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思潮纵横论》
作者 | 吴廷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1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000285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794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戊戌思潮的兴起和过程1
一 甲午阴霾与戊戌风云1
二 狂飚初起的几个阶段11
三 复苏后的黄金时期19
四 戊戌思潮的衰落及其与戊戌变法的关系37
第二章 戊戌思潮形成的条件与思想渊源41
一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与统治危机41
二 明代中叶以来士大夫民主思想的萌芽及其演变49
三 来华传教士的文化活动与西学东渐69
四 其它社会条件与列强政策81
一 继承与批判87
第三章 成戌思潮的性质和特点87
二 维新救亡运动的主脉络及其多重性质95
三 戊戌思潮的整体特点109
第四章 中西启蒙思潮之比较127
一 何其相似乃尔127
二 独具一格的中国特色138
第五章 中日维新运动之比较161
一 中日维新运动之异同161
二 产生上述异同的社会历史根源178
三 两国启蒙思潮的不同后果及其深远影响191
第六章 戊戌思潮主体--维新派研究202
一 维新派改良主义再评价202
二 维新派的人生观与群体性格226
三 维新派的内部结构与社会联系网络230
第七章 戊戌思潮典型人物剖析243
一 梁启超的性格与心理特征245
二 张謇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258
第八章 戊戌思潮代表作--《大同书》评析277
一 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壮丽蓝图277
二 反封建大合唱中的最强音286
三 主要特点与时代风采297
第九章 戊戌思潮时期的知识分子队伍305
一 近代知识分子队伍集结的起点和社会标志305
二 近代知识分子队伍的发展和原因318
三 近代知识分子队伍的特点与构成333
第十章 传统社会观与文化观的变革351
一 传统社会观念的全面动摇与变革351
二 文化观变革与中西学交锋363
三 文艺新貌与世俗更易371
第十一章 戊戌思潮的历史作用384
一 石破天惊的资产阶级社会启蒙运动385
二 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先驱393
三 近代教育、文化、学术事业的起点403
四 近代知识分子队伍的集结壮大及其历史作用413
五 晚清社会革命的原动力420
后记429
1988《戊戌思潮纵横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廷嘉著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戊戌政变记
- 1954 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戊戌喋血记
- 1980
-
- 戊戌政变记
- 1964 台湾:文海出版社
-
- 美学纵横论
- 1989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
-
- 戊戌变法
-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
- 大潮纵横 上
- 1993 中共中央党校社出版社
-
- 戊戌变法史
- 198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宏微纵横论
- 1993 芒:德宏民族出版社
-
- 戊戌变法
- 1996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近代思潮纵横
- 1992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
- 戊戌风云
- 1998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温故戊戌年
- 1999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戊戌变法
- 1956 新知识出版社
-
- 戊戌变法史论
- 1955 群联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