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手册 按新规范》
作者 | 郭继武,黎钟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994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4003900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5500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第一篇 建筑结构荷载1
0-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1
0-2 荷载效应组合3
0-3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5
0-4 雪荷载8
0-5 风荷载10
表1-3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14
表1-2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14
表1-1 法定计量单位与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关系表14
第一章 常用数据表14
第二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14
表1-4 混凝土弹性模量15
表1-5 原规范(TJ 10—74)混凝土标号与新规范(GBJ 10—89)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15
表1-6 钢筋强度标准值15
表1-7 钢丝、钢绞线强度标准值15
表1-8 钢筋强度设计值16
表1-9 钢丝、钢绞线强度设计值16
表1-12 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17
表1-10 钢筋弹性模量17
表1-11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17
表1-1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配筋率18
表1-14 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18
表1-15 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18
表1-16 矩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18
表1-17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表20
表1-18 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面积表20
表1-19 板的分布钢筋的直径及间距参考表21
表1-20 钢筋组合表22
表1-21 梁内单排钢筋最大根数24
表1-22 钢筋直径加倍长度24
表1-23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梁、板的计算跨度l024
表1-24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时梁、板的计算跨度l025
第二章 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用表与一般规定26
2-1 单向板1m板宽受弯承载力计算用表26
2-2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弯承载力计算表42
2-3 板的计算规定与构造要求57
3-1 单筋矩形截面梁计算表70
第三章 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用表与一般规定70
3-2 矩形、T形截面梁和板的正截面承载力α-ρ值表126
3-3 T形截面梁受弯承载力计算表135
3-4 梁的计算规定与构造要求141
第四章 矩形、T形和工字形截面梁受剪承载力计算用表与一般规定147
4-1 计算用表147
4-2 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规定与梁的构造要求159
第五章 梁的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用表与一般规定170
5-1 计算用表170
5-2 构造规定175
第六章 柱的承载力计算用表与一般规定410
6-1 轴心受压矩形截面柱承载力计算用表410
6-2 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用表415
6-3 柱的计算规定与构造要求467
第七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471
7-1 受弯构件不需作挠度验算的最大跨高比471
7-2 受弯构件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配筋率ρte503
8-1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521
第八章 扩展基础的计算521
8-2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522
8-3 基础构造要求544
第三篇 砌体结构548
第一章 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质548
1-1 砌体材料规格与强度等级548
1-2 砌体计算指标549
第二章 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554
2-1 受压构件554
2-2 局部受压560
2-3 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构件565
第三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569
3-1 墙体承重体系569
3-2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及其计算简图571
3-3 墙、柱高厚比的验算574
3-4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墙、柱承载力的验算579
3-5 单层房屋墙、柱承载力的验算586
附录Ⅰ601
附表Ⅰ-1 影响系数?(砂浆强度等级≥M5)601
附表Ⅰ-2 影响系数?(砂浆强度等级M2.5)603
附表Ⅰ-3 影响系数?(砂浆强度等级M1.0)605
附表Ⅰ-4 影响系数?(砂浆强度等级M0.4)607
附表Ⅰ-5 影响系数?(砂浆强度0)609
附录Ⅱ611
附表Ⅱ-1 砖砌体T形截面(1砖厚墙)特征表611
附表Ⅱ-2 砖砌体T形截面(1砖半厚墙)特征表618
第一章 钢结构设计基本规定624
1-1 钢结构用材料624
第四篇 钢结构624
1-2 计算的基本规定631
1-3 基本构件计算642
1-4 连接671
第二章 单层厂房钢结构设计687
2-1 屋盖与屋架结构设计687
2-2 轻型钢屋架702
2-3 天窗结构707
2-4 屋盖支撑712
2-5 檩条720
2-6 柱子724
2-7 柱间支撑746
2-8 计算例题755
第三章 钢结构设计计算图表760
3-1 钢材的规格及截面特性760
3-2 组合截面特性788
3-3 连接用紧固件规格、尺寸及重量808
3-4 热轧型钢的连接尺寸和规线距离828
3-5 构件承载能力表834
3-6 连接承载能力863
3-7 建筑结构常用焊接连接焊缝代号标注示例870
3-8 YG型胀锚螺栓875
3-9 压型金属板的规格877
附录Ⅲ879
附表Ⅲ-1a 钢材的化学成分879
附表Ⅲ-1b 钢材的机械性能之一879
附表Ⅲ-1c 钢材的机械性能之二880
附表Ⅲ-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881
附表Ⅲ-3 普通碳素钢铆钉螺栓用热轧圆钢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881
附表Ⅲ-4 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用原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882
附表Ⅲ-5 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的性能等级和机械性能883
附表Ⅲ-6 焊接用钢丝的化学成分884
附表Ⅲ-7 部分焊剂的参考成分及用途885
附表Ⅲ-8 部分碳钢焊条的药皮类型和焊接电源886
附表Ⅲ-9 碳钢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887
附表Ⅲ-10 低合金钢焊条的药皮类型和焊接电源888
附表Ⅲ-11 低合金钢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889
附表Ⅲ-13 有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μ890
附表Ⅲ-12 无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μ890
附表Ⅲ-14a 柱上端为自由的单阶柱下段的计算长度系数μ891
附表Ⅲ-14b 柱上端可移动但不转动的单阶柱下段的计算长度系数μ892
附表Ⅲ-15 柱上端为自由的双阶柱下段的计算长度系数μ893
附表Ⅲ-16 柱顶可移动但不转动的双阶柱下段的计算长度系数μ895
第五篇 多层房屋抗震设计897
第一章 总则897
1-1 地震波、震级和烈度897
1-2 建筑分类与建筑抗震设防900
2-1 场地902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902
2-2 地基基础抗震验算905
2-3 场地土的液化906
第三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911
3-1 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911
3-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911
3-3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914
3-4 结构抗震验算915
3-5 按矩阵迭代法确定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918
4-1 一般规定930
第四章 多层砌体房屋930
4-2 抗震验算931
4-3 抗震构造措施945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953
5-1 一般规定953
5-2 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计算954
5-3 框架梁、柱和节点抗震设计966
5-4 抗震构造措施990
参考文献994
1992《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手册 按新规范》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继武,黎钟主编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 1963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 198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实用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 1998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 1996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手册
- 199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199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建筑结构新旧设计规范对照应用手册
- 1995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