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自然哲学基础》求取 ⇩

引论1

第一部分15

第一章关于易的自然哲学探索的历史回顾——从孔子到王夫之15

1.1概述18

1.2儒的易学诠释21

1.3道的易学体验28

1.4先泰筮卜方法论33

1.5象数学派与汉易的化理化34

1.6三道同一说与炼丹学派37

1.7杨雄的《太玄》——另一种公理化途径39

1.8图书之学40

1.9程朱与理本论46

1.10王夫之——古代易自然哲学终结的标志47

第二章易的自然哲学问题及中国先哲的自然观和方法论51

2.1论易学研究之原则54

2.2关于自然法则和自然本质58

2.3论宗教理性从自然理性中派生61

2.4认知过程中的美学原则和功利原则63

2.5易的自然哲学问题——自然哲学家眼中的唯象世界63

2.6易学问题的逻辑关联65

2.6易学问题的逻辑关联65

2.7易之结构与中国先哲之思维本征66

第三章《周易》的自然哲学模型化衍变71

3.1从太极图模型到太极球模型71

3.2从太极球到双黄蛋模型74

3.3从双黄蛋模型到卦爻78

3.4论《周易》的自然哲学意义83

第二部分89

第四章《周易》的组织动力机制分析原理(一)——组织动力模型的构建89

4.1问题的描述91

4.2功能本体论原理92

4.3功能约化叠加原理98

4.4功能贡献赋值原理106

第五章《周易》的组织动力分析原理(二)——约化功能本体间的作用原理108

5.1基定贡献、赋值贡献与营卫贡献111

5.2中庸原理115

第六章《周易》的组织动力分析原理(三)——组织状态跃迁的动力机理120

6.1组织状态的一般定义121

6.2状态衍进123

6.3组织状态跃迁之规律126

6.4《周易》的组织状态跃迁路线128

第三部分135

第七章对经文的组织动力分析(总论)135

7.1功能贡献分布表138

7.2组织状态的动力学描述141

7.3营卫结构的变异级次与等级151

7.4个体所处之环境与环境影响下的个体行为、状态153

7.5经文的陈述规则及对《彖》《象》的浅评155

第八章对经文的组织动力分析(分论一:乾族)157

8.1乾157

8.2履160

8.3小畜163

8.4姤167

8.5夬170

8.6中孚172

8.7讼175

8.8巽179

8.9兑183

8.10需187

8.11大过191

8.12涣194

8.13节198

8.14困200

8.15井204

8.16坎207

第九章对经文的组织动力分析(分论二:坤族)211

9.1坤211

9.2谦214

9.3豫217

9.4复220

9.5剥223

9.6小过227

9.7明夷230

9.8震234

9.9艮237

9.10晋240

9.11颐244

9.12丰247

9.13旅251

9.14贲254

9.15噬磕257

9.16离261

第十章对经文的组织动力分析(分论三:否族)265

10.1否265

10.2遁270

10.3观273

10.4无妄276

10.5萃279

10.6渐282

10.7同人285

10.8咸288

10.9益290

10.10比294

10.11随296

10.12家人299

10.13蹇302

10.14革305

10.15屯308

10.16既济311

第十一章对经文的组织动力分析(分论四:泰族)314

11.1泰314

11.2临317

11.3大壮321

11.4升324

11.5大畜327

11.6归妹331

11.7师335

11.8损338

11.9恒341

11.10大有345

11.11蛊348

11.12解351

11.13睽354

11.14蒙357

11.15鼎360

11.16未济364

附录369

附录1非意志力假设下的协同一竞争自组织行为369

附录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背景的西方自组织理论衍化脉络388

参考文献400

1993《《周易》的自然哲学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祁洞之著 1993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