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与界面物理》
作者 | 朱履冰,包兴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1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80300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858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表面分析3
1.1 表面分析特点3
1.1--1 超高真空环境(UHV)3
1.1--2 清洁表面的制备4
1.1--3 高分辨率的表面探针5
1.2 表面探针及其与表面的互作用6
1.2--1 表面探针与表面互作用类型6
1.2--2 电子探针与表面的互作用7
1.2--3 入射光子与表面的互作用8
1.2--4 入射离子与表面的互作用9
1.3 表面成分分析技术10
1.3--1 俄歇过程基本概念10
1.3--2 俄歇电子能谱(AEP)12
1.3--3 俄歇电子谱仪13
1.3--4 其他表面成分分析方法15
1.4 表面结构分析技术16
1.4--1 低能电子衍射(LEED)16
1.4--2 反射型高能电子衍射(RHEED)17
1.4--3 其他表面结构分析方法18
1.5 表面电子态分析技术19
1.5--1 光电子发谢19
1.5--2 光电子能谱、光电产额谱、角分辨谱20
1.5--3 光电子谱仪21
第二章表面结晶学24
2.1 理想表面结构24
2.1--1 二维结晶学基本概念25
2.1--2 二维倒易点阵31
2.2 清洁表面结构37
2.2--1 表面结构的表述方法39
2.2--2 再构表面及其倒易点阵的矩阵元素42
2.2--3 表面原子驰豫46
2.2--4 表面再构模型50
2.3 实际表面结构56
2.3--1 表面吸附类型57
2.3--2 吸附复盖层58
2.3--3 吸附表面层结构59
2.3--4 半导体材料的表面吸附64
2.4 界面与晶粒间界66
2.4--1 晶粒间界一般概念67
2.4--2 晶界理论的早期发展68
2.4--3 晶粒间界简单模型69
2.4--4 电子陶瓷的晶粒间界75
2.4--5 晶粒间界的吸附79
第三章表面动力学82
3.1 表面振动模82
3.1--1 半无限原子链点阵振动83
3.1--2 表面模存在条件89
3.1--3 三维情况90
3.2 连续介质表面波92
3.2--1 立方晶体的弹性振动92
3.2--2 瑞利表面波97
3.3 表面缺陷101
3.3--1 表面热缺陷101
3.3--2 色心和极化子103
3.3--3 表面缺陷的形成和迁移105
3.3--4 表面点缺陷浓度110
3.4 表面扩散111
3.4--1 表面扩散系数111
3.4--2 晶界扩散115
第四章表面热力学124
4.1 表面张力与表面能124
4.1--1 表面能与比表面积126
4.1--2 表面能与表面温度128
4.1--3 表面能与晶面取向130
4.1--4 表面能与表面形状131
4.1--5 表面能与表面曲率134
4.1--6 表面能与表面状况136
4.2 表面润湿与铺展139
4.2--1 接触角与表面张力140
4.2--2 临界表面张力142
4.2--3 粘附与铺展144
4.2--4 吸附表面的润湿147
4.2--5 粗糙表面的润湿148
4.2--6 润湿的毛细效应149
4.3 表面吸附150
4.3--1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151
4.3--2 吸附动力学理论156
4.3--3 吸附的毛细凝结理论163
4.3--4 吸附的热力学理论165
4.4 表面效应与新相形成167
4.4--1 新相形成的驱动力168
4.4--2 晶核的形成条件170
4.4--3 成核速率173
4.4--4 晶体生长速率175
第五章表面电子学179
5.1 简单金属表面的电子状态179
5.1--1 一维双端无限势垒模型179
5.1--2 电中性原理185
5.1--3 表面能186
5.2 简单半导体表面态和界面态187
5.2--1 一维有限突变势垒模型187
5.2--2 无限势垒模型态密度193
5.2--3 半导体一金属界面195
5.3 表面电导198
5.3--1 表面电子输运基本方式199
5.3--2 表面态电导200
5.3--3 表面空间电荷层201
5.3--4 表面量子化205
5.3--5 表面空间电荷层载流子输运206
5.4 半导体陶瓷界面电子过程208
5.4--1 晶粒间界的界面势垒模型208
5.4--2 非线性ZnO压敏陶瓷210
5.4--3 BaTiO3热敏陶瓷211
5.4--4 气敏与湿敏陶瓷213
5.5 吸附表面态理论简介214
5.5--1 离子吸附的表面态215
5.5--2 半导体表面的吸附表面态219
5.5--3 夫蓝克--康登效应221
5.5--4 吸附表面态平衡占有率223
5.5--5 吸附表面态能带的形成226
参考书目229
1992《表面与界面物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履冰,包兴编著 1992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表面化学物理
- 19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表面物理与表面分析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表面的物理化学 下
-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表面的物理化学 下
-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ガラス表面の物理化学
- 1979 講談社
-
- 玻璃表面和表面处理
- 1993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 聚合物表面
- 1985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物理
- 1995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表面的物理化学 下
-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表面物理化学
- 1995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表面物理化学
- 1985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表面处理
- 197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表面处理下
- 1973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表面处理 上
- 1973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表面的物理化学
-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