金学原理
198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