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注训诂研究》
作者 | 马景仑著 编者 |
---|---|
出版 |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0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433204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242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段注对《说文》条例的揭示1
第一节 段注对《说文》分部和列字规律的探讨与运用1
第二节 段注对《说文》用字、释义、引经的主要条例的揭示14
第三节 段注对《说文》训诂术语的诠释26
第二章段注训诂研究的方法39
第一节 段注求证词的本义的方法39
第二节 段注对“今俗语”的运用52
第三节 段注对“类比”手法的运用65
第四节 段注对事物命名缘由的探讨77
第五节 段注对同源词的探求88
第三章段注对同义词的辨析102
第一节 段注对同义名词的辨析102
第二节 段注对同义动词的辨析119
第三节 段注对同义形容词的辨析134
第四章段注术语“浑言”、“析言”剖析138
第一节 段注术语“散文”、“对文”与“浑言”、“析言”的异同及关系138
第二节 段注术语“浑言”、“析言”的使用范围146
第三节 段注术语“浑言”、“析言”所涉名词词义分类152
第四节 段注术语“浑言”、“析言”所涉动词词义分类164
第五节 段注“浑言”、“析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174
第六节 段注“浑言”、“析言”在汉语词义研究中的意义184
第五章段注词义引申现象剖析196
第一节 由词义特征所产生的引申现象196
第二节 由词义范围所产生的引申现象206
第三节 由词义性质所产生的引申现象219
第四节 由词的附加意义所产生的引申现象和多重引申、同步引申240
第六章段注的音义观和反训观253
第一节 段注关于形、音、义关系的基本理论253
第二节 段注“声转”、“语转”术语的具体作用269
第三节 段注术语“之言”的本质特点及其运用情况275
第四节 段注对“反训”的阐释291
第七章段注训诂的不足之处303
主要参考文献316
后记318
1997《段注训诂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景仑著 1997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训诂学
- 1994 台湾学生书局
-
- 训诂学 下
-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 中学语文课外读物 散文小说部分
- 1979
-
- 训诂学
- 1984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训诂原理
- 1997 北京:语文出版社
-
- 训诂研究
- 198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训诂通论
- 1983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 训诂与训诂学
- 1994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趣味词义辨析
- 1982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训诂浅谈
- 1964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训诂丛稿
- 1985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训诂学概论
- 198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倡导养阴的朱丹溪
- 1988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训诂学的研究与应用
- 1986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