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文学道路》
作者 | 黄侯兴著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74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72·8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1393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 王瑶1
第一章 “家在峨眉画里”1
童年时代--受诗教的第一课1
少年时代--诗的习作9
第二章 走出夔门,探索人生道路22
东渡日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22
第三章 《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33
五四狂飙--诗的爆发期33
爱国主义--《女神》的诗魂47
浪漫主义--《女神》的主旋律68
泛神论--诗人前期世界观的哲学基础80
第四章 在苦闷中继续探求出路101
《星空》和《前茅》--祷告青春时代再来101
前期历史剧--新时代女性的赞歌119
前期小说和散文--青春时期的残骸136
第五章 从“昂首天外”到“水平线下”158
百川归海--实现思想转变的过程158
《恢复》--狂暴的音乐,鞺鞑的鼙鼓180
第六章 海外十年的战斗生活193
旅居日本--为中国革命准备新的力量193
《豖蹄》--述往事而思来者207
第七章 在八年抗战的洪波中232
潜奔祖国--沿着鲁迅的方向前进232
《战声集》、《蜩螗集》--战取光明的号角246
第八章 光彩夺目的新型历史剧259
包孕古今--灌溉现实的蟠桃259
取材史实--发展历史的精神273
针线缜密--戏剧结构、情节和语言294
博大浑融--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307
第九章 特异的审美意识与艺术个性323
有我之境--主观抒情的浪漫主义艺术个性323
曲折回环--在创作道路上的经验教训337
激情未减,风骨犹存354
后记370
修订后记372
1981《郭沫若的文学道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侯兴著 1981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郭沫若传
- 1988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 郭沫若
- 1990
-
- 郭沫若文选
- 上海:上海时代出版社
-
- 郭沫若论民间文学
- 辽宁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室
-
- 郭沫若的文学世界
- 199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论郭沫若的诗
- 1959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郭沫若自叙
- 1986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郭沫若
- 1982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论郭沫若的诗
- 1959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郭沫若
- 1990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郭沫若全集 文学编
- 1982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郭沫若
- 1986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郭沫若的史学生涯
- 1992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文学巨星郭沫若
- 198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郭沫若的文学道路
- 1981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