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笔谈》
作者 | 赵景深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6 |
出版时间 | 196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0186·15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1327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中国古典喜剧传统概述1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10
关于评价马致远及其作品的一些问题21
元代南戏剧目和佚曲的新发现29
明代的戏曲和散曲43
一 前言43
二 徐渭46
三 冯惟敏51
四 崑腔的产生与《浣纱记》58
五 湯显祖的生平和思想65
六 《牡丹亭》67
七 湯显祖其他剧作70
八 沈璟73
九 李玉的生平与创作75
十 《清忠谱》与《一捧雪》78
十一 其他戏曲作家83
明代青阳腔剧本的新发现87
读关汉卿剧随笔105
一 谈《诈妮子调风月》105
二 关于关汉卿的散套110
读汤显祖剧随笔114
一 《牡丹亭》是浪漫主义的戏曲114
二 《牡丹亭》的原本和改编118
三 清晖阁本《牡丹亭》120
四 《紫箫记》的作者问题122
六 汤显祖的《问棘邮草》124
五 《邯郸记》的写作年代124
七 谈《牡丹亭》的改编128
谈《琵琶记》135
附 绍兴高腔《琵琶记》144
谈《荆钗记》158
《明何壁校本北西厢记》跋167
谈崑剧173
一 渊源和发展173
二 角色和剧目182
三 表演内容和形式189
四 对其他剧种的影响192
五 解放以后的崑剧198
六 崑剧剧本的改编200
七 向崑剧学习些什么205
谈苏剧208
谈绍剧214
一 绍剧的曲调214
二 绍剧的高腔215
三 解放前后上海的绍剧217
谈婺剧224
一 婺剧高腔与弋阳高腔224
二 古老优美的婺剧226
三 婺剧的剧目228
北宋的杂剧雕砖230
《宋金杂剧考》评介237
后记243
1962《戏曲笔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景深著 1962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戏曲表导演浅谈
- 1979 湖北省群众文化馆
-
-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内蒙古卷
- 1997
-
- 梦系笔谈 笔谈 21-26
- 上海涵芬楼景
-
- 梦系笔谈 笔谈 13-20
- 上海涵芬楼景
-
- 梦系笔谈 笔谈 1-6
- 上海涵芬楼景
-
- 梦系笔谈 笔谈 7-12
- 上海涵芬楼景
-
- 小戏创作笔谈
-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戏曲剧作艺术谈
- 1988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戏曲杂谈
- 1980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萧长华戏曲谈丛
- 1980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戏曲唱词浅谈
- 1986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中国戏曲丛谈
- 1986 济南:齐鲁书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