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工作艺术全书 下》求取 ⇩

第一编政治的性质3

第一章政治3

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3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5

三、政治的定义6

四、作为博弈的政治8

五、政治的地位11

第二章政治权力14

一、政治权力的涵义与作用14

二、政治权力的分配26

三、政治意识33

第三章政治文化34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34

二、政治文化的内容36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与功能37

第四章意识形态42

一、意识形态的涵义与特征42

二、意识形态与政治45

第五章政治社会化56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及特点56

二、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与功能58

三、政治体系62

第六章国家63

一、国家理论63

二、国家的形式73

三、国家机构77

第七章政党88

一、政党理论88

二、政党制度97

第八章政治社团105

一、政治社团的涵义及分类105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108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113

第九章政治人物117

一、政治人物与公民117

二、官僚121

三、政治家124

四、政治行为130

第十章政治统治132

一、政治统治理论132

二、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136

三、政治统治的类型与规律141

第十一章政治管理144

一、政治管理的涵义与作用144

二、政治领导148

三、政治决策151

第十二章政治参与158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158

二、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164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169

第十三章国际政治行为173

一、国际政治行为主体173

二、国际行为的基本动因与形式177

三、政治发展183

第十四章政治现代化184

一、政治现代化理论184

二、政治革命191

三、政治改革196

第十五章政治民主202

一、政治民主理论202

二、政治民主的制度化类型209

第十六章人权213

一、人权的涵义213

二、人权的基本内容221

第二编党委书记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233

第一章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先声——空想社会主义233

一、十六和十七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233

二、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237

三、十九世纪前半期的空想社会主义240

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250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250

二、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界观和立场的转变中开始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252

三、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254

四、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58

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理论与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260

一、关于“两个必然”理论的提出和论证260

二、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设想266

三、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可能性的探索267

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270

一、基本思想的形成270

二、思想的深入发展和理论的论证273

三、理论的重要补充277

第五章列宁主义的形成及“帝国主义”、“一国数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279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279

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286

三、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288

四、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290

五、《帝国主义论》与当代资本主义292

六、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的理论296

第六章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299

一、列宁对党的民族纲领的科学阐述299

二、帝国主义时代列宁对民族殖民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302

三、列宁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305

第七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310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310

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314

三、列宁关于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的思想317

第八章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22

一、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322

二、关于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的探索327

第九章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333

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33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338

第十章毛泽东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46

一、毛泽东探索的历史回顾346

二、毛泽东探索的重大贡献349

三、毛泽东探索的失误354

四、毛泽东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57

第十一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59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359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362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363

四、邓小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368

第十二章邓小平理论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篇章372

一、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372

二、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373

三、高举伟大旗帜,跨入二十一世纪379

第三编中共党史385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早年活动时期385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社会385

二、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87

三、中国共产党诞生389

四、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392

第二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396

一、国共合作的建立与革命运动的高涨396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与党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探索401

三、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406

第三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411

一、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独立领导革命斗争411

二、土地革命的开展,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418

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确立424

四、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430

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434

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军事战略方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434

二、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438

三、战胜严重困难,巩固抗战阵地441

四、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反攻,抗日战争的胜利447

第五章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452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452

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457

三、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461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64

第六章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469

一、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469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全面开始476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81

第七章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485

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485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和纠“左”的曲折491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继续探索497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时期506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大动乱506

二、“全面夺权”的新阶段,全国动乱的升级511

三、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516

四、江青集团的被粉碎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522

第九章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529

一、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529

二、全面拨乱反正与改革起步534

三、全面改革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40

四、治理整顿 保持稳定548

第十章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554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554

二、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60

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566

第四编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573

第一章马列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573

一、马列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573

二、毛泽东对列宁建党学说的完备发展578

三、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583

第二章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593

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593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600

三、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605

第三章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609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609

二、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615

三、党必须在现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622

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624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626

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627

第四章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629

一、实现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629

二、进一步理顺党的领导体制632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636

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640

五、加强党的领导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643

第五章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647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647

二、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特点649

三、现阶段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方针652

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656

五、从世界观人生观高度研究和解决党的思想建设新问题659

第六章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665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665

二、坚持和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670

三、坚持和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672

四、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674

五、维护中央的权威676

六、严肃党的组织纪律679

第七章加强党的制度建设681

一、党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681

二、党的制度建设的内容和基本目标686

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689

第八章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695

一、伟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需要造就宏大的干部队伍695

二、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搞好领导班子建设698

三、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703

四、在改革中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干部人事制度707

第九章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710

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710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713

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坚强核心717

第十章加强党员队伍建设726

一、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726

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729

三、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735

第十一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741

一、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741

二、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745

三、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750

第十二章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753

一、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753

二、党内矛盾的根源、表现和实质756

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760

第五编基层党组织建设767

第一章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作用和任务767

一、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767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任务771

三、下大功夫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774

四、加强地方党委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775

第二章党的基层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778

一、党的基层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新形势778

二、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主要内容781

三、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783

第三章国有企业党的建设787

一、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面临新课题787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职责789

三、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新思路791

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799

一、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是一个新课题799

二、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802

三、积极探索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思路和措施803

第五章乡镇企业党的建设809

一、乡镇企业党的建设的特点及必要性809

二、乡镇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812

三、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乡镇企业党的建设的新途径、新形式814

第六章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工作817

一、乡镇党委会的地位、作用和任务817

二、乡镇党委会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818

三、加强乡镇党委会工作的原则和基本思路821

四、如何做好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824

第七章农村党支部的工作827

一、农村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任务827

二、积极探索农村党支部工作的新路子828

三、把经济工作和各项工作搞上去,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829

四、如何做好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831

第八章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834

一、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特点、地位和作用834

二、机关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层党组织的任务836

三、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839

第九章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建设842

一、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的地位、作用842

二、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的基本任务842

三、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基本途径843

四、文化、卫生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843

五、文化、卫生系统的知识分子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844

六、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对群众组织的领导845

七、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845

第十章学校党组织的工作和党的建设846

一、学校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846

二、高校党组织的设置和主要职责848

三、学校党的工作的特点和重点849

四、加强学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853

五、科研单位党组织建设857

第十一章街道党组织的工作和党的建设861

一、街道党组织的工作特点和意义861

二、街道党组织的工作任务862

三、加强街道党的工作的途径和方法864

第十二章军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871

一、军队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871

二、军队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及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874

三、新时期军队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党的建设新思路878

第十三章党支部的设置与特点882

一、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882

二、党支部的划分及委员的设置883

三、党支部书记及委员的职责884

四、党支部的主要特点886

第十四章党支部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方法892

一、党支部的基本任务892

二、党支部的主要任务896

三、典型示范的方法898

四、试点引路的方法899

五、“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900

六、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工作的方法901

七、把握全局,改革创新的方法902

八、坚持“两手抓”的方法904

九、检查、总结、推广经验的方法906

第十五章党支部的班子建设908

一、新时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标准和基本要求908

二、新时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内容和重点909

三、新时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途径913

第十六章党支部的制度建设922

一、党支部的组织制度922

二、党支部的生活制度924

三、党支部的其他制度928

四、党支部各项制度的执行和完善929

第十七章党小组与党支部书记931

一、党小组的性质与划分931

二、党小组的主要任务932

三、党小组的作用934

四、党小组长的条件与职责934

五、党支部书记的“班长”作用936

六、党支部书记的组织协调作用937

七、骨干带头作用938

八、在经济建设中的指导参谋作用940

第十八章党支部书记的基本素质与工作方法943

一、政治素质943

二、思想素质945

三、业务素质946

四、能力素质948

五、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支委会的作用950

六、全面安排,抓住重点951

七、“吃透两头”,了解上情和下情953

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954

九、把功夫用在抓落实上956

第十九章基层党委的纪律检查工作958

一、基层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总论958

二、案件检查工作965

三、案件审理工作971

四、党的纪律处分977

五、纪律检查信访工作995

附一:党委书记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程序1001

附二:党委书记的党委工作程序1028

附三:党委书记的纪检工作程序1036

附四:党委书记对团组织工作程序的领导1046

附五:党委书记的工会、职代会、妇代会工作程序1052

附六:党委书记的行政工作程序1057

第六编党员的发展与管理1071

第一章党员标准1071

一、党员标准1071

二、对党员的起码要求1071

三、党员的基本条件1071

四、党员义务1072

五、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072

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1073

七、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1073

八、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1074

九、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1074

十、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075

十一、密切联系群众1075

十二、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1076

十三、党员权利1076

十四、党员义务与权利的关系1080

十五、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1080

十六、党员要正确行使党员权利1080

十七、党组织要切实保障党员权利1081

第二章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083

一、教育引导1083

二、递交入党申请书1084

三、撰写自传1086

四、建立申请入党人档案1086

五、团组织“推优”1087

六、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088

七、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1089

第三章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1090

一、指定培养联系人1090

二、经常性的培养教育1090

三、定期考察1092

四、动态管理1092

五、确定发展对象1093

六、政治审查1093

七、集中培训1095

第四章预备党员的接收1096

一、确定入党介绍人1096

二、填写《入党志愿书》1097

三、支委会审查及接收预备党员前的准备工作1098

四、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1099

五、填写支部大会决议与有关材料上报审批1100

六、党委(党总支)对入党材料和程序进行审查1101

七、县级党委组织部审核1102

八、党委派人同发展对象谈话1102

九、党委审批1103

第五章预备党员的管理、教育、考察和转正1105

一、对预备党员的管理1105

二、举行入党宣誓1106

三、进一步教育和考察1108

四、党支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1108

五、党总支审查1111

六、党委审批1111

七、材料归档1112

第六章党员组织关系1113

一、党员组织关系1113

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1113

三、党员证明信1113

四、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办法1113

五、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1114

六、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1114

七、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1114

八、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1115

九、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证明信的印制与保管(附式样)1115

十、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丢失的处理1116

十一、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党员证明信的处理1116

第七章党的组织生活1117

一、党的组织生活1117

二、党员必须在党的一个组织中过组织生活1117

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1117

四、党的支部委员会1118

五、党支部书记1118

六、党支部组织委员1119

七、党支部宣传委员1119

八、党小组1119

九、党小组长1120

十、“三会一课”1120

十一、支部党员大会1120

十二、党支部委员会1121

十三、党小组会1121

十四、党课1121

十五、组织生活会1122

十六、思想汇报1122

十七、谈心活动1122

十八、党员鉴定1123

十九、党的组织生活要讲政治、讲原则1123

二十、改进党的组织生活的形式1123

二十一、离退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问题1124

二十二、长期病休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问题1124

二十三、患精神病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问题1124

二十四、对因故未参加党员大会的党员不同意见的处理1125

二十五、保留意见与坚持错误的区别1125

二十六、正确对待党内不同意见1125

二十七、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1126

第八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127

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127

二、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1127

三、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1128

四、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1129

五、事业单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1129

六、街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1130

七、“窗口行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1130

八、“创先争优”活动1131

九、党员目标管理1131

十、党员责任区1132

十一、党员联系户1132

十二、党员主题实践活动1133

第九章党内表彰1134

一、党内表彰1134

二、党内表彰的种类1134

三、优秀共产党员1134

四、优秀党务工作者1134

五、优秀党委书记1135

六、先进基层党组织1135

七、表彰权限1135

八、表彰程序和评选办法1135

九、受党内表彰同志的奖励问题1136

第十章党员领导干部1137

一、党员领导干部1137

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1137

三、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1138

四、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1138

五、党内一律互称同志1139

六、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1140

七、双重组织生活会1140

八、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内容1140

九、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1141

十、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1142

十一、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1142

十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廉洁从政1143

第十一章民主评议党员1145

一、民主评议党员制度1145

二、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原则1145

三、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内容1145

四、民主评议党员的方法步骤1146

五、党员评议格次1146

六、不合格党员1146

七、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理1147

八、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方式1147

九、限期改正1148

十、劝其退党1148

十一、自行脱党1148

十二、党内腐败分子1149

十三、预备党员的民主评议1149

十四、民主评议党员材料的处理1149

十五、正确对待不合格党员1149

十六、正确对待党员退党问题1150

十七、民主评议党员要与民主评议干部相结合1150

十八、民主评议党员要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1151

十九、民主评议党员要经常化、制度化1151

第十二章流动党员管理1152

一、流动党员管理1152

二、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1152

三、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1152

四、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制发1153

五、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1153

六、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党组织报告1154

七、党组织对外出的党员要进行行前教育1154

八、流动党员要主动与外出所在地党组织联系1154

九、党组织不得拒绝接收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1155

十、党组织要支持人才的合理流动1155

十一、党员不能不辞而别1155

十二、妥善解决党员流动中的争议问题1156

十三、党员外出期间要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156

十四、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和单位要建立党组织1156

十五、流动党员参加选举问题1157

十六、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问题1157

十七、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转正问题1157

第十三章党籍党龄1158

一、党籍1158

二、党龄1158

三、自杀党员的党籍处理1158

四、受刑事处罚党员的党籍处理1158

五、党员档案中没有入党志愿书的处理1159

六、党员登记1159

七、党员退党1160

八、追认共产党员问题1160

九、党龄的计算方法1160

十、特殊情况的党龄计算方法1161

第十四章党费管理1162

一、党费1162

二、党员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1162

三、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1162

四、农村党员交纳党费的标准1163

五、没有经济收入或生活困难的党员交纳党费的标准1163

六、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交纳党费的办法1163

七、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交纳党费的标准1163

八、流动党员交纳党费的方法1163

九、党员增加工资收入后交纳党费问题1163

十、党员自愿一次交纳1000元以上党费问题1164

十一、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1164

十二、党费管理的原则和要求1164

十三、向中央上缴党费问题1165

十四、铁路、民航和金融系统基层党组织向地方党委上缴党费问题1165

十五、党费的使用范围1165

十六、严格党费使用审批制度1165

十七、党费检查报告制度1165

十八、严肃查处党费管理中的违纪问题1166

十九、不得要求党员交纳“特殊党费”1166

二十、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做好党费收缴工作1166

第十五章党的纪律1167

一、党的纪律1167

二、党的政治纪律1167

三、党的组织纪律1167

四、党的群众纪律1168

五、党的保密纪律1168

六、党的纪律处分的种类1168

七、警告1169

八、严重警告1169

九、撤销党内职务1169

十、留党察看1169

十一、开除党籍1170

十二、实施党的纪律处分的原则1170

十三、党纪处分的程序1170

十四、处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的基本要求1171

十五、党内通报批评问题1171

十六、警告与严重警告的区别与执行1171

十七、党员留党察看期间又违反党的纪律的处理1172

十八、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后提前恢复权利的问题1172

十九、延长留党察看时间问题1172

二十、由其他处分改为留党察看处分问题1172

二十一、受刑事处罚的党员党纪处分问题1172

二十二、开除党籍与清除出党的区别1173

二十三、处分党员的依据1173

二十四、上级党组织直接处分党员的问题1173

二十五、党员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字的问题1173

第十六章其他1175

一、共产党员不允许信仰宗教1175

二、处理党员信教问题的政策界限1175

三、党员不能参加封建迷信活动1176

四、党员不能参与宗族活动1176

五、党员不能参加集体上访、闹事活动1177

六、共产党员要求加入民主党派问题1178

七、私营企业主党员的管理1178

八、党员申请开办私营企业问题1178

九、预备党员不能担任党内领导职务1179

十、担任外商代理人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问题1179

十一、党员佩戴标志问题1179

十二、党内不搞“荣誉党员”1179

十三、党内统计1180

十四、党旗党徽的制作与使用1180

附录:中国共产党章程1183

第七编党委书记与党的组织选举及换届工作1199

第一章总类1199

一、党代表大会1199

二、党代表会议1200

三、党员大会1201

四、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202

第二章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有关文件的准备1205

一、党代表大会的筹备1205

二、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1205

三、筹备工作机构的设置及其任务1205

四、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1206

五、召开党代表大会决议的说明及附例1206

六、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请示及附例1209

七、上级党组织对召开党代表大会请示的批复及附例1211

八、党的委员会工作报告的起草1211

九、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起草1212

十、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的起草及附例1212

第三章党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1214

一、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及附例1214

二、代表的职责和权利1215

三、代表应具备的条件1216

四、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确定代表名额的原则1216

五、代表构成的指导性比例1217

六、选举单位的划分1217

七、代表名额的分配1217

八、代表产生的程序1218

九、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报批1218

十、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的审查和批复及附例1218

十一、代表候选人的确定1224

十二、代表的选举和差额比例1224

十三、选举结果的报批及附例1224

十四、特邀代表设置原则及条件1226

十五、列席人员确定原则1226

十六、代表资格审查1226

十七、代表资格审查机构的设置1226

十八、代表资格审查的程序1227

十九、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并附例1227

第四章 党的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产生1229

第五章 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产生1238

第六章干部考察工作1241

一、换届选举中的干部考察工作1241

二、干部考察工作的组织领导1241

三、干部考察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241

四、干部考察的程序1242

五、干部考察的内容和方法1242

六、干部考察材料1243

七、填写干部任免呈报表应注意的问题1243

第七章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宣传报道与会务工作1245

一、党代表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1245

二、党代表大会的会务工作1247

三、党员大会的宣传工作与会务工作1260

第八章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1261

一、预备会议的主要作务1261

二、预备会议的程序1261

三、预备会议的主持及附例1261

四、大会主席团的职责1262

五、大会主席团的组成原则与产生办法1263

六、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职责1263

七、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原则与产生办法1264

八、大会秘书长的职责及产生办法1264

九、大会执行主席的职责1264

第九章党代表大会召开及文件的审议1265

一、党代表大会召开1265

二、审议和酝酿讨论会议文件1267

第十章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的组织实施1270

一、党代表大会选举的程序1270

二、党员大会选举的程序1270

三、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选举的主持及附例1271

四、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程序及主持并附例1274

五、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程序及主持并附例1278

六、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选举时参加选举人数的要求1281

七、党员大会选举时参加选举人数的要求1281

八、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时参加选举人数的要求1282

九、党的基层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时参加选举人数的要求1282

十、选举办法的制定和应注意的问题并附例1282

十一、监票人的设置原则、主要职责和产生办法1285

十二、总监票人的设置原则、主要职责和产生办法1285

十三、计票人的设置原则、主要职责与产生办法1286

十四、票箱的设置与检查1286

十五、选票的印刷及注意事项1286

十六、选票上候选人姓名的排列原则1290

十七、填写选票应注意的问题1290

十八、确认选举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则1291

十九、确认选票是否有效的原则1291

二十、党的地方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选举的基本形式1291

二十一、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选举的基本方式1291

二十二、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选举的基本方式1292

二十三、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选举的基本方式1292

二十四、差额预选时投票方式与计票要求1292

二十五、差额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的原则1292

二十六、正式选举确定当选人的原则1293

二十七、确定当选人时应注意的问题1293

二十八、预选结果的公布1293

二十九、正式选举结果的公布与当选人名单的宣布1294

三十、当选人名单的排列原则1294

三十一、选举结果的报批或报道应注意的问题1294

第十一章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以及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闭幕式(闭会)1295

一、党代表大会闭幕式1295

二、党代表大会闭幕式的程序1295

三、党代表大会闭幕式的主持1295

四、党代表大会闭幕式应注意的问题1296

五、党员大会闭会及应注意的问题1297

六、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会及应注意的问题1297

第十二章文件材料的归档和会后工作总结1298

一、文件材料归档的重要性1298

二、文件材料的分类与归档1298

三、文件材料的管理1298

四、会后工作总结的基本要求1299

第十三章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增补1300

一、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出缺1300

二、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1300

三、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1301

四、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1302

五、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常务1302

六、上级党组织指派下级党组织负责人应注意的问题1302

七、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主要程序1302

八、召开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讨论召开党员大会的有关事宜1303

九、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召开党员大会的请示1303

十、组织酝酿、提名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名单1303

十一、起草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1303

十二、召开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1304

十三、向上级党组织呈报下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1304

十四、做好召开党员大会的宣传教育工作1304

十五、召开党的委员会民主生活会1304

十六、起草党员大会和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选举办法(草案)1304

十七、安排党员大会的会务工作1305

十八、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1305

十九、布置大会会场1305

二十、举行党员大会开幕式1305

二十一、组织党员分组讨论1305

二十二、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1306

二十三、党员大会选举1306

二十四、上届党的委员会召开最后一次全体委员会议1306

二十五、大会闭幕式1306

第八编党委书记与宣传、统战工作1309

第一章党委宣传工作的作用、任务、方针和原则1309

一、党委宣传工作的性质1309

二、党委宣传工作在党的工作中的地位1309

三、党委宣传工作的作用1310

四、党委宣传工作的任务1311

五、党委宣传工作的方针1312

六、党委宣传工作的原则1314

第二章党委宣传工作的内容1317

一、政治宣传1317

二、经济宣传1317

三、文化宣传1318

四、社会宣传1318

五、形势和任务宣传1319

六、党的方针、政策宣传1319

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宣传1320

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宣传1320

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1321

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宣传1321

十一、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宣传1322

十二、党的建设宣传1323

第三章基层党委宣传工作的方法和艺术1324

一、系统宣传1324

二、阶段宣传1324

三、突出重点1325

四、典型宣传1325

五、对照比较1326

六、正面灌输1327

七、寓教于乐1327

八、以情感人1328

九、超前宣传1328

十、激励宣传1329

十一、民主讨论1329

十二、阵地建设1330

附录一:关于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思考1331

附录二:运用邓小平同志改革理论指导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实践1334

附录三: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导向1337

附录四: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1339

附录五:关于党的宣传工作的几点认识1341

附录六: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导向的主动权1346

附录七:坚持正确舆论引导的几点做法1351

第四章新形势下的新时期统一战线1355

一、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1355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1355

三、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1356

四、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社会职能1357

五、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原则1360

六、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新特点1360

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统一战线的影响1361

八、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1361

九、基层统一战线工作基本任务1363

十、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的形式和方法1364

第五章民主党派工作1366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的重大发展1366

二、我国多党合作的内容和形式1367

三、当前民主党派工作的主要原则1368

四、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369

五、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工作方针1369

六、统战部门在民主党派工作方面的职责1370

第六章民族宗教工作1371

一、民族问题上的“三句话”的主要涵义1371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1371

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1372

四、统战部门在民族工作方面的职责1373

五、我国宗教的基本特征1373

六、当前宗教工作的主要任务1374

七、党对宗教信仰问题的基本政策1375

八、统战部门在宗教工作方面的职责1375

第七章海外统战工作1377

一、加强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1377

二、当前海外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1377

三、海外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1378

四、海外统战工作的方针1378

五、统战部门开展海外统战工作的职责1378

第八章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1380

一、统战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性1380

二、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的优势1380

三、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的途径和方式1381

四、新形势下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范围、对象和内容1381

五、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方针1382

六、新时期工商联的性质、任务和工作重点1383

七、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智力支边、扶贫工作的方针1383

第九章党外知识分子工作1385

一、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1385

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1385

三、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1386

四、国有大中型企业统战工作的重点和主要内容1386

五、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1387

六、统战部门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和工作重点1387

第九编党委书记的法律知识1391

第一章法律基本知识1391

一、法律的概念和本质1391

二、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1393

三、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1397

四、社会主义法律关系1400

五、社会主义法律适用1408

六、违法与法律责任1413

第二章市场经济法律知识1419

一、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1419

二、市场经济主体法律制度1423

三、市场交易行为与市场秩序法律制度1440

四、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1450

五、市场经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456

第三章民主政治法律知识146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462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466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473

四、行政诉讼法律制度1478

五、行政处罚法律制度1483

六、国家赔偿法律制度1489

第十编党委书记常用文体1499

第一章命令(令)和指令1499

一、命令1499

二、指令1502

第二章决定和决议1504

一、决定1504

二、决议1506

三、指示1508

第三章布告、公告和通告1510

一、布告1510

二、公告1512

三、通告1514

四、通知1517

五、通报1526

第四章报告和请示1529

一、报告1529

二、请示1536

三、批复1543

四、函1545

五、会议纪要1548

第五章计划、规划1551

一、计划1551

二、规划1554

第六章工作要点、方案1557

一、工作要点1557

二、方案1559

三、总结1561

第七章纪录、大事记1565

一、纪录1565

二、大事记1565

第八章简报、调查报告1567

一、简报1567

二、调查报告1570

第九章 提案、议案1574

第十章制度、规定、办法、细则、规则1576

一、制度1576

二、规定1577

三、办法1580

四、细则1581

五、规则1584

第十一章规程、守则、须知、公约1586

一、规程1586

二、守则1587

三、须知1588

四、公约1589

第十二章章程、条例1591

一、章程1591

二、条例1593

第十三章介绍信、证明信1595

一、介绍信1595

二、证明信1597

第十四章公开信、感谢信、表扬信1600

一、公开信1600

二、感谢信1602

三、表扬信1603

第十五章贺电(信)、慰问电(信)、致敬电(信)1605

一、贺电(信)1605

二、慰问电(信)1606

三、致敬电(信)1607

第十六章 倡议书1610

第十七章 申请书、志愿书1612

第十八章 保证书、决心书1614

第十九章启事、海报1616

一、启事1616

二、海报1617

第二十章开幕词、闭幕词1619

一、开幕词1619

二、闭幕词1620

第二十一章 各类证书1622

第二十二章 各类请柬1624

第十一编党委书记的行政与经济管理1627

第一章行政领导1627

一、行政领导概说1627

二、行政领导的方式和类型1631

三、行政领导者1634

四、行政领导艺术1639

五、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1642

第二章行政组织1646

一、行政组织概说1646

二、组织目标1652

三、组织结构1655

四、组织原则1659

五、组织环境1663

六、组织变革1666

第三章行政决策1672

一、行政决策概况1672

二、行政决策体制1678

三、行政决策过程1684

四、行政决策的方法1690

第四章行政实施1695

一、行政实施概说1695

二、行政指挥1698

三、行政沟通1699

四、行政控制1702

五、行政协调1704

第五章人事行政1707

一、人事行政概说1707

二、现代人事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1711

三、现代人事行政中的职位分类1714

四、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考任、退休与培训1718

五、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保健机制:考核、奖励、晋升与工资福利1722

六、现代人事行政的行为调控机制:义务、道德、监督与惩戒1725

第六章市场经济下的国民经济管理1728

一、市场功能和政府干预1728

二、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模式比较1733

三、中国国民经济管理的转型1742

第七章国民经济管理模式1746

一、国民经济管理及其主要内容1746

二、国民经济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基本功能1748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实现方式1750

四、国民经济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转变1754

第八章财政管理与财政政策1758

一、财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1758

二、财政收入管理1764

三、财政支出管理1769

四、财政政策1775

第九章金融管理与货币政策1785

一、金融体系及其管理1785

二、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系统1789

三、货币供应总量的管理与调控1794

四、利率、外汇和金融市场的管理与调控1797

五、财政与金融的配合1803

第十二编党委书记对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1809

第一章变幻发展中的世界总格局1809

一、战前列强野蛮称霸的格局1809

二、两极对峙冷战格局的形成1815

三、冷战格局的演变及其终结1820

四、当前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1826

五、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趋势1832

第二章霸权地位逐渐衰落的美国1838

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1838

二、战后美国经济政治社会新变化1840

三、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1846

第三章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1856

一、战后日本政治经济的发展1856

二、战后日本对外战略的发展1863

三、80年代以来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1866

第四章联合与动荡的欧洲1873

一、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政治与对外关系1873

二、欧洲的联合1878

三、欧洲的动荡1886

第五章苏联解体与今日俄罗斯1895

一、战后苏联的政治经济与对外战略1895

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苏联的解体1901

三、独立国家联合体与俄罗斯1908

第六章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壮大1914

一、第三世界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1914

二、第三世界的基本特点1919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1925

第七章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对外关系1935

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1935

二、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对外关系的发展1939

三、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1946

第十三编党委书记的常用性文件及工具性资料195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1955

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1963

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1965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1967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1970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干部出国问题的若干规定1975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和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访问的规定1978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访问的补充规定197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干部用公款旅游的通知1980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境)旅游的通知1982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清理党政干部违纪违法建私房和用公款超标准装修住房的报告》的通知198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198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198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的通知1990

国务院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1991

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1993

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清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无偿占用企业钱物的实施意见1995

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1997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食宿不准超过当地接待标准的通知1999

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2000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反腐败斗争近期抓好几项工作的决定2001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监察部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五条规定”的实施意见2003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干部违反廉洁自律“五条规定”行为的党纪处理办法2005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三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五条规定2007

关于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重申和提出的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五条规定”的实施意见2008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会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补充规定以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四条规定2011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补充规定的实施和处理意见2012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四条规定”的实施和处理意见2014

党员领导干部犯严重官僚主义失职错误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2016

关于《党员领导干部犯严重官僚主义失职错误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的说明2020

共产党员在涉外活动中违犯纪律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2021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共产党员在经济方面的违法违纪党纪处分的若干规定(试行)2023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共产党员在经济方面违法违纪党纪处分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几点说明》2029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参与嫖娼、卖淫活动的共产党员及有关责任者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2032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共产党员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党纪处分的若干规定(试行)2033

关于《共产党员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党纪处分的若干规定(试行)》的说明2035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对妨碍违纪案件查处的党组织和党员党纪处分的规定(试行)2037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2041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2044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2049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2055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205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2065

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2071

监察机关参加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的暂行规定2077

监察机关处理不服行政处分申诉的办法2079

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2084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2087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2089

建国后党的领导机构沿革及成员名录2111

1999《党委书记工作艺术全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春山主编;李学文副主编 1999 北京:长征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一个乡党委书记的手记(1996 PDF版)
一个乡党委书记的手记
1996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市委书记(1979 PDF版)
市委书记
1979
党委书记百题问答(1992 PDF版)
党委书记百题问答
1992
纪委书记( PDF版)
纪委书记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1991 PDF版)
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
1991
州委书记  下(1962 PDF版)
州委书记 下
1962 北京:作家出版社
党委书记百题问答(1992 PDF版)
党委书记百题问答
1992 北京:华夏出版社
写给党委书记的书(1989 PDF版)
写给党委书记的书
1989 工人出版社
州委书记(1962 PDF版)
州委书记
1962 北京:作家出版社
党委书记工作365天(1999 PDF版)
党委书记工作365天
1999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1995 PDF版)
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199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党委书记的学问(1996 PDF版)
党委书记的学问
1996 北京:蓝天出版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体制改革(1989 PDF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体制改革
1989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地方党委书记工作概要(1997 PDF版)
地方党委书记工作概要
1997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党委书记工作艺术全书  上(1999 PDF版)
党委书记工作艺术全书 上
1999 北京:长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