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三国 论用人》
作者 | 刘庆忠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90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137072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9644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教训1
陶谦三让徐州贵在让贤3
吕布悲剧给人们的启示5
荀彧“三策”和陈宫“三计”为何有不同遭遇8
袁绍“多谋少决”--为将帅者之大忌12
袁绍“有才而不能用”--领导者的致命伤15
小节也不可忽视--张飞失徐州和淳于琼失乌巢的联想17
刘备三请诸葛--求贤爱才的典范20
从曹操“焚书”及纳陈琳、张绣论领导者的胸怀23
诸葛亮初出茅庐的“两把火”“烧”出的用人之道27
曹操“割须代首”意在倡导领导的表率作用31
语言表达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诸葛亮舌战群儒谈起35
孔明、周瑜统揽全局能力之比较40
“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得益于渊博的知识44
曹操笑对赤壁兵败,“笑”出了成败皆英雄的本色49
“三个锦囊妙计”,“妙”在预见能力52
曹操“密访群司”和时下的注意群众公论59
周瑜、陆逊何以英年“挑大梁”62
马超失败原因探析66
曹操杀杨修与“才高压主”70
析鲁肃荐庞统于刘备的战略着眼74
庞统星殒“落凤坡”--狭隘功利主义的苦果77
知人善任当属曹操合肥之战用将80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读曹操《内诫令》所感83
从刘丰、孟达对关羽见死不救谈领导者的全局观念87
关羽败走麦城败在高傲自负89
刘备夷陵之败与领导班子整体结构优化92
间不容发 专之可也--司马懿平息孟达叛乱引出的启示97
街亭之败引出的用人思考99
马谡、王平与书本知识、实际能力103
“空城计”--智慧与胆略相结合的杰作106
诸葛亮一世清名给后人的启迪110
诸葛亮四出祁山无功而返探源113
莫做见辱拔剑而起的匹夫--从司马懿不为诸葛亮羞辱所动看人才应有的心理素质117
应当辩证地看待诸葛亮的“事必躬亲”119
魏延“进子午谷”的建议遭否决断想122
“扶不起来的阿斗”切莫迁就126
曹爽兄弟败亡与司马氏称雄的启示129
国不可有二主 兵不可有二帅--从司马昭并用邓艾、钟会伐蜀谈起132
意志力--邓艾偷渡阴平成功的关键134
曹操与吴岱不同的“闻过则喜”138
论曹操的用人思想141
别具特色的刘备用人之道156
举贤任能的谋臣 赏识德才的宰相--浅论诸葛亮的用人特点164
豪气干云沥肝胆 意气相投集众贤--浅论孙权的用人特点179
后记190
1997《话三国 论用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庆忠主编 1997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出国人员实用英语会话
- 1985 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
-
- 三国人物新论
- 民国37.12 国际文化服务社
-
- 三国史话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神话三家论 神话论
- 1989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三国用人艺术
-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三国志平话
- 1955 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
- 读三国话人才
- 1992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古人论用人
- 198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白话三国志
- 1996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北京人 三幕话剧
- 198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虚实话“三国”
- 1995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夜话三国
- 1995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
- 三国用人艺术
- 1992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三国人才对话录 《三国演义》与人才管理
- 1994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