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文艺理论论争言论摘编 1979-1989》求取 ⇩

序 王光1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文艺思想1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完整性2

1. 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问题没有专门论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没有完整体系2

2.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观给美学史和文艺史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能因为没有专门论著就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7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艺“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研究18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未深入探讨文艺“内部规律”18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入研究了文艺的“内部规律”20

3. 不宜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体系作“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的界定22

(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地位23

1.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众多文艺学派当中的一个学派”,要打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元化的“独尊地位”23

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指导思想。主张文艺理论“多元化”的实质,是要用资产阶级那“一元”来取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7

(四)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评价30

1.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需作重新探讨30

2.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内核是文艺从属于政治,它忽视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32

3. 毛泽东在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艺的审美功能33

4.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是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而不是文艺从属于政治36

5. 胡风对文艺工作的意见是“一曲悲歌”是“一卷正气凛然的檄文”39

6. 应当适当评价与胡风的争论,不能用胡风问题诋毁毛泽东文艺思想40

7. 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重申政治实用功能为文艺之本”44

8. 不能把背离现实义义的作品归罪于“两结合”创作方法45

9. 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突出表现47

二、关于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和对“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理解51

(一)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52

1. 党对文艺工作应实行“无为而治”52

2. 有的人提倡“无为而治”是试图取消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54

3. 政治上的突破主要是“四项原则”;要思考党的领导“内涵”是什么59

4. 提出思考党对文艺领导的“内涵”是散布情疑和否定党的领导的情绪60

5. 按照“长官意志”处理文艺问题,必然使艺术生产受到损害;艺术问题不能下级服从上级62

6. 党对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66

7. 要坚持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党领导文艺主要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正确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67

1. 创作自由是文学党性原则的组成部分72

(二) 创作自由72

2. 创作自由不是“党的文学原则”的内容73

3. 繁荣文艺需要创造“自由环境”与“自由心境”73

4. 创作自由必须以“二为”为目标和前提76

5. 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重申创作自由具有重要意义79

6. 作协“四大”后一些人大讲创作自由是要摆脱党的领导81

7. 对文艺和理论上的不同意见要“宽厚”、“宽容”与“宽松”83

8. 一些“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并不讲宽厚、宽容和宽松84

(三)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85

1. “二为”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文艺工作中的错误倾向都是背离了“二为”方向85

2. 读得懂还是读不懂,并非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90

3. 作家应有群众观点,谁也不懂的作品,断难有长久的生命力93

4. 文艺的发展主要靠“阳春白雪”来带动97

5. 专供少数人欣赏的“阳春白雪”不可能带动文艺事业的发展98

6. “玩”文学是个高层次,体现了作家对艺术的真诚100

7. “玩”文学的主张,是作家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突出表现101

8. 文学要有“贵族意识”105

9. 不能让远离时代、远离人民的“贵族化倾向”在文艺事业上自由发展106

10.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口号束缚了中国老百姓的鉴赏力和思想108

11. 要提倡社会主义文学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111

(四) “自我表现”和“二为”方向111

1. “自我表现”是“正在崛起的新的美学原则”111

2. “自我表现”论是有害的,它与抒人民之情相对立117

3. “自我表现”说是唯我主义哲学在文艺观上的表现,是对“二为”方向的背离124

4. “自我表现”若与人民群众、时代精神相统一,那是应当肯定的133

1. “双百”方针不应有框框与前提,重点在“放”139

(五)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39

2. 不能以“六条标准”作为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但要坚持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142

3. 不让错误思想和意见“放”,是一厢情愿的事143

4. “双百”方针要以“六条标准”和“二为”方向为前提145

5. “两家争鸣”说导致百花凋零,百家就是百家150

6. “百家争鸣”应包括资产阶级这一家,要允许资产阶级思想代言人有公开的发言权151

7. 资产阶级的经验可以借鉴,但要坚决摒弃维护剥削与压迫的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资本主义制度156

8. “双百”方针应该是“更换了理论基础与具体内容的新方针 ”,否则.不可能导致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157

9. 近年来文艺工作的失误之一是片面理解了“双百”方针159

三、关于文艺与政治161

(一) 文艺应不应该从属于政治163

1. 文艺与政治同属于上层建筑,文艺不应该为政治服务163

2.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艺应当为政治服务168

3. 文艺为政治服务是一个错误口号171

4. 要正确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离不开政治175

5. 文艺离不开政治,但不应该为政治服务182

6. 文艺应该离政治远一点;“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是“新的美学原则”187

7. 文艺不应该脱离政治,表现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189

8. 应提倡文艺的“非社会性”、“文学要回复到文学自身”204

9. 提倡文学的“非社会性”,必然导致作家脱离生活,文学远离时代207

10. “远离政治”、“回复到文学自身”的主张,必将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文学作品中泛滥起来209

(二) 文艺是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211

1. “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唯心主义文艺观211

2. “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科学的口号214

3. 应该肯定“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其局限性221

(三)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文艺的“内部规律”还是“外部规律”224

1.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文艺的“外部规律”224

2.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文艺最根本的“内部规律”228

(四) 文艺与启蒙235

1. 高扬科学、民主、自由、人道和以个性为基础的思想,是当代文学最重要的“启蒙任务”235

2. “启蒙论”所宣扬的是超历史,超时代的极端自我中心主义,是在“启蒙”口号下把文艺引向岐途241

四、关于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243

(一) 文艺属不属于上层建筑244

1. 说文艺是上层建筑是斯大林的错误244

2. 斯大林关于文艺是上层建筑的论述,表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50

3. 文艺是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一个基本原则252

4. 文艺是上层建筑,又有非上层建筑的属性268

5. 文艺是上层建筑,而不是简单的上层建筑268

(二) 文艺是不是意识形态270

1. 马克思把文艺归于意识形态有明显的“片面性”270

2. 文艺突破了意识形态的局限,体现了全人类的自由意识275

3. 文艺是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命题277

4. 主张文艺的非意识形态化,只能把人们引向混乱289

5. 文艺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属性的结合体294

6. 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艺本质的规定,而不是对文艺本体的全面研究296

(三) 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299

1. 文艺是高高地飘浮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空的云霓299

2. “云霓说”是神化意识形态的反映,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302

3. 文艺不应该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311

4. 文艺同经济基础及其它上层建筑之间的中介是人313

五、关于文艺与生活316

(一) 文艺创作与“深入生活”317

1. “深入生活”的提法阻碍了好作品的产生317

2. 作家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318

3. 作家应该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要作家写他不熟悉的东西就违背了艺术规律325

4. 并不是什么生活对创作都有重要意义,作家应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326

5. 作家在生活经历、生活视野局限比较大的情况下,要向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深处“掘一口深井”332

6. 作家只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井,就会“坐井观天”333

1. 文艺的源泉包括社会生活与文艺家主观两个方面334

(二) 什么是文艺的源泉334

2. 把作家的主观能动性也当作文艺的源泉就会陷入唯心主义336

3. 文艺不能“高于”生活338

4. 文艺“高于生活”的提法是正确的342

(三) 反映论与文艺创作344

1. 反映论无法说明文艺的特殊性质344

2. 反映论需要用“主体论”来加以“超越”和“补充”348

3.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如若用所谓的“主体性”去“超越”、“补充”就会走向唯心主义353

4. 艺术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作家的主观因素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361

5. 对反映论的“误解”始于列宁,列宁的反映论是“直观反映论”,应该用实践论来代替反映论365

6. 只有“推翻”恩格斯的物质本体论,并把实践本体论发展为存在本体论,才能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367

7. 列宁和恩格斯都与直观反映论划清了界限,离开客体和历史的客观规律去谈实践、主体,是唯心主义369

8. 否认反映论给各种错误文艺思潮大开方便之门375

9. 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376

六、关于文学的主体性381

1. 作家的主体意识可以“超越”社会和历史而获得内在的精神自由383

(一) 作家主体与社会的关系383

2. 作家的主体意识不可能脱离社会和历史条件而绝对自由392

3. 只强调主体的能动性而否定主体的受动性,势必导致唯意志论402

4. 作家可以超越社会环境而在文艺作品中“自我实现”404

5. 主体不可能背离社会的价值目标实现自我405

6. 只强调个体主体的“自我实现”,否定群体主体的社会实现,极易导致个人主义407

7. 历史的发展靠人们实践着的“外宇宙”与人的精神主体“内宇宙”的相互作用409

8. 历史发展的决定困素归根到底靠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410

9. 艺术可以超越有缺陷的社会而实现人的“自由本质 ”412

10. 说作家可以超越社会实现其“自由本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空想413

(二) 主体性与人性416

1. 作家主体最重要的精神品质,就是通过作品向人们传播全人类相通的“大爱”416

2. 接受主体的实现,是把人应有的尊严、价值归还给人自身418

3. 强调文学的主体性,是从哲学和历史的高度肯定了人的价值,高扬了人道主义421

4. “文学主体性”的倡导者是在呼唤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422

5. “文学主体性”的倡导者脱离社会和历史讲人类“大爱”,政治上是有害的,思想上是唯心主义的425

1. 在文学创作中,强调了作家世界观的作用,就会使他笔下的人物变成任意摆布的玩偶429

(三) 文学的创作主体与对象主体的关系429

2. 作家只有遵循生活规律才能在创作中获得自由433

3. 作家世界观的作用不容抹煞,创作中出现作家“意料之外”的现象,恰恰是创作主体意识清醒的表现437

(四) 创作主体与反映论438

1. 用反映论解释文艺现象,必然使主体性失落438

2. 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没有忽视作家的主体性441

3. 用主体性去代替反映论,必将使文艺创作脱离生活,把文艺引入岐途445

(五) 主体性与中国古代文学446

1. 中国古代文学没有主体性,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个性被消灭了446

2. 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消灭了人物的个性,是偏见和无知,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446

七、关于文艺与人性449

(一) 什么是人性451

1. 人性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人性是人这个“类”所具有的类特性451

2. 人性应包括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二者的对立统一454

3. 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制约着人性的形成与发展459

1. 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从人性论出发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与必然性467

(二) 马克思主义与人性467

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观点不是人性论,而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470

3. 共产主义是人性的复归473

4. 马克思在后期抛弃了共产主义是人性复归的观点474

(三) 人性、社会性与阶级性477

1. 人性超越个人、阶级、民族的差异477

2. 阶级社会里的阶级性是人性加非人性。非人性是指人的行动的盲目性、被动性480

3. 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性以人的阶级性为决定方面,但人的社会性并不等于阶级性482

4. 认为阶级社会里人性就等于阶级性,这是从公式化、概念化的头脑里产生出来的485

5. 在阶级社会里,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二者对立的统一486

6. 阶级社会里的人性是包含着阶级性的人性492

7. 阶级性与人性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阶级性不等于人性,是带着阶级性的人性494

8. 人性与人的本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495

(四) 人性与文艺497

1. 只有打破“人性论”的“禁区”,文艺才能踏上“康庄大道”497

2. 文艺应该描写包括人的自然本性在内的全部人性美502

3. 用超阶级的人性解释和要求文艺,只能使文艺走上歧途506

4. 新时期成功的艺术作品,是“人性重新发现的结果”516

5. 在表现“人性”的旗号下,鼓吹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宣扬“性解放是人性的必然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伦理的挑战,是一种精神污染519

6. 阶级社会中有共通的人性、人情,但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来探索个人的心灵530

7. 人性应指人类大多数所共同追求的,有利于社会进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想感情,文艺作品对这些内容的赞美永远有进步意义534

8. 中国文学对人的研究特别薄弱,对人性、人的个性不可能有真正的研究与描写535

9. 说中国文学对人性,人的个性不可能有真正的研究与描写,而把西方文学对人的认识和描写加以吹捧,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文艺观536

(五) “异化”与文艺536

1.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的“异化”,文艺创作应该对这种“异化”现象进行揭示、批评与抗议536

2. 既然社会主义存在着“异化”,对于“异化”现象的揭示,就使文艺创作“深化了”对社会生活的反映539

3. 作家受“异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束缚,就使创作成为“异化劳动”和“生命的消耗”,使作品成为“自我丧失的异化文学”543

4. 说社会主义存在着“异化”,是把马克思用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抗时使用的概念搬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理论瓦解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543

5. 把社会主义的所谓“异化”当作创作主题,必然把文艺引向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歧途548

八、关于文艺与人道主义559

(一)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561

1. 马克思主义包含人道主义的原则561

2.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更彻底、更科学、更高的人道主义570

3.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574

4.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纳入人道主义体系之中,但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人道主义589

5. 只能把人道主义作为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来理解,而不能作为解释历史、指导现实的世界观与历史观592

6. 人道主义比伦理道德的范围广泛,它也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596

7.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与成熟的时期的马克思关于人道主义的思想有内在的联系与延续性599

8. 成熟期的马克思与人道主义划清了界限600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道主义的批判有局限性605

(二)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人道主义606

1. 社会主义需要人道主义,共产主义是最彻底的人道主义606

2. 党的政策体现着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人道主义的统一609

3. 共产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610

4. 革命人道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619

(三) 人道主义的实质620

1. 人道主义的“禁区”要打破,应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620

2. 人道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反人道主义思潮是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625

3. 人道主义可以超阶级627

4. 以个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是带有浓厚个人主义色彩的628

5.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制造死亡的人道主义630

(四) 文艺与人道主义632

1. 艺术本质上是人道主义的,文学要以人道主义为灵魂632

2. 新时期文学的主潮是人道主义的恢复与深化640

3. 资产阶级文艺所体现的人道主义并没有丧失进步意义645

4. 以抽象的人道主义来解释和要求文学,将导致文学背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646

5. 要作家用“无我的”、“无边的”、“超功利的”、“超国界”的“博大之爱”进行创作,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652

6. 文艺作品应该表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654

九、关于西方现代派与中国文学655

(一) 如何评价西方现代派656

1. 西方现代派文艺是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深刻反映656

2. 西方现代派文艺同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艺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思想体系661

3. 西方现代派文艺是个极其错综复杂的文艺现象,应该摒弃它的唯心主义,发掘其合理因素666

(二) 西方现代派文艺与中国文学的发展671

1. 中国很难产生严格意义的现代主义作品671

2. 文化落差不但不会成为中国产生现代主义文学的障碍,反而是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深厚土壤675

1. 朦胧诗是一种新崛起的美学原则指导下的作品,它“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标志着我国诗歌的“新开始”678

(三) 关于朦胧诗的争论678

2. 称赞“新崛起的美学原则”和朦胧诗,是误人子弟;强调“自我表现”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美学思想684

(四) 关于“伪现代派”688

1. 文学创作中仿效西方现代派的作品,是具有矫情倾向的“伪现代派”688

2. “伪现代派”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概念692

3. “伪现代派”及对其的批评给人以虚妄和矫情的印象693

(五) 文学的民族化695

1. 民族化的口号是一个自我封闭的防御性口号695

2. 民族化是一个战略性的口号,是文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699

3. 文学的“现代化”对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703

十、关于文艺的社会功能704

(一) 歌颂与暴露705

1. 文艺要“歌德”705

2. 暴露--革命文艺的基本任务之一707

3. 社会主义文艺应该以写光明为主712

4. 文学创作上的歌颂与暴露是无法截然分开的715

5. 歌颂与暴露都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719

(二) 文艺的社会效果723

1. 文艺既有政治思想上的效果,也有艺术上的效果723

2. 文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725

3. 把社会不良现象归咎到文艺作品的影响,是夸大文艺社会作用的唯心主义727

4. 不能忽视情调低劣的文艺作品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730

5. 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文艺的社会效果。社会主义的作家要自觉地注意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731

(三) 文艺的功能735

1. 审美功能是文艺最基本的功能735

2. 审美价值无法脱离认识价值739

3. 不能否定文学的教育功能741

4. 文艺要以情感人742

5. 文艺要“寓教于乐”744

6. 文艺的娱乐性和消遣性是文艺教育功能的基础746

(四) 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748

1. 文艺家的责任感、使命感丢弃不得748

2. 文艺家的责任感不是少了,而是太多、太浓、太沉重了750

3. 要正确地理解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752

十一、关于“五四”与建国以来的文艺的评价759

(一) 重写文学史的问题760

1. 以往的文学史常常将革命史和文学史混为一谈;重写文学史和目的在于探讨文学史研究多元化的可能性760

2. 重写文学史必须内容扎实,要对历史负责763

3. 打着重写文学史的旗号否定和贬低革命作家,吹捧不革命乃至反革命的作家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766

4. 文学史可以有多种写法,不必定于一尊771

(二) 鲁迅研究中的一些争论772

1. 鲁迅的一些作品不是直接从政治革命而是从思想革命的角度反映现实的772

2. 鲁迅一些反映辛亥革命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中国革命的政治思考776

(三) 对“五四”运动的文化问题评价779

1. “五四”运动表现了对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造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断裂带”779

2. “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化的新发展而不是断裂780

(四) 对十七年某些农村题材小说的评价781

1. 不能用对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评价来判断该时期作品的历史真实性781

2. 要用今天的认识去衡量反映过去生活的作品的真实性和认识价值783

(五) 对《创业史》的争论784

1. 《创业史》以“狭隘”的阶级分析理论配置各式人物784

2. 《创业史》所描写的事件和人物是从社会生活出发的787

(六) 对赵树理的争论788

1. 赵树理的创作是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现代文化的高层次向农民文化的低层次倒退788

2. 赵树理将白话文推广到农村是新文化运动的划时代进步792

(七) 新时期文学的主潮793

1. 新时期文学是从政治性的反思到文化性的反思,是人道主义的恢复与深化793

2. 新时期文学的主潮是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796

3. 新时期是没有主潮的文学时代799

(八) 对新时期文学总体评价的几种观点802

1. 新时期文学面临着危机802

2. 对新时期文学采取骂倒一切、否定一切是一种简单化的态度809

3. 1984年前现实主义处于主流,1985年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文学中严重泛滥810

十二、关于文艺创作中的理性与非理性812

1. 文艺创作要用形象思维814

(一) 文艺创作的思维方式814

2. 形象思维属于变态心理的研究范畴815

3. 文学艺术的特点不是形象思维而是艺术思维815

4. 反对文艺创作中进行抽象,就是在文艺创作中取消思维,反对理性815

5. 形象思维的抽象,不是飞跃到抽象的概念或结论,而是飞跃到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817

6. 文艺创作是一个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交替运动的过程818

(二) 文艺创作中的自觉性与非自觉性819

1. 只有处于非自觉状态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819

2. 文学创作中的自觉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820

3. 任何成功的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是自觉的,但是非概念性,非理论性的820

4. 有些作品的结局是作家开头没有料到的,但不能由此认为创作是非自觉的823

5. 人物形象出来纠正作者构思的原因在于生活本身的纷繁多样,以及艺术劳动的错综复杂825

6. 文艺创作中人物的“反叛”,是作家服从人物灵魂自主性的结果826

7. 创作构思的改变,是作家服从客观生活逻辑827

8. 创作非自觉性不是反理性的。创作的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关系是辩证的828

1. 形象思维的逻辑是情感的逻辑830

(三) 文艺创作中的情感及情与理的关系830

2. “情感的逻辑”贬低和抹煞了理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831

3. “情感的逻辑”忽视了艺术情感的特征834

4. 寓理于情、情理统一是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837

5. 情感与理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文艺创作中不可能融为一体,情感活动也不能包容理性思考838

(四) 文艺创作与灵感839

1. 灵感是形象思维的高潮阶段839

2. 灵感是由直觉、下意识、越轨思维等非自觉思维机能造成的思维飞跃形式840

5. 灵感是与自觉创造过程相平行的无意识创造过程的突然崛起841

3. 灵感是不同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殊的思维形式841

4. 灵感是潜思维,是潜在意识的表现841

(五) 文艺创作与艺术直觉842

1. 艺术直觉活动是非自觉性的,但不是非理性的842

2. 直觉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一种认识功能845

3. 艺术思维的理性直觉,不同于科学思维的理性认识846

4. 艺术直觉是经过作家的感情选择、统摄、同化了的感觉和知觉848

5. 艺术直觉在形态、特性、作用上互不相同849

2. 在文艺创作中,意识和无意识是互相转化、互相配合的850

(六) 文艺创作中的意识与无意识850

1. 无意识是文艺创造的首要条件850

3. 无意识在创作构思中起主要作用853

4. 在创作构思中,作家都保持着清醒的意识855

(七) 文艺创作中的“模糊性”问题857

1. 艺术创造过程带有“模糊性”。“模糊性”不等于非理性857

2. 不能把主体运用模糊控制的能力,归纳为创作心理的模糊性858

3. 文艺创作是明晰性与模糊性的辩证统一859

4. 从审美认识看,作家不能对自己的描写对象在概念上是模糊的859

5. 产生创作过程中“模糊性”的关键,在于创作是一种运动861

(八) 文艺创作与作家的世界观862

1. 世界观只能是创作的“基础”,不能以此干预创作过程862

2. “基础说”是一任感性与理性对立,把理性逐出创作过程862

3. 作家只有掌握先进的世界观,才能写出好作品864

4. 只有把世界观下压到感性的层次,才能避免直接用理性去宰割感性对象866

6. 巴尔扎克等实际上是他们世界观本身发生了矛盾867

5. 巴尔扎克等作家的情感逻辑与现实生活的逻辑相一致,而与作家自己抽象的理性信念和逻辑思维有距离和矛盾867

7. 巴尔扎克等所以能在作品中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原因在于创作时自己的情感与对象的情感的搏斗主要在无意识中进行868

(九) 文艺创作中的理性、非理性及其关系870

1. 文艺创作不能排除思想和理智,否则将走向反理性的道路870

2. 文艺创作不能排除思想和理智,更不能排除情感、个性、欲望、冲动、感觉、直觉870

3. 马克思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分歧在于承认不承认客观世界有规律可循,不能把非理性夸大为认识真理的一种手段871

4. 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转化的873

6. 必须把非理性强调到极点877

5. 文艺创作的一个特征,是以非理性的形式表现理性与非理性相交融的内涵877

7. 理性促使文艺创作进入良性循环878

8. 作家的审美创造活动,是在自觉意识与非自觉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交叉点上进行与完成的879

9. 不赞成非理性主义,承认非理性因素880

十三、关于文艺的真实性881

(一) 写真实与写本质的关系883

1. 要求文艺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就会导致对概念的图解883

2. 文艺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而不只是描写生活中的真实892

3. 文艺写了本质不一定能写出艺术的真实,反映了真实势必反映出生活的本质896

4. 反映生活的本质与反映真实是一致的898

5. 写真实容易导向自然主义,甚至成为脱离“四项原则”的避风港901

6. 写真实是现实主义的特征,与自然主义没有必然联系902

7. 写真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要求906

(二) 反映现象与反映本质的关系908

1. 没有不反映本质的现象,一切生活现象都可以成为文艺描写的对象908

2. 并非所有的生活现象都能反映出生活的本质和具有审美价值914

3. 文艺应该在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中反映生活918

4. 文艺作品的高下不在于写现象还是写本质,关键在于如实写,在于把所描写的对象向更深的层次推进922

(三) 关于表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922

1. 文艺表现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本质必须侧重写光明面922

2. 本质等于主流或光明的观点是片面的924

3. 矛盾的主要方面不等于本质。本质是多样的。光明与黑暗有内在的联系,都能反映社会生活的一定本质929

4. “多本质”等于取消本质。“光明即本质”“黑暗亦本质”是用折衷主义冒充辩证法934

5. 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不是题材问题,而是深度问题,不是写光明或写黑暗的问题,而是看是否写出了社会生活带规律性的问题935

6. 生活中有光明也有黑暗,歌颂和暴露都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写真实,说实话937

1. 真实是思想正确的前提,真实性就包含着倾向性938

(四) 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938

2. 不应过高地强调真实性而忽视倾向性,倾向性是真实性的主导940

3. 写真实并不排斥文艺的倾向性942

4. 现实主义文学要求真善美的统一943

5. 真实性与倾向性大体是一致的,但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作品有一定真实性,但其倾向性却是落后或反动的944

6. 生活的真实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没有阶级性的944

7. 认为真实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阶级性的客观存在,是混淆了真实性与客观真理的区别945

8. 真实性与真实观不同,前者无阶级性,后者有明显的阶级性945

(五)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946

1. 艺术真实是依据生活自身内在的规律虚构出的真实946

2. 艺术真实是典型化了的真实952

3. 艺术真实要求现象与本质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现实与理想统一956

4. 艺术作品的本体真实是具有主体性和假定性的真实959

5. 艺术真实就是合情合理,具有诚实性,真诚性960

6. 艺术真实是“情理性”与“真理性”的统一961

7. 艺术真实要有说服力、真实感962

十四、关于艺术典型与人物塑造964

(一)“典型”的性质965

1. 对“典型”概念的理解965

①典型是一种性格代表965

②典型的特征在于它的奇异性与类型性966

③典型是时代精神与个性的统一967

④典型不仅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还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967

⑤典型是对生活真理的新发现968

⑥典型是反映生活中某些特殊方面的本质与规律的艺术形象969

⑦典型是人物的精神状态970

⑧典型的本质在于它的特殊性970

⑨典型是处于“个别”与“一般”之间特殊的“中介”环节971

⑩典型是阶级特征、职业特征与个性特征三者的高度结合972

2. “典型”是否专指典型性格972

①除了典型性格外还存在典型观念、典型体验、典型情绪972

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非文学创作的唯 一原则974

②诗歌有典型感情974

④“典型情绪”说是想把西方现代派鼓吹成文艺发展的新方向976

⑤文学要塑造艺术典型的观念永远不会过时977

⑥主张文学创作无主题、无人物,反对典型化,有害于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978

⑦把典型看作是某种观念、感受、情绪,就等于取消了典型人物的塑造979

3. 对“典型”理论的探索980

①应当允许典型理论多元化980

②典型是衡量艺术形象塑造水平的纯艺术标准981

③人物性格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是一种三维立体化的结构982

④典型是对应性格构成的时空交错,它受制于幻象和实景的交错,具有整体性与有机性983

⑤对传统的典型理论要敢于怀疑与反拨985

⑥对典型理论走向的预测987

(二) 艺术典型的共性与个性989

1. 对典型“共性”的理解989

①典型的共性并不等于阶级性989

②典型共性的核心是阶级性与阶层性991

③应当与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看典型的阶级本质991

④典型的共性比阶级性范围更广992

⑤反映阶级本质并不是典型塑造的关键994

2. 对典型“个性”的理解995

①典型的个性是阶级性的表现形式995

②典型的个性是指有个性特点的具体、个别的人物995

③个性和性格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个性化同性格化并非一回事996

④人物性格是矛盾的各方面所组成的多层次结构997

(三) “典型环境”同“典型人物”998

1. 对“典型环境”的理解998

①典型环境是指社会生活中那些本质现象的环境998

②典型环境不能等同于整个社会环境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总趋势999

③典型环境是对个别的、特殊的环境的典型化描写1000

④典型环境是典型的冲突1000

⑤典型环境不等于时代背景,它是与典型人物互相依存的1001

⑥典型环境应当放在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生活背景中去检验1001

⑦典型环境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1002

①恩格斯对《城市姑娘》的批评有欠公允、准确1003

2. 对恩格斯给哈克奈斯信的不同认识1003

②任何个别环境都是整个社会生活与时代潮流的反映1004

③不能轻率地批评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理论1005

④典型环境倘指时代的革命精神,那么一个时代确实只有一种典型环境1008

3.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1009

①没有典型环境就没有典型人物1009

②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相统一是有条件的1010

③“典型人物”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010

④“典型人物”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无本质区别1011

(四) 关于“人物性格二重组合”的论争1013

1. 人物性格是由正反两极的二重组合所构成的,呈现为一种复杂而有序的状态,是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典型1013

2. 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不具有普遍性1016

3. 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没有紧扣“性格”本身1021

4. “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区分不可抹煞1021

5. 复杂的典型是多向、多侧面、多层次的复合结构1022

6. “扁形人物”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高级审美对象1023

7. 人物性格的复杂或单纯,关键在于真实,只要符合生活逻辑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就好1024

十五、关于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1028

(一)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1029

1. “两结合”不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它的提出对社会主义文艺起了“促退”作用1029

2. 把“两结合”引申为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不符合毛泽东同志的原意1032

3. “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有坚实的理论基础1033

4. “两结合”是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1036

5. “两结合”创作方法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对于同一种创作方法的不同概括1038

6. 把“两结合”绝对化产生了副作用,但不能因此就对它全盘否定1038

7. “两结合”不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而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1040

(二) 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1040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艺术方法1040

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个流派,一种文学思潮,不是创作方法1042

3.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假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中断,中国文学的振兴,将由以“人道主义的批判精神”为特征的“新现实主义”来完成1043

4. 现实主义绝不会蜕变为现代主义,社会主义学反映现实与把握人类命运的审美中介是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人道主义1045

(三) 关于“社会主义的批判现实主义”1046

1. 社会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既是一种文艺潮流,又是一种创作方法1046

2. 批判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联系不起来,所谓的“社会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助长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思潮1048

3. 社会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割裂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批判和肯定的统一性1049

4. 社会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的整体现实1050

(四) 对“开放性的现实主义”的理解1051

1. 新时期文学变现实主义的封闭体系为开放体系1051

2. 开放的现实主义使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名存而实亡1052

(五) 现实主义精神与创作方法1053

1. 现实主义精神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1053

2. 现实主义精神独尊现实主义,对繁荣创作不利1055

3. 现实主义精神的说法有把现实主义架空之嫌1057

(六)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1058

1. 浪漫主义艺术方法歪曲了客观事物运动的法则1058

2. 积极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根本精神上是一致的1059

(七) “现代派”与其他创作方法1060

1. “现代派”的兴起是对现实主义的否定1060

2. 不能用所谓“严肃的现代主义”反对被歪曲为“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1060

3. 现实主义可以借鉴包括现代派在内的其他创作方法,但不能取消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1061

5. 任何创作方法中应该肯定的部分或因素,不是比较接近现实主义,便是比较接近浪漫主义1062

4.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是“相争共存”的关系1062

6. 只承认存在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两种方法的观点是不对的1063

(八)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方法1063

1.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是“庸俗的阶级斗争论与直观反映论” 的思维方法1063

2. 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方法说成是“独断论”和“机械决定论”是完全错误的1065

(九) 文艺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研究方法1067

1. 文学研究的重点转到“内部规律”,是“文学回复到自身”的表现1067

2. 把文学规律分为内外两部分是一种形而上学1068

3. 所谓转向文学内部研究的观点,是西方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1068

(十) 观念与方法的关系1069

观念即“根本的认识”,是第一位的,方法是第二位的1069

十六、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1071

(一) “不平衡”的基本含义1071

1. “不平衡”首先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关系中表现出来1071

2. “不平衡”是指艺术生产与生产力的矛盾1073

3. “不平衡”是指艺术生产与生产方式的不适应1076

4. “不平衡”是指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成比例1078

(二)“不平衡”现象产生的原因1080

1. “不平衡”揭示了从生产、经济到艺术等精神领域之间曲折、复杂的关系1080

2. 影响文艺发展的诸因素中,政治是最主要的因素1082

3. 阶级斗争是文艺发展的直接动力1084

4. 多种因素造成“不平衡”现象1085

5. 经济的发展对文艺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1086

6. 特殊的历史转变,促成了艺术生产的繁荣1088

(三) “不平衡”是普遍规律还是特殊现象1089

1. “不平衡”是一种规律性的文艺现象1089

2. “不平衡”不是普遍规律1093

3. “不平衡”是一种特殊现象1095

(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平衡”现象是否存在1096

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但作用有限1096

2. “不平衡”现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但它和阶级剥削的社会有本质区别1099

3. “不平衡”在社会主义不起支配作用1101

后记1102

1991《十年文艺理论论争言论摘编 1979-1989》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玉田,张建业主编 1991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在文艺论争中(1982 PDF版)
在文艺论争中
1982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集  (上)(1984 PDF版)
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集 (上)
1984
论文选编  1989( PDF版)
论文选编 1989
改革二十年焦点论争-1979-1998( PDF版)
改革二十年焦点论争-1979-1998
广州:广州出版社
THESIS ABSTRACT学位论文摘要汇编 1989年( PDF版)
THESIS ABSTRACT学位论文摘要汇编 1989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  1989( PDF版)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 1989
郑州工学院
尿石病论文选编  1979年( PDF版)
尿石病论文选编 1979年
论文选编  1979-1989( PDF版)
论文选编 1979-1989
硕士论文摘要汇编  1989( PDF版)
硕士论文摘要汇编 1989
新闻理论文章摘编( PDF版)
新闻理论文章摘编
丹东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丹东日报社编辑部
林业科技论文摘编  1956-1979( PDF版)
林业科技论文摘编 1956-1979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鲁迅言论摘编(1976 PDF版)
鲁迅言论摘编
1976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天津文艺理论十年(1989 PDF版)
天津文艺理论十年
1989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艺论论争集  1979-1983(1985 PDF版)
文艺论论争集 1979-1983
1985 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
税务系统十年税收理论研究成果论文选  1979-1989(1990 PDF版)
税务系统十年税收理论研究成果论文选 1979-1989
1990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