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测井中的核物理基础》求取 ⇩

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结构6

§1.1 原子核的电荷、质量和半径6

一、原子核的电荷6

二、原子核的质量7

三、原子核的半径10

§1.2 原子核的结合能12

一、质量和能量的相互关系12

二、质量亏损14

三、结合能17

四、比结合能和原子核的稳定性17

五、最后一个核子的结合能20

一、原子核的自旋22

§1.3 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22

二、原子核的磁矩24

三、核磁共振26

四、核磁测井的基本原理30

§1.4 原子核的电四极矩33

§1.5 原子核的宇称和统计性36

一、原子核的宇称36

二、原子核的统计性37

§1.6 核力39

§1.7 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和结合能半经验公式41

一、原子核的液滴模型41

二、结合能半经验公式42

三、原子核稳定性的经验规律45

一、壳层模型的实验基础48

§1.8 原子核的壳层模型48

二、建立壳层模型的基本思想50

三、自旋-轨道耦合51

四、亮层模型的应用53

习题55

第二章 放射性59

§2.1 放射性的一般现象59

一、放射性的发现59

二、射线的种类和性质61

三、放射性现象的特点62

§2.2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62

一、卢瑟福的氡核衰变实验62

二、原子核衰变的基本规律63

三、衰变常数、半衰期和平均寿命65

四、核衰变规律的统计性67

§2.3 放射性活度及其单位68

一、放射性活度68

二、放射性活度的单位68

三、比放射性活度71

§2.4 两次连续衰变和放射性平衡73

一、两次连续衰变73

三、暂时平衡76

四、不成平衡78

五、短寿命同位素发生器79

一、多次连续衰变83

§2.5 多次连续衰变和放射系83

二、放射系87

§2.6 岩石的自然放射性95

一、岩石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96

二、自然伽马测井96

三、自然伽马能谱测井98

习题100

第三章 α衰变和β衰变104

§3.1 α衰变的能量104

一、α衰变的条件104

二、α粒子的能量与α衰变能的关系105

一、α能谱的精细结构与核能级的关系107

§3.2 α能谱的精细结构与核能级107

二、衰变纲图110

§3.3 α衰变的实验规律111

一、α衰变能与Z和A的关系111

二、α衰变能与同位素的关系113

三、α衰变能与衰变常数λ的关系114

§3.4 β能谱的特点116

一、β谱的连续性116

二、β衰变与能量守恒定律的“矛盾”118

三、中微子假说119

四、中微子的性质121

§3.5 β衰变的三种形式123

一、β-衰变123

二、β+衰变124

三、轨道电子俘获(EC)125

四、β衰变理论简介128

习题129

第四章 γ跃迁132

§4.1 γ跃迁中的能量132

一、γ射线的性质132

二、γ跃迁中的能量及其分配133

三、γ能谱135

§4.2 内转换136

一、内转换现象136

二、内转换电子的能量137

三、内转换系数138

§4.3 同质异能态139

一、同质异能态和同质异能素139

二、同质异能素岛140

§4.4 穆斯鲍尔效应141

一、γ射线的共振吸收141

二、穆斯堡尔效应143

习题147

第五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49

§5.1 α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49

一、电离和激发149

二、阻止本领154

三、α粒子在物质中的射程155

一、电离损失157

§5.2 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57

二、辐射损失158

三、散射和反散射162

四、正负电子的湮灭163

五、β射线的射程和吸收164

§5.3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65

一、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般特性166

二、光电效应167

三、康普顿效应170

四、电子对效应175

§5.4 γ射线的吸收177

一、γ射线通过物质时被吸收的规律178

二、半吸收厚度180

三、几种不同能量的γ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184

§5.5 密度测井186

一、地层密度测井186

二、岩性密度测井189

三、混合流体的平均密度及含水率的测定192

习题195

第六章 原子核反应198

§6.1 人工核蜕变的发现198

一、人工核蜕变的基本思想198

二、卢瑟福人工核蜕变实验199

三、卢瑟福人工核蜕变实验的两种解释199

一、实现核反应的途径200

§6.2 核反应及其分类200

二、核反应的一般表示201

三、核反应中的守恒定律203

四、核反应的分类204

§6.3 核反应中的能量206

一、反应能206

二、Q方程208

三、实验室坐标系和质心坐标系210

四、核反应的阈能212

§6.4 核反应截面214

一、反应截面214

二、微分截面215

三、核反应产额217

§6.5 核反应过程与核反应机制224

一、核反应过程的三阶段描述224

二、核反应机制226

习题226

第七章 岩石的中子特性230

§7.1 中子的分类和性质230

一、中子的分类230

二、中子的性质231

§7.2 中子源234

一、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源234

二、加速器中子源240

三、反应堆中子源246

一、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247

§7.3 中子与地层的相互作用247

二、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250

三、快中子的弹性散射251

§7.4 中子的慢化253

一、中子与核连续碰撞的能量损失253

二、慢化本领和减速比256

三、快中子的慢化距离与慢化长度258

§7.5 热中子在岩石中的扩散和被吸收259

一、热中子的扩散259

二、辐射俘获核反应262

§7.6 中子通量的空间分布262

二、中子扩散方程263

一、中子通量和中子密度263

三、无限均匀介质中的点源266

§7.7 中子测井270

一、一般中子测井270

二、中子寿命测井273

三、脉冲中子伽马能谱测井275

习题278

第八章 核物理实验方法280

§8.1 放射性计数的统计分布280

一、统计涨落现象280

二、泊松分布281

三、高斯分布285

一、统计误差的概念288

§8.2 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288

二、标准误差289

三、统计误差的运算规则291

四、最佳测量条件的选择291

§8.3 γ射线的探测295

一、γ射线探测的基本原理296

二、正比计数器和G-M计数器296

三、闪烁计数器302

§8.4 γ射线强度和能量的测量307

一、NaI(Tl)单晶γ谱仪307

二、γ射线强度和能量测量的一般考虑308

三、能量刻度和能量的确定313

四、全能峰法确定γ射线强度314

一、简单γ能谱分析315

§8.5 γ射线能谱分析315

二、岩石样品自然伽马能谱的分析319

三、复杂γ能谱的自动分析322

§8.6 中子的探测331

一、中子探测的基本原理331

二、常用的中子探测器334

习题336

习题答案338

附录1344

附录2348

附录3350

附录4351

参考文献404

1990《石油测井中的核物理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余峰等编 1990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测井解释基础(1978 PDF版)
测井解释基础
1978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油矿地球物理测井(1984 PDF版)
油矿地球物理测井
1984
石油物探地质基础(1976 PDF版)
石油物探地质基础
1976
油藏物理基础( PDF版)
油藏物理基础
地下水力学  下(1955 PDF版)
地下水力学 下
1955 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
核物理基础(1964 PDF版)
核物理基础
196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石油测井(1990 PDF版)
石油测井
1990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油藏物理基础(1985 PDF版)
油藏物理基础
198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岩石力学的物理基础(1962 PDF版)
岩石力学的物理基础
1962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石油地质基础(1977 PDF版)
石油地质基础
1977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核子能力学的物理基础(1956 PDF版)
核子能力学的物理基础
1956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石油测井技术发展史(1982 PDF版)
石油测井技术发展史
198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区域性油气预测的地球物理基础(1989 PDF版)
区域性油气预测的地球物理基础
198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石油物探地质基础(1988 PDF版)
石油物探地质基础
1988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油气井测试  探采义书之十二(1973 PDF版)
油气井测试 探采义书之十二
1973 台湾油矿探勘处中国石油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