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研究 第1卷》求取 ⇩

前言1

第一篇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的开端1

开篇语1

第一章夏、商、西周时期的天命、天罚思想6

第一节天、神崇拜与天命思想7

一、从图腾崇拜到帝观念的产生8

二、祖先崇拜与氏族社会的遗痕13

三、对王权来源的最初认识17

第二节天罚思想21

一、天降典刑22

二、代天行罚24

三、神明裁判26

第二章西周时期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31

第一节以德配天32

一、以德配天的天命论32

二、德的发现及其划时代的价值35

第二节明德慎罚39

一、明德与先教后诛思想的最早萌芽40

三、慎罚——最早的较为系统的科学的法律思想41

第三章西周时期的礼治思想46

第一节基本行为规则的形成47

一、礼的起源47

二、夏、商时期礼的性质的变化48

三、西周时期礼发展成为基本行为规范体系50

第二节亲亲、尊尊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54

一、“以藩屏周”与“亲亲”的原则54

二、“君令臣共”与“尊尊”的原则57

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60

第三节礼治思想的精义61

一、以别、异立天下之序62

二、用自律求天下之安66

小结71

第二篇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准备时期77

开篇语77

第四章春秋时期新旧法律思想的交替82

第一节天命观的否定与重民思想的发达83

一、天命观的否定与新思想的产生84

二、重民思想的发达86

第二节礼治思想的发展与礼、法分离91

一、礼崩乐溃及其原因92

二、礼治思想的发展95

三、礼、法分离与子产的“救世”思想98

第五章儒家的法律思想(上)105

第一节仁与为政以德107

一、何谓“仁”107

二、“仁”的政治目标110

三、“为政以德”与“先教后诛”113

四、无讼与宽猛相济118

第二节为国以礼121

一、通过正名维护等级制度122

二、坚持以礼乐为刑罚的依据,反对公布成文法124

三、为尊者讳与父子相隐128

第三节为政在人131

一、修己以安百姓132

二、举贤才135

三、人治阻止法治的到来139

第六章儒家的法律思想(下)140

第四节性善论与仁政说141

一、性善论142

二、仁政说145

三、人性论与平等的潜意识156

第五节人治说与民贵君轻论159

一、人治说160

二、民贵君轻论171

第七章墨家的法律思想179

第一节以仁为核心的法律观180

一、“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180

二、“法不仁不可以为法”183

三、“法天”185

第二节以法治国188

一、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188

二、兴利除害,劝善沮恶190

三、赏信罚威193

第三节犯罪论与刑罚观195

一、犯罪的特征196

二、犯罪的原因与消灭犯罪的方法198

三、刑罚报应论203

第四节专制主义的君臣民关系论204

一、关于政长体系204

二、尚贤与官僚制度建设209

三、上下情请相通212

四、君主与天鬼214

第八章道家的法律思想216

第一节贵己与人性自然说217

一、杨朱的贵己思想217

二、庄周的天性论与至德之世的理想220

第二节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治224

一、道法自然225

二、无为而治226

三、君无为,臣有为232

第三节对礼治、法治、人治的否定236

一、礼、法是“失道”的产物236

二、礼为“乱之首”238

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240

四、“圣人不死,大盗不止”244

第九章法家的法律思想(上)246

第一节法家学派与法家的法律观247

一、法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247

二、定分止争的法律起源论249

三、法为国之权衡251

四、法是公义255

五、法是有效用的工具257

第二节实行法治的理论260

一、变法论260

二、性恶论263

三、用众论266

四、中君论269

第三节法家的基本法治理论271

一、法治目的论272

二、明法论276

三、重刑论279

四、行法论289

第十章法家的法律思想(下)296

第四节韩非对法家思想的发展297

一、赏誉同轨,非诛俱行297

二、君主独断301

三、明主治吏不治民307

四、对道家观点的运用312

五、儒术步入法治理论的殿堂314

第五节齐法家法律思想的特点318

一、“以民为本”,“令顺民心”321

二、君执本,相执要,大夫执法324

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328

四、仓廪实则囹圄虚330

第十一章荀况奠定了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基础333

第一节以性恶论为基础的法律思想体系335

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336

二、荀况的法律思想体系346

第二节荀况对礼学的发展351

一、礼为度量分界352

二、荀礼的属性354

三、荀礼的内容357

四、以礼化民367

第三节治之经,礼与刑375

一、法者,治之端376

二、荀况的法的儒家特色379

三、圣君一元立法权383

第四节有治人,无治法385

一、君子者,治之源386

二、盘水论388

三、尚贤使能,君主无为391

第五节荀况的刑罚论395

一、使用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395

二、刑罚预防犯罪的心理基础397

三、罪刑相当398

小结405

第三篇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时期425

开篇语425

第十二章秦朝统治者对法家学说的运用与秦朝灭亡的原因429

第一节秦王朝的建立与法家学说的局限性429

一、商鞅虑所未及的问题430

二、吕不韦为统一所做的理论准备432

三、秦始皇的选择435

第二节秦朝统治者把法家学说推入歧途438

一、耕战政策与大兴土木439

二、从君主独断到独行恣睢之心441

三、把重刑推向极端443

四、从赏不僭刑不滥到杀公子诛老臣445

第三节秦朝灭亡的思想原因与法家学说的得失446

一、从法律思想看秦朝灭亡的原因446

二、法家学说的功过449

第十三章汉初各派法律思想的竞争与统治者的选择453

第一节法家思想在汉初统治集团中的影响454

一、坚持水德与汉承秦制455

二、重重轻轻的刑罚思想459

第二节黄老之学在汉初的统治462

一、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464

二、黄老法律思想中的法家传统469

三、黄老学派对法家法律思想的突破470

第三节儒家法律思想所进行的抗争472

一、贾谊的民本主义法律思想体系473

二、礼禁将然之前,法禁已然之后475

三、坚持分封制与众建诸侯的建议480

四、定经制483

五、刑不至君子486

第十四章儒家法律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与董仲舒的贡献490

第一节儒家法律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491

一、儒家思想的顽强生命力492

二、儒家思想早已发挥“守成”作用497

三、汉武帝独尊儒术499

第二节董仲舒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503

一、天人关系论504

二、“性三品”论510

第三节董仲舒勾画的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纲目514

一、德主刑辅514

二、立教化,正万民518

三、以度制节民之情521

四、君本、民本与君臣天地523

五、春秋决狱与封建立法司法原则528

六、赏罚副寒暑530

小结533

后记544

1994《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研究 第1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进著 1994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1989 PDF版)
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经济诚信思想研究( PDF版)
中国古代经济诚信思想研究
古代思想の研究(1978.04 PDF版)
古代思想の研究
1978.04 皇学館大学出版部
韩非的法律思想研究(1986 PDF版)
韩非的法律思想研究
1986
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  下(1964 PDF版)
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 下
196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当代中国法律思想史(1999 PDF版)
当代中国法律思想史
1999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法律思想研究(1993 PDF版)
毛泽东法律思想研究
199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1986 PDF版)
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
198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经营管理思想研究(1996 PDF版)
中国古代经营管理思想研究
1996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法律思想史(1999 PDF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
1999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思想研究法(1948 PDF版)
中国思想研究法
1948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孙中山法律思想研究(1997 PDF版)
孙中山法律思想研究
1997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中山法律思想体系研究(1992 PDF版)
孙中山法律思想体系研究
1992 北京:法律出版社
《资本论》法律思想研究(1992 PDF版)
《资本论》法律思想研究
1992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外国法制史(1989 PDF版)
外国法制史
1989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