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论纲》求取 ⇩

绪论文艺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1

第一节文艺学的研究对象1

一 文学和艺术的内涵1

二 艺术的分类和文学的地位3

第二节文艺学的学科体系4

一 文艺学及其构成部门4

二 文艺学体系的多样性7

第三节文艺学的研究方法12

一 文艺学研究方法的体系构成12

二 文艺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形态15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23

第一节关于文学本质的系统认识23

一 历来对文学本质的理论探讨23

二 运用系统方法认识文学本质31

第二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33

一 文学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和性质33

二 文学与上层建筑其他部门的关系39

第三节文学用语言创造审美观照对象43

一 文学用语言创造非现实的审美对象43

二 文学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非功利的审美观照48

第四节文学的社会作用53

一 文学的审美观照作用53

二 文学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作用56

三 文学产生社会作用的特点63

第二章文学特征论68

第一节文学的内容68

一 文学的生活内容69

二 文学的情感内容73

三 文学的认识内容76

四 文学的审美内容79

第二节文学形象82

一 文学形象是文学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82

二 文学形象的特殊形态——意象87

三 文学形象的优化形态——典型92

四 文学形象的意蕴体系——意境95

第三节文学语言100

一 文学语言是文学的艺术语言100

二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103

第三章文学作品论115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分类115

一 文学作品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15

二 文学作品分类的历史性和相对性117

第二节叙事类文学121

一 叙事类文学的性质和特点121

二 叙事类文学的主要体裁123

第三节抒情类文学128

一 抒情类文学的性质和特点128

二 抒情类文学的主要体裁131

第四节表演类文学137

一 表演类文学的性质和特点137

二 表演类文学的主要体裁140

第四章文学创作论148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过程148

一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积累148

二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构思152

三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传达155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规律159

一 艺术思维和形象思维159

二 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162

三 艺术思维中的抽象思维171

四 艺术思维中的灵感现象174

第三节文学创作的变形观律181

一 文学创作中变形的内涵和特点181

二 变形中的艺术真实187

第四节文学创作的典型化规律193

一 典型化的基本规律193

二 性格的丰富性和人物典型化201

三 典型环境和人物典型化208

第五章文学创作主体论214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主体214

一 文学创作的主体214

二 文学创作主体的基本修养218

第二节文学风格224

一 文学风格的内涵和表现224

二 文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228

三 文学风格的一致性和多样性232

第三节文学流派237

一 文学流派的内涵和类型237

二 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241

三 文学流派的作用244

第四节文学思潮247

一 文学思潮的内涵和作用247

二 文学思潮的若干形态249

第六章文学鉴赏论262

第一节文学鉴赏的生成和过程262

一 文学鉴赏的生成262

二 文学鉴赏的过程265

第二节文学鉴赏的性质和作用270

一 文学鉴赏的性质270

二 文学鉴赏的作用273

第三节文学鉴赏的主体276

一 文学鉴赏的主体277

二 文学鉴赏主体的共鸣现象280

第七章文学批评论284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284

一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内容284

二 文学批评的系统地位和作用289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标准293

一 文学批评的原则标准293

二 文学批评标准的系统多样性296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主体299

一 文学批评家的文化心理结构299

二 文学批评家的基本工作原则302

第八章文学发展论307

第一节文学的起源307

一 研究艺术起源的基本途径307

二 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理论310

三 文学起源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314

第二节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318

一 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318

二 文学发展和物质生产的关系322

三 文学发展和其他精神生产的关系326

第三节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331

一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331

二 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337

后记344

1992《文艺学论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胡有清著 199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