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文学潮流 1976-1986》
作者 | 潘旭澜,王锦园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1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900074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1380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为了我们文学的明天 钟闻1
序 林克4
历史的追溯与现实的思考--漫谈新时期的当代文学评论 潘旭澜8
走出思维定势后的选择--论新时期文艺理论批评的新调整 潘凯雄 贺绍俊21
文学研究需要在争鸣中前进 曾华鹏31
新时期文学创作面临的重任 林非33
略论新时期文学中现实主义的深化和发展 徐俊西36
新时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嬗变 邹平50
向着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文学创作 陈骏涛60
关于现代文学两个十年的若干思考 许志英63
新时期文学借鉴西方现代派的几个特点 王锦园67
社会思虑的深入与新时期文学的发展 孙乃修77
兴奋、冷静与焦躁--新时期文学思维走向侧识 李炳银86
作家的两个不足 王兆军91
文学须与人民的情绪同步 叶鹏94
改革:文学的“大趋势” 蔡葵96
当前文学中的时代精神 方柯99
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总体评价 何镇邦110
对长篇小说创作现状的一点看法 宋遂良115
沙漠正想吞食绿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的困扰 范伯群119
历史感与个性化--读近年来的中篇小说 戴翊122
在变革中沉稳前进--论一九八五年的中篇小说 王东明133
近年来短篇小说创作发展的若干轨迹 张晓林143
新时期小说争鸣的反思 李先锋150
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 陈思和161
中国当代小说的还原性趋赴 李振声178
淡化:新的审美意识 赵增锴189
浅论小说的散文化 高云193
爱的权利·理想·困惑--试论新时期女作家的爱情文学 盛英202
陆文夫与高晓声比较谈 曹季军 潘承凡219
文化震荡中的人的选择 杜荣根225
新时期报告文学之一瞥 徐学清 温子建237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成就与不足 张德明243
太平洋两岸的纪实文学 周仲安 梁永安257
新时期散文发展浅说 叶公觉261
敞开心灵的歌唱--评大学生诗集《海星星》、《太阳河》 夏锦乾267
为少年写得更开阔、丰富些 束沛德274
关于新时期民间文学特征的思考 王永生276
纵观新时期的电影创作 奚姗姗285
日渐多样 日趋深沉--论新时期农村改革题材影片 周斌305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作家 朱文华317
文摘330
现代与当代的光辉联系 方铭330
新时期文学三支创作劲旅 唐金海331
新时期文学:对可能性的寻求 李洁非333
新时期小说的哲学意识 陈鸣树334
小说创作中的“象征” 郭景研335
小说与读者 曾果伟336
文学批评的自赎、自强之路 陆士清336
新时期悲剧理论的发展 刘崇义337
英雄、新人、普通人 张怀久338
“探索电影”的探索 葛乃福339
后记340
1988《十年文学潮流 1976-1986》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潘旭澜,王锦园主编 1988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体液内环境与临床
- 1996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十年学潮纪实 1979-1989年
- 1990
-
- “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1966-1976
- 1986
-
- “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1966-1976
- 1986
-
- ルネサンス文化の潮流
- 1948.07 文芸春秋新社
-
- テクノ潮流
- 1986.11 朝日新聞社
-
- 1976-1986新十年争议作品选 小说卷(一)
- 1987年08月第1版 漓江出版社
-
- 1976年商品流转统计年报 百货、文化
- 1977
-
- 文艺轻骑 1976年 第十一、十二期
-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潮汕文化源流
- 1997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新十年争议作品选 1976-1986 小说卷 1
- 1987 桂林:漓江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