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话》
作者 | 李石岑著 编者 |
---|---|
出版 | 久久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48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14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讲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的比较研究1
从发展过程观察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1
第一期『成长期』的比较2
第一儒家和观念派3
第二 墨家名家和主不变派10
第三 道家和主变派14
第二期『嬗变期』的比较18
第一儒佛混合和二希混合20
第二 朱熹、王守仁和安葵奈斯、司苛特斯21
第三期『发展期』的比较23
第一回到先秦和回到希腊24
第二 怀疑和实证25
第三 理和欲27
第二讲儒家的伦理观29
①儒家思想的社会背景29
②儒家伦理思想的特质35
第一孔子的伦理思想35
第二 孟子的伦理思想46
第三 荀子的伦理思想55
③儒家和新儒家61
第三讲墨家的尚同说及其实践精神68
①墨家思想的社会背景及『墨』字的涵义68
②墨家思想产生的旁因76
③墨子的根本思想——尚同说82
④墨子的形式论理91
⑤墨家的实践精神97
⑥墨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潜势力105
第四讲道家的宇宙观111
①老子的产生年代及其思想的来源111
②道家的自然主义114
③道家的辩证法132
④道家思想的社会背景及略评146
第五讲名家之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152
①名家和别墨的不同153
第一墨家富有实践的精神,名家只是作抽象的研究154
第二 墨家有特殊的组织,名家无之155
第三 墨家主名实合一,名家主名实对立155
第四 墨家『蔽于用』,名家『蔽于辞』——荀子在辞蔽篇说157
②两种辩证法159
第一观念论的辩证法160
第二 唯物论的辩证法162
③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166
第一否定矛盾之观念论的辩证法166
第二 肯定矛盾之观念论的辩证法168
第三 形式论理172
第四 否定矛盾之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174
第五 肯定矛盾之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177
④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的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179
第一惠施180
第二 公孙龙185
第六讲中庸的哲理198
①中庸和孟子二书的关系200
②中庸的基础理论204
③中庸的修养法220
④中庸的影响227
第七讲禅家的哲理236
①佛法与禅236
第一论禅的渊源和古禅今禅之别236
第二 佛教略说241
第三 禅宗要义250
②参同契253
③五位颂与四料简260
第一五位颂260
第二 四料简264
④禅家对唐宋以后思想界的影响266
第一禅家对于唐代李翱的影响267
第三 禅家对于宋明诸儒的影响268
第八讲什么是理学277
①宋代思想发生的背景277
②晦庵思想体系的概说279
③晦庵思想的批判326
第九讲体用一源论335
①船山思想的体系335
②船山的有和动339
③船山的性论351
④船山对理和欲的看法359
⑤船山思想略评379
第十讲生的哲学383
①清代思想发生的几个原因383
②王颜两氏给与戴东源的影响387
③戴东源的『生的哲学』406
1982《中国哲学史话》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石岑著 1982 久久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哲学史
- 1940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
- 印度哲学史话
- 1960
-
- 中国哲学史
- 1929
-
- 中国哲学史讲话
- 1975
-
- 中国哲学史
- 1916
-
- 中国哲学中史
- 1934
-
- 中国哲学史
- 1927
-
- 中国哲学史
- 1976 台湾中华书局
-
- 中国神话哲学
- 199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西方哲学史话
- 1989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讲话
- 197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
- 1947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 1982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中国哲学史
- 1985 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
- 1984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