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第2卷 远古时代》求取 ⇩

序言1

第一章 我们的远古祖先(约180万年前至1万多年前)1

第一节 远古时代的地理环境1

第二节 最早的人类及其文化3

西侯度文化3

元谋人及其文化5

阳原小长梁的石器6

中国是人类起源的摇篮吗?7

第三节 从蓝田人到北京人10

蓝田人及其文化10

匼河文化12

周口店和北京人14

观音洞石器20

中国其它地方的直立人21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及其分区23

第四节 早期智人的出现26

从猿人向早期智人的过渡27

早期智人的体质特征29

丁村文化30

旧石器中期文化的特征及其分区32

第五节 原始蒙古人种的形成33

貌似奇特的山顶洞人34

柳江人和资阳人35

晚期智人的基本特征和蒙古人种的形成36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36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至前3500年)45

第一节 从灵井到磁山45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45

灵井和沙苑的细石器47

鹅毛口石器制作场50

关于两种石器传统的假说54

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文化57

黄河下游的北辛文化61

磁山遗址的重要发观64

裴李岗及其同类遗存69

渭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72

河姆渡和罗家角75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83

第二节 仰韶时代前期85

考古学文化与居民的分布85

仰韶文化前期的阶段划分87

村落布局与旁屋建筑97

原始技术的进步103

生产经济与劳动分工109

仰韶陶器114

埋葬习俗与墓地结构128

半坡类型的社会制度141

居民健康状况与氏族人口数量推测159

第三节 仰韶前期的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164

后冈一期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早期164

大溪文化早期与马家浜文化193

第三章 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至前2000年)211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概观211

第二节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215

仰韶、王湾和大河村215

仰韶后期文化发展的统一性和地方差异217

仰韶后期相邻诸文化的蓬勃发展219

石器制作技术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227

制陶业的进步和彩陶的衰退237

分间房屋的出现和家庭形态的变化243

淅川下王岗的长屋251

大地湾的原始殿堂和宗教性建筑254

墓地概况和埋葬习俗的变化257

花厅墓地267

中心聚落的形成272

装饰品、工艺品、图画文字274

第三节 铜石并用时代晚期282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282

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和民族文化区的萌芽285

铜器和石器的改进292

王器工艺的发展297

轮制陶器的流行303

纺织、漆木工和酿酒的进步307

建筑技术的提高与房屋结构的变化310

城堡和水井的出现317

朱封大墓与陶寺墓地324

良渚文化的祭坛与贵族坟山330

埋葬习俗所反映的阶级分化现象336

头盖杯和剥头皮风俗337

卜骨和占卜风俗340

刻划记号和图画文字341

文明曙光的出现334

第四章 周边地区的远古文化347

第一节 东北地区347

兴隆洼文化时期348

红山文化前段时期358

红山文化后段时期388

小珠山上层文化时期及其它遗存421

第二节 甘青地区424

文化起源与谱系的分野425

马家窑文化428

半山——马厂文化及菜园遗址为代表的遗存435

齐家文化451

第三节 东南与华南464

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464

华南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485

石峡文化476

西樵山文化483

闽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491

昙石山文化495

芝山岩、圆山文化和凤鼻头文化501

江西的樊城堆文化505

第四节 西南地区509

云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509

西藏高原的旧石器与细石器遗存522

西藏的新石器晚期遗存528

卡若文化530

后记550

1-1 西侯度石器4

1-2 蓝田人(复原)11

1-3 匼河石器13

1-4 北京人(复原)15

1-6 北京猿人洞堆积记录的气候变化曲线19

1-7 观音洞石器20

1-8 丁村石器31

1-9 许家窑石器32

1-10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和鹿角棒38

1-11 峙峪石器40

1-12 下川石器41

2-1 灵井和沙苑采集的细石器49

2-2 鹅毛口的石器52

2-3 北辛遗址的生产工具62

2-4 北辛遗址的陶器63

2-5 磁山遗址H29及出土陶器65

2-6 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66

2-7 磁山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68

2-8 裴李岗、莪沟出土的遗物71

2-9 老官台文化的陶器73

2-10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骨器77

2-11 河姆渡遗址建筑构件的榫卯类型78

2-12 河姆渡遗址第四层遗物79

2-13 仰韶时代前期考古学文化分布示意图86

2-14 半坡类型早期陶器90

2-15 半坡类型晚期陶器92

2-16 东庄村H104、H115、H116陶器93

2-17 东庄村H104、H115彩陶94

2-18 庙底沟类型陶器96

2-19 姜寨半坡类型早期村落复原图100

2-20 半坡3号房子复原图102

2-21 半坡类型的编织图案举例107

2-22 元君庙M419成年妇女墓113

2-23 元君庙陶钵(M413∶5)116

2-24 半坡的蒜头瓶118

2-25 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的亲缘关系——从鱼纹到花卉纹119

2-26 半坡类型上出现的庙底沟类型因素120

2-27 半坡、姜寨遗址出土的半坡类型陶器刻划符号121

2-28 庙底沟类型彩绘图案125

2-29 鹳鱼石斧图126

2-30 半坡类型妇女装饰131

2-31 半坡类型瓮棺葬132

2-32 半坡北部Ⅳ区墓葬分布图136

2-33 横阵墓地布局138

2-34 元君庙墓地布局示意图140

2-35 半坡类型几代人合葬墓144

2-36 元君庙M425149

2-37 元君庙M420150

2-38 半坡M152156

2-39 后岗一期文化陶器166

2-40 濮阳西水坡M45169

2-41 早期大汶口文化陶器175

2-42 长岛北庄F16177

2-43 刘林M25和骨梳(1)、牙雕猪头(2)181

2-44 野店M88183

2-45 大溪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194

2-46 大溪文化陶、石、玉器195

2-47 关庙山、毛家山、丁家岗出土陶器196

2-48 大溪文化屈肢葬式202

2-49 圩墩马家浜文化墓地(部分)204

2-50 草鞋山、梅埝出土器物208

3-1 仰韶文化后期的器物216

3-2 仰韶后期地方类型的分布218

3-3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器物221

3-4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224

3-5 薛家岗文化的陶器226

3-6 薛家岗文化的生产工具和玩具231

3-7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粮仓234

3-8 庙底沟二期文化的陶窑239

3-9 大河村的分间式房屋246

3-10 淅川下王岗的长屋252

3-11 大地湾的原始殿堂255

3-12 大汶口文化的夫妻合葬墓260

3-13 大汶口第10号大墓264

3-14 花厅第20号大墓269

3-15 花厅大墓随葬的良渚文化玉器271

3-16 大汶口文化的工艺品275

3-17 大汶口文化的图画文字277

3-18 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布284

3-19 龙山时代的铜器292

3-20 良渚文化的玉器298

3-21 反山大琮上的神人兽面纹301

3-22 龙山文化的陶器304

3-23 陶寺的木器309

3-24 平粮台的土坯房311

3-25 临潼康家的排房315

3-26 武功赵家来的院落316

3-27 淮阳平粮台的城堡319

3-28 汤阴白营的水井323

3-29 朱封1号墓平面图326

3-30 陶寺3015号大墓329

3-31 余杭瑶山的祭坛331

3-32 反山第22号大墓335

4-1 兴隆洼文化的筒形陶罐350

4-2 兴隆洼村落F2平、剖面352

4-3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锄形石器和骨鱼镖354

4-4 红山文化前段时期东北地区西南、中南部考古学文化分布图359

4-5 赵宝沟文化陶器363

4-6 新乐遗址F2平、剖面372

4-7 赵宝沟遗址出土的石耜373

4-8 赵宝沟文化陶器上的几何纹饰382

4-9 小山F2的刻划人首斧形石器384

4-10 小山F2的鸟兽图尊形器385

4-11 红山文化后段的陶器391

4-12 吴家村的小珠山中层文化房址平、剖面397

4-13 红山文化后段的石耜和石刀400

4-14 牛河梁出土的箍形玉器404

4-15 棱山的双火膛连室陶窑406

4-16 小河沿文化的彩陶尊和彩陶器座410

4-17 牛河梁“女神庙”的泥塑人像411

4-18 西拉木伦河以北和努鲁儿虎山以南出土的部分王器419

4-19 大通上孙家寨基地出土的彩陶盆429

4-20 林家遗址的马家窑文化遗物431

4-21 花寨子墓地M26出土的陶器437

4-22 青岗岔遗址F_4复原图及F_1出土的遗物439

4-23 马厂类型墓1262平面图及器物组合图445

4-24 宁夏固原店河M2随葬器物448

4-25 柳湾墓地的齐家文化陶器453

4-26 齐家文化的铜器455

4-27 秦魏家M23的高领双耳罐及羊卜骨457

4-28 皇娘娘台M48合葬墓460

4-29 柳州大龙潭墓葬平面图469

4-30 大龙潭出土器物670

4-31 甑皮岩墓葬分布图472

4-32 甑皮岩出土器物474

4-33 峡文化的工具和武器478

4-34 石峡文化的陶器480

4-35 石峡墓43平面图482

4-36 西樵山文化的霏细岩石器487

4-37 西樵山文化的陶器489

4-38 大坌坑文化的石器和陶器493

4-39 平潭壳蚯头的陶器494

4-40 昙石山文化的工具和武器496

4-41 昙石山文化早期的陶器498

4-42 昙石山文化晚期的陶器499

4-43 昙石山墓24平面图500

4-44 清江樊城堆的生产工具506

4-45 清江樊城堆的陶器508

4-46 宾川白羊村无头葬512

4-47 宾川白羊村的生产工具514

4-48 宾川白羊村的陶器515

4-49 元谋大墩子13号房屋517

4-50 元谋大墩子的陶器520

4-51 西藏申扎珠洛勒的石片石器525

4-52 藏北高原的细石器527

4-53 卡若26号房子复原示意图531

4-54 卡若晚期石基房屋复原示意图535

4-55 卡若的细石器537

4-56 卡若的磨制石器539

4-57 卡若的骨角器541

4-58 卡若的陶壶、罐544

4-59 卡若的粗陶器545

4-60 卡若的装饰品546

4-61 卡若的两串项饰547

1994《中国通史 第2卷 远古时代》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白寿彝,苏秉琦主编 199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全史  第2卷  中国远古及三代文学史(1995 PDF版)
中国全史 第2卷 中国远古及三代文学史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通史第九卷  中古时代 明时期  (上册)(1999 PDF版)
中国通史第九卷 中古时代 明时期 (上册)
1999
中国通史  第二卷  远古时代(1994 PDF版)
中国通史 第二卷 远古时代
1994
中国通史·第十卷  中古时代 清时期(下)(1996年12月第1版 PDF版)
中国通史·第十卷 中古时代 清时期(下)
1996年12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通史·第十卷  中古时代 清时期(上)(1996年12月第1版 PDF版)
中国通史·第十卷 中古时代 清时期(上)
1996年12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通史第八卷  中古时代 元时期(下)(1997年01月第1版 PDF版)
中国通史第八卷 中古时代 元时期(下)
1997年01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通史·第八卷  中古时代 元时期(上)(1997年01月第1版 PDF版)
中国通史·第八卷 中古时代 元时期(上)
1997年01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通史·第二卷  远古时代(1994年06月第1版 PDF版)
中国通史·第二卷 远古时代
1994年06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通史  第9卷  中古时代·明时期  下(1999 PDF版)
中国通史 第9卷 中古时代·明时期 下
199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伟人邓小平-光辉的业绩  下(1997 PDF版)
伟人邓小平-光辉的业绩 下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中国通史  第6卷  中古时代  隋唐时期  下(1997 PDF版)
中国通史 第6卷 中古时代 隋唐时期 下
199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通史  第4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  下(1994 PDF版)
中国通史 第4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 下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通史  第2卷  远古时(1994 PDF版)
中国通史 第2卷 远古时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通史  第4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  上(1994 PDF版)
中国通史 第4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 上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全史  第2卷  中国远古及三代艺术史(1995 PDF版)
中国全史 第2卷 中国远古及三代艺术史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