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庚戏剧论文集》
作者 | 张庚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4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0190·05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1366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一九四九年1
解放区的戏剧1
一九五○年11
对今后戏剧运动的希望11
新歌剧--从秧歌剧的基础上提高一步12
一九五一年44
谈地方戏与新歌剧的关系44
略谈英雄人物的描写50
文工团工作中的几个问题53
苏联的歌剧与舞剧66
一九五二年66
在文艺思想整风中所体会到的几个问题77
关于《白蛇传》故事的改编84
一九五三年91
深入学习斯大林同志的学说,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91
一九五四年93
为什么上演《法西斯细菌》93
《万水千山》里的人物100
一九五五年107
向杰出的印度艺术学习107
谈《蝴蝶杯》里的精华与糟粕109
《秦香莲》的人民性131
扩大上演剧目的几个问题149
戏曲表演问题169
使艺术遗产重新发出光辉202
一九五六年210
看彩色影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210
向《十五贯》的成功经验学习--谈《十五贯》的剧本整理213
正确地理解传统戏曲剧目的思想意义224
关于戏曲剧目问题237
反对用教条主义的态度来“改革”戏曲244
发展民族艺术必须反对洋教条259
一九五七年265
应该加强戏剧评论265
试论戏曲的艺术规律267
新歌剧必须与群众相结合285
反对阻碍“百花齐放”的论调292
一九五八年294
新戏曲在迈步前进294
评剧《三里湾》观后感307
两首青春之歌313
《白毛女》和《红仙女》316
《茶馆》漫谈321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戏曲327
《戏曲选》总序335
新戏曲的大跃进338
从“畅想未来”和“今古同台”谈起346
后记351
1981《张庚戏剧论文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庚著 198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戏剧论集
- 1981 台湾开明书店
-
- 张庚戏剧论文集 (1949-1958)
- 1981
-
- 论戏剧 曹禺戏剧集
- 1985
-
- 洪深戏剧论文集
- cm明书店
-
- 洪深戏剧论文集
- 1934
-
- 二十史朔闰表 附暦回暦
- 1962 北京:中华书局
-
- 论戏剧 曹禺戏剧集
- 1985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焦菊隐戏剧论文集
- 1979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张庚阿甲学术讨论文集
- 1992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陈恭敏戏剧论文集
- 1989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戏曲剧目论集
- 198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金山戏剧论文集
- 1986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