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美学》
作者 | 王海林著 编者 |
---|---|
出版 |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0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960589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9090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1
一 佛教美学研究现状2
二 佛教美学的特殊性7
(一)佛教美学与西方传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的区别7
(二)佛教美学的特征10
三佛教美学内部构成、与相邻学科关系18
(一)佛教美学内部构成18
(二)佛教美学与相邻学科关系22
四 佛教美学研究方法24
第二章 人生本位的唯心美学27
一 对现象世界的合盘否定——佛教的社会审美观30
二出世解脱的涅槃清净——佛教的审美理想40
(一)涅槃本体——佛家审美理想的抽象化41
(二)佛国净土——佛家审美理想的形象化43
三 宇宙总体的人生本位——佛教道德审美系统机制47
第三章 特殊的美学范畴54
一 妙妙悟57
(一)妙57
(二)妙悟62
二圆圆融(圆通)64
三 庄严(严庄)严饰70
四 摩诃74
五 色空76
六 真幻(妄)87
第四章 佛教审美功利观94
一离欲绝情戒邪业觉观94
二 佛教审美功利观的异化性101
三 矛盾的维摩诘审美功利观109
第五章 神灵的美化奥蕴116
一无上完美的至高神——佛116
(一)佛陀118
(二)诸佛128
二 趋向完美的候补佛——菩萨139
第六章 佛教审美心学151
一 观念157
二 观法166
三 唯识175
第七章中国禅宗美学198
一 与审美俱的禅宗缘起200
二 禅宗美学的本体论205
三 顿语与作相的审美意蕴217
(一)坐禅默照224
(二)随缘任运227
(三)话头参究231
(四)譬喻作相232
第八章 佛教的神秘美学239
一陀罗尼中的审美奥蕴243
二 母陀罗中的审美意趣251
三 曼荼罗中的审美理想260
第九章 佛教的艺术美学268
一诃欲——佛家对宣情艺术的彻底否定269
二 佛事——佛教美学的文艺范畴观276
三 佛教艺术美学的审美法则287
(一)欢喜287
(二)格外291
(三)自然301
第十章 佛教美育316
一 佛教美育的基础理论317
(一)世俗佛教美育理论之粗陋317
(二)精英佛教育育理论之精微319
二 佛教美育的主要方式328
(一)仪式328
(二)艺教336
(三)景观344
(四)僧教(学习)346
后记349
1992《佛教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海林著 1992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美国 哈佛大学
- 1988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佛教科学观
- 上海佛学书局
-
- 中国佛教文学与美术
- 1938 上海佛学书局
-
- 佛教史料学
- 1997 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
- 佛教戒律学
- 1999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84 第9辑 4 欧美佛教之发展
- 1978 大乘文化出版社
-
- 佛教与佛教艺术
- 1992 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
- 佛光教科书 8 佛教与世学
- 1999 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 藏传佛教美术
- 1996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
- 道学与佛教
-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佛教美术源流
- 1996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佛教哲学
- 1925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