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
作者 | (苏)彼得鲁舍夫斯基(С.А.Петрушевский)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856 |
出版时间 | 195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012·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745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5
一 心理学的一般任务6
二 现代心理学的一般状况7
三 现代资产阶级心理学的衰落与腐朽8
四 苏联心理科学的现状10
第一编 科学心理学的哲学基础30
引言 关于科学心理学的对象的概念30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和心理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心物问题上的斗争40
一 古代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心理学问题上的斗争43
二 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心理学问题上的斗争45
三 十九世纪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心理学问题上的斗争47
四 俄国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科学心理学准备上的作用48
五 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唯物主义在心理学问题上的本质的缺点60
第二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论心与物69
一 关于“物”的概念72
二 关于“心”的概念73
三 关于“反映”的概念76
四 生物的和社会的反映形式80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论动物的“心理”83
一 “心理”这一概念对动物心理现象的不适用性84
二 动物进化的主要的运动着的矛盾90
三 有机体与生存条件之间矛盾的特殊性92
四 生物遗传的特殊性94
五 刺激物的无限的数量和质量与神经机构接受刺激物的有限可能性之间的矛盾的特殊性96
六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形成的特殊性112
第四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论人的心理的源泉与内容121
一 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121
二 周围现实的三个组成要素123
三 社会生产是人的心理的基础135
四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思惟的武器139
五 社会生产的基本规律150
六 结论154
第五章 辩证唯物主义论脑与心理的相互关系157
一 心理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脑与心理相互关系问题上的斗争158
二 辩证唯物主义论脑与心理的相互关系162
三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与次要形式的学说163
四 人脑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164
五 人的心理是整修脑的分析和综合活动的产物166
六 人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167
七 结论168
第六章 辩证唯物主义论人的意识、心理、主观世界169
一 唯心主义哲学与心理学关于人的意识、心理、主观世界的概念170
二 意识不过是被意识到的存在174
三 人对自己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意识性180
四 对人的心理的科学的理解184
五 对人的主观世界的科学的理解190
第七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意识的倾向192
一 关于意识倾向的概念192
二 关于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概念197
三 关于心理倾向问题的实质202
四 意识倾向的客观源泉204
五 全社会的实践与集体意识的倾向207
六 在阶段社会中实践和集体意识的阶级倾向与民族倾向220
七 个别人的实践与意识倾向236
一 在意识能动性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性271
第八章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论意识的能动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71
二 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也创造客观世界273
三 意识创造作用的实质273
四 论意识能动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革命)作用与消极(反动)作用288
五 结论290
结束语291
第二编 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293
引言293
第一章 谢切诺夫--唯物主义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奠基人307
一 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以前唯心主义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中的统治309
二 谢切诺夫为生理学和心理学中的唯物主义而斗争315
三 谢切诺夫论有机体和环境的关系321
四 谢切诺夫对于“脑的反射”的发现324
五 谢切诺夫论心理现象的实质及其因果制的性332
六 感觉分析器装置及其在心理现象形成上的作用342
七 人的心理如何产生,人的思惟是什么?358
八 谁来研究和如何研究心理学403
九 谢切诺夫的观点中的某些局限性411
十 谢切诺夫是巴甫洛夫关于动物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先驱416
十一 结论418
第二章 巴甫洛夫关于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哲学理论基础419
一 巴甫洛夫的哲学观点422
二 巴甫洛夫学说的科学理论前提474
三 巴甫洛夫为创立新学说而斗争523
四 结论548
第三章 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学说549
一 条件反射的概念551
二 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的实质和作用558
第四章 巴甫洛夫关于分析器的学说650
一 前言650
二 巴甫洛夫关于分析器的概念653
三 巴甫洛夫对于大脑两半球分析与缩合活动的理解661
四 大脑半球分析与综合活动的规律683
五 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性751
第五章 巴甫洛夫关于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768
一 关于现实的信号系统的概念768
二 现实的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的具体思惟的基础773
三 现实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的抽象思惟的基础776
四 思惟的信号类型782
一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般概念784
第六章 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学说784
二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产生与实质785
三 巴甫洛夫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分类789
四 确定高级有神经活动类型的方法794
五 巴甫洛夫论“类型”、“发生型”、“混合型”和“现实型”、“气质”以及“性格”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796
第七章 巴甫洛夫学说与心理说798
一 导言798
二 巴甫洛夫对“传统心理学”的态度800
三 巴甫洛夫为反对企图使心理现象脱离生理现象的拥护者而斗争800
四 巴甫洛夫对心身问题的理解,对心理学问题的理解802
五 巴甫洛夫论科学心理学的对象803
六 关于在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发展的现阶段上运用巴甫洛夫学说的问题804
七 关于真正的科学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怎样的科学的问题805
第八章 巴甫洛夫为生理学与心理学中的唯物主义而斗争806
1957《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彼得鲁舍夫斯基(С.А.Петрушевский)著; 1957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哲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自学辅导
- 198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 基础心理学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敦煌吐鲁番学耕耘録
- 民国85.11 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
-
- 景颇族简史简志合编
- 1962
-
- 自然科学基础 上
- 1987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自然科学基础之三 物理学基础 下
- 1985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自然科学基础
-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自然地理学基础
-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 1985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自然科学基础
- 1987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自然科学基础 上
-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自然科学基础 下
- 198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 1988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