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 从基础到临床》
作者 | 苏静怡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69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34915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6671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 心脏的解剖学和组织学1
1.1 心脏的解剖学 夏家骝1
1.2 心脏的组织学 杨佩满9
2 心脏的影像学27
2.1 心脏的普通X线检查 李坤成27
2.2 心脏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李坤成33
2.3 超声心动图检查 王新房39
3 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钠泵和钠—钾交换体45
3.1 离子通道的一般性质 李澈45
3.2 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刘泰?46
3.3 Na+、K+—ATP酶 吴博威74
3.4 Na+/Ca2+交换体和Na+/H+交换体 吴博威80
4 心肌细胞的受体和信号转导88
4.1 概述 李澈88
4.2 乙酰胆碱M—受体 郭恒怡99
4.3 肾上腺素受体 李澈104
4.4 甲状腺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罗敏121
4.5 胰岛素受体及其异常 沈稚舟129
5 心肌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张宗玉 李滨 毛泽斌133
5.1 线粒体的结构和线粒体酶133
5.2 氧化磷酸化过程及调控因素136
5.3 糖代谢142
5.4 脂肪代谢148
5.5 氨基酸代谢151
5.6 ATP的产生和心肌活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153
6 心肌兴奋的发生和传播 李澈154
6.1 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离子电流154
6.2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159
6.3 心肌细胞的自动起搏及其机制164
6.4 心率的控制173
6.5 兴奋在心肌中的传播180
6.6 折返—一类特殊的异常的传导形式189
7 体表心电图和其他电生理诊断方法198
7.1 体表心电图 衣为民 方卫华198
7.2 高频心电图 王丽丽 方卫华224
7.3 希氏束电图 王丽丽 方卫华228
7.4 心室晚电位 王丽丽 方卫华232
7.5 体表电位标测 衣为民 方卫华238
7.6 心内电生理检查 衣为民 方卫华250
8 心律失常:主要类型、诊断和治疗260
8.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衣为民 方卫华260
8.2 心房性心律失常 黄永麟270
8.3 房室结性心律失常 黄永麟275
8.4 心室性心律失常 黄永麟280
8.5 异常传导束和预激症候群与射频电流消蚀治疗预激症候群 杨新春 胡大一287
8.6 房室传导阻滞 杨新春 胡大一296
8.7 室内传导阻滞 李田昌 胡大一300
8.8 心脏骤停和电击复律 苏哲坦306
8.9 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 姚伟星 江明性315
9 心肌的收缩和舒张328
9.1 肌原纤维的基本结构 杨佩满328
9.2 心肌收缩的机制 李澈328
9.3 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概念 李澈328
9.4 细胞钙的稳态及其调控 詹澄扬 潘敬运336
9.5 肌质网钙的释放和兴奋—收缩耦联 詹澄扬 潘敬运343
9.6 心肌收缩力的调节 李澈347
9.7 心肌的舒张和血液充盈 李澈351
10.1 心脏射血和心功能检测 萧家思355
10 心脏泵血与心力衰竭355
10.2 心力衰竭的一般特征、临床症候和血液动力学 萧家思 陈国伟364
10.3 心肌超负荷的构筑改变及基因调控 萧家思 陈国伟372
10.4 后负荷过度引起心力衰竭的过程和机制 苏哲坦381
10.5 前负荷过度所引起的心力衰竭 陈国伟 高修仁392
10.6 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陈国伟 高修仁403
11 心力衰竭的物药治疗411
11.1 强心甙类 江明性411
11.2 非甙类正性肌力作用药物 江明性418
11.3 血管扩张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江明性419
11.4 利尿药的治疗作用和机制 姚伟星426
11.5 心肌正变力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Massao Endoh430
11.6 降压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郭连军 江明性440
12 心脏血液供应、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及其防治454
12.1 冠状循环,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区域供应及静脉回流 夏家骝 陶平454
12.2 冠状循环的解剖生理特点 夏家骝 陶平463
12.3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 苏静怡467
12.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和发病机制 苏静怡475
12.5 心肌缺血与心绞痛 苏静怡484
12.6 心肌梗塞的发生和主要表现 苏静怡492
12.7 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唐朝枢502
12.8 心肌的细胞保护和细胞保护剂 唐朝枢512
12.9 血液脂质的药物调节与冠心病防治 胡大一 琐志敏521
12.10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 胡大一 琐志敏526
13 老年心脏的生理与临床 王士雯 卢才义532
13.1 老龄心脏的形态学改变532
13.2 老龄心脏的生理功能改变534
13.3 衰老机制的假说538
13.4 运动对老龄心脏的影响540
13.5 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特征541
14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和前景 汤健561
14.1 基因运载体系561
14.2 心血管病基因治疗可选择的基因563
14.3 几种心血管病的基因治疗565
14.4 问题和展望567
1999《心脏 从基础到临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静怡等主编 1999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心脏的基础医学与临床
- 1997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 线性代数内容、方法与技巧(第二版)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临床基础
- 1971
-
- 临床心脏急症
- 1986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
- 临床心脏放射学
- 1980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心脏临床解剖学
- 1996 西安市: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与影像诊断基础
- 1992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临床疾病与心脏
- 1995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 临床心脏移植
- 1993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心脏药物 临床治疗的药理学基础
-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临床心脏心理学
-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心脏生理与临床
- 1991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肝脏的基础医学与临床
- 1998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