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驾驶计算公式应用手册》求取 ⇩

第一篇天文航海1

1天球坐标1

1.1天体赤纬与天体极距1

1.2赤经和共轭赤经1

1.3天体方位半圆算法与圆周算法换算2

1.4天体高度与天体顶距2

1.5仰极高度与测者纬度3

2天体视运动3

2.1天体出没条件3

2.2天体永不升出或永不降没条件4

2.3天体方位变化经过四个象限的条件4

2.4高度每分钟变化量5

2.5方位每分钟变化量5

2.6太阳赤经、赤纬的近似计算6

3时间7

3.1视时与时角7

3.2时差7

3.3时区号数7

3.4时区号数与时区中央经线8

3.5世界时与地方时9

3.6世界时与区时9

3.7区时与地方时10

3.8船时与近似世界时11

3.9天文钟钟差11

3.10天文钟日差12

3.11求天测世界时13

3.12船舶通过日界线日期计算14

4《航海天文历》与《天体高度方位表》14

4.1太阳、行星、月亮格林时角14

4.2春分点格林时角与恒星格林时角15

4.3天体格林时角与天体地方时角16

4.4春分点地方时角17

4.5天文三角形基本公式18

4.6《天体高度方位表》求计算高度与计算方位18

5天体真高度19

5.1六分仪改正量19

5.1.1用水天线或星体重合法求指标差公式19

5.1.2用太阳直径法测定指标差公式20

5.1.3器差20

5.2天体高度改正诸因素21

5.2.1眼高差21

5.2.2蒙气差21

5.2.3视差21

5.2.4半径差22

5.3太阳真高度22

5.4行星、恒星真高度23

5.5月亮真高度25

6船位线26

6.1太阳、行星、月亮船位线26

6.1.1求近似世界时26

6.1.2求测天时世界时26

6.1.3求太阳、行星、月亮地方时角和赤纬27

6.1.4输入推算船位27

6.1.5由δ、t、ψc三引数求Ac和hc27

6.1.6求太阳、行星、月亮真高度27

6.1.7求太阳、行星、月亮船位线两要素28

6.2恒星船位线30

6.2.1求近似世界时30

6.2.2求测天时世界时30

6.2.3求恒星地方时角和赤纬31

6.2.4输入推算船位31

6.2.5由δ、t、ψc三引数求Ac与hc31

6.2.6求恒星真高度31

6.2.7求恒星船位线两要素31

6.3太阳上中天高度求纬度线33

6.3.1求太阳上中天船时33

6.3.2求太阳上中天近似世界时33

6.3.3求赤纬33

6.3.4求太阳上中天真高度33

6.3.5求观测纬度34

6.4北极星高度求纬度线34

6.4.1求近似世界时34

6.4.2求测天时世界时35

6.4.3求春分点地方时角35

6.4.4求北极星真高度35

6.4.5北极星高度求观测纬度35

6.5太阳特大高度(88°以上)求天文船位圆36

6.5.1求近似世界时36

6.5.2求测天时的世界时37

6.5.3求天文船位圆圆心37

6.5.4求太阳真高度37

6.5.5求天文船位圆半径37

7天测船位39

7.1太阳移线定位(作图法)39

7.2三星体定位(作图法)40

7.3太阳特大高度(88°以上)求船位(作图法)43

8天测罗经差44

8.1天测罗经差44

8.2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45

8.3太阳视出没方位求罗经差46

8.4太阳低高度时方位求罗经差46

8.5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48

9船位误差理论基础49

9.1误差与改正量49

9.2概率的加法定理49

9.3概率的乘法定理50

9.4偶然误差正态分布律51

9.5均方误差的实际计算52

9.6观测的最或是值53

9.7最或是值均方误差54

9.8观测量函数的均方误差——和数和差数55

9.9观测量函数的均方误差——倍数56

9.10观测量函数的均方误差——线性函数56

9.11观测量函数的均方误差——一般函数57

9.12非等精度观测条件下——权59

9.13非等精度观测条件下求广义算术平均值及其均方误差59

9.14观测船位的精度——船位均方误差圆62

第二篇地文航海65

1坐标、方向和距离65

1.1地球椭圆体参数65

1.2地球圆球体半径66

1.3纬差与经差67

1.4地球椭圆体上任意处椭圆子午圈曲率半径68

1.5地球椭圆体子午线1'孤长的长度68

1.6距离69

1.6.1测者能见地平距离69

1.6.2物标能见地平距离69

1.6.3物标地理能见距离69

1.6.4雷达能见地平距离69

1.6.5雷达物标地理能见距离69

1.6.6初显(初隐)距离69

1.7磁差的年改正70

1.8磁罗经差71

1.9向位换算72

1.9.1真航向72

1.9.2真方位(一)73

1.9.3真方位(二)74

1.10用航向比对法求磁罗经自差74

1.10.1利用陀螺罗经航向比对法求磁罗经自差74

1.10.2利用标准罗经航向比对法求磁罗经自差75

1.11利用主机转速求航速76

1.12航速校验线的长度76

1.13航速校验线上的水深76

1.14测速77

1.14.1无流中测速77

1.14.2在恒流的水域中测速77

1.14.3在等加速度水流的水域中测速77

1.14.4在变加速度水流的水域中测速77

1.15计程仪改正率的测定78

1.15.1在无流的水域中测计程仪改正率78

1.15.2在恒流的水域中测计程仪改正率78

1.15.3在等加速度水流的水域中测计程仪改正率78

1.15.4在变加速度水流的水域中测计程仪改正率78

1.16用计程仪测定航程80

2海图80

2.1纬度渐长率80

2.2墨卡托海图上1'经差的长度81

2.2.1按图幅宽度计算1'经差的长度81

2.2.2按基准比例尺计算1'经差的长度82

3潮汐与潮流的推算82

3.1附港高、低潮的潮时和潮高82

3.1.1附港高、低潮时82

3.1.2附港高、低潮高83

3.2利用潮信资料推算潮汐84

3.2.1按半日潮港的平均高(低)潮间隙计算大致潮时84

3.2.2八分算潮法87

3.2.3利用潮升估算潮高87

3.3主、附港任意时的潮高或任意潮高的潮时88

3.4水深订正89

3.4.1潮高基准面与当地海图深度基准面不一致时求实际水深89

3.4.2部分港口潮高订正90

3.5潮汐在航海中的应用90

3.5.1判断干出礁是否露出水面90

3.5.2安全通过浅滩所需要的最小潮高91

3.5.3判断明礁顶部露出水面的实际高度91

3.5.4判断灯塔距水面的实际高度92

3.5.5过桥梁允许最大潮高92

4航迹推算与陆标定位93

4.1风海流流速93

4.2流中航迹向、真航向、流压差角三者关系93

4.3已知水流要素、真航向、航速求实际航速和航迹向94

4.4已知计划航向、航速、水流要素求实际航速和真航向95

4.5真航向、风中航迹向、风压差角三者之关系96

4.6风压差角96

4.7真航向、航迹向、风流合压差三者之关系96

4.8风流合压差角97

4.9正横方位与最小距离方位求风流合压差角97

4.10无风流时推算船位均方误差圆的半径98

4.11有风流时推算船位均方误差圆的半径100

4.11.1利用计程仪推算航程且流向、流速保持不变100

4.11.2利用计程仪推算航程、流向和(或)流速变化101

4.11.3利用航速推算航程且流向、流速保持不变104

4.11.4利用航速推算航程、流向和(或)流速变化105

4.12多航向航行中,推算船位误差圆半径107

4.13转移位置线的均方误差107

4.14两标方位定位的船位均方误差107

4.15两标方位定位的船位系统误差108

4.16三标方位定位的船位均方误差108

4.17三标两水平角定位的船位均方误差109

4.18两标距离定位的船位均方误差110

4.19两标距离定位的船位系统误差111

4.20单标方位移线船位的均方误差111

4.21单标方位距离定位时船位的均方误差111

4.22单标方位距离定位时船位的系统误差112

4.23测物标垂直角求距离112

4.24利用回声估算距离113

4.25无风流时测单标两舷角判断正横距离113

4.26叠标分辨垂距114

5无线电定位系统定位115

5.1无线电舷角115

5.2无线电真方位(大圆方位)115

5.3大圆改正量116

5.4恒向线方位116

5.5劳兰A天波时差的改正117

5.6劳兰船位的均方误差117

5.7台卡船位的均方误差118

5.8奥米加船位的均方误差119

6航行方法119

6.1恒向线航法119

6.1.1求纬差119

6.1.2求经差120

6.1.3中分纬度121

6.1.4中分纬度改正值121

6.1.5多航向计算法121

6.2大圆航法123

6.2.1大圆始航向和大圆航程123

6.2.2顶点坐标125

6.2.3按经差要求求大圆航线上各分点坐标126

6.3混合航法127

第三篇船舶货运130

1船舶装载能力计算130

1.1排水量计算130

1.1.1根据排水体积求排水量130

1.1.2用船型尺度计算排水量130

1.1.3根据装载重量求排水量131

1.2载重量计算131

1.2.1总载重量131

1.2.2航次净载重量132

1.2.3储蓄品总重量132

1.3船舶常数133

1.4厘米吃水吨数134

1.5小量装卸平均吃水的变化量135

1.6舷外水密度变化对吃水的影响135

1.7舱容系数136

1.8船舶登记吨位137

1.8.1船舶总吨位137

1.8.2净吨位137

1.9货物积载因数138

1.10亏舱率139

1.11积载因数的换算140

1.12充分利用载重量和舱容140

2船舶稳性141

2.1装卸货物船舶垂向总力矩141

2.2装卸后的重心高度143

2.3横稳心半径143

2.4浮心距基线高度计算144

2.4.1马立许近似公式144

2.4.2欧拉近似式145

2.5横稳心高度145

2.6初稳性高度146

2.7横摇周期与初稳性高度的关系146

2.7.1经验公式146

2.7.2规范公式147

2.8自由液面惯性矩148

2.8.1柜形舱148

2.8.2梯形舱149

2.9自由液面对稳性高度的影响149

2.10垂向移动载荷对稳性高度的影响150

2.11小量装卸或打排压载水对稳性高度影响的精确计算151

2.12小量装卸或打排压载水对稳性高度影响的近似计算152

2.13初稳性力矩153

2.14稳性力矩153

2.15风压倾侧力矩或力臂154

2.16稳性衡准数155

2.17横倾角的调整156

2.18船上重吊吊装重大件所产生的静横倾角157

2.19船上重吊吊卸重大件所产生的静横倾角158

2.20散粮船谷物移动的倾侧力矩159

2.21散粮船我国沿海航行时谷物倾侧力矩160

2.22散粮船我国沿海航行的许用倾侧力矩160

2.23散粮船谷物移动产生的船舶静横倾角161

2.24散粮船谷物倾侧力臂162

2.25散粮船剩余稳性力臂163

2.26散粮船剩余动稳性164

3韶舶吃水及吃水差的计算166

3.1吃水差计算166

3.2船舶重心距船中距离166

3.3厘米纵倾力矩168

3.4大量装卸吃水差计算168

3.5船舶首尾吃水计算169

3.6小量装卸吃水差变化量170

3.7小量装卸货物船舶的首尾吃水171

3.8纵倾修正后的船舶平均吃水173

3.9船舶六面平均吃水174

3.10船舶首尾吃水的垂线修正175

3.11船舶平均吃水的拱垂修正176

3.12排水量纵倾修正176

3.13排水量密度修正178

3.14水尺计重178

4船舶强度179

4.1按舱容比分配货载179

4.2静水弯矩180

4.3上甲板横梁间允许荷重181

4.4中间甲板和底舱单位面积允许负荷181

5油量计算182

5.1 15℃油的密度与20℃石油密度换算182

5.2 SG ℃15/4与SG60/60℉的换算183

5.3SG60/60℉与API密度换算184

5.4空档容积184

5.5货油标准体积185

5.6计算装油量186

第四篇助航仪器187

1地文望远镜187

1.1利用视场角估测距离187

1.2利用分划镜上的标记估测距离188

2磁罗经189

2.1两磁量的相互作用力189

2.2磁场强度190

2.3磁铁的磁矩190

2.4磁量位于磁铁的磁轴延长线上的磁场强度191

2.5磁量位于磁轴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磁场强度192

2.6磁量位于相对磁铁的任意一点上的磁场强度193

2.7地磁总力及其分力194

2.8磁针的力偶矩195

2.9罗盘停滞角197

2.10正切第一位置时磁针的偏转角度197

2.11正切第二位置时磁针的偏转角度198

2.12正弦第一位置时磁针偏离磁子午线的角度199

2.13正弦第二位置时磁针偏离磁子午线的夹角200

2.14减幅系数201

2.15磁针绕垂直轴的无阻尼摆动周期202

2.16罗盘的转动惯量203

2.17船正平时地磁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力204

2.18船正平时磁化软铁杆的磁化力206

2.19船正平时对罗经的作用力(泊淞方程式)207

2.20罗经指北力210

2.21船上罗经磁北力211

2.22磁北力系数212

2.23准确自差系数212

2.24自差力214

2.25 A'λH力产生的自差217

2.26 B'λH力产生的自差217

2.27 C'λH力产生的自差218

2.28 D'λH力产生的自差219

2.29 E'λH力产生的自差220

2.30各自差力综合产生的自差220

2.31近似自差系数221

3陀螺罗经223

3.1陀螺仪转子的角速度223

3.2陀螺仪转子中某点的线速度224

3.3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224

3.4陀螺仪主轴的进动角速度225

3.5陀螺仪的运动方程式226

3.6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227

3.7陀螺仪主轴产生高度变化的角速度228

3.8下重式罗经的重力控制力矩229

3.9下重式罗经最大摆性力矩229

3.10摆式罗经主轴平衡位置高度角230

3.11液体连通器式罗经的重力控制力矩231

3.12液体容器的最大摆性力矩232

3.13液体连通器式罗经最大摆性力矩232

3.14摆式罗经主轴的无阻尼振荡周期233

3.15摆式罗经主轴摆动椭圆的扁率234

3.16下重式罗经加阻尼器后主轴稳定位置的高度角235

3.17垂直阻尼陀螺罗经的阻尼振荡周期235

3.18阻尼周期236

3.19垂直轴阻尼摆式罗经的纬度误差237

3.20陀螺罗经的速度误差237

3.21电控罗经陀螺球主轴的稳定位置239

3.22电控陀螺罗经的阻尼周期240

3.23第一类冲击误差240

4回声测深仪242

4.1声波的传播速度242

4.2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242

4.3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244

4.4水声学中的折射定律244

4.5入射临界角245

4.6测量水深246

4.7最小测量深度247

4.8最大测量深度247

4.9转盘每分钟的转速248

4.10实际水深的近似计算249

4.11矩形换能器的半发射角249

4.12圆环形换能器的半发射角250

4.13浅水中实际水深的计算251

5计程仪251

5.1计程仪改正率251

5.2多普勒频移252

6船用雷达253

6.1雷达天线至目标的距离253

6.2雷达的工作波长254

6.3射频振荡器的脉冲功率255

6.4射频振荡器的平均功率256

6.5脉冲重复频率256

6.6雷达天线的方向性系数257

6.7天线效率258

6.8天线增益258

6.8.1天线增益与天线效率的关系258

6.8.2天线增益与天线有效面积的关系259

6.9天线水平波束宽度259

6.10天线垂直波束宽度260

6.11噪声系数261

6.12接收机输入端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261

6.13自由空间的雷达最大作用距离262

6.14电气参数确定的最小作用距离263

6.15船用雷达盲区半径263

6.16雷达地平距离264

6.17雷达地理视距265

6.18荧光屏光点代表的实际距离265

6.19距离分辨力266

6.20不计光点和通频带的距离分辨力267

6.21计及光点、不计通频带的距离分辨力268

6.22光点的张角268

6.23方位分辨力269

6.24不同方位两目标间的距离270

7无线电测向仪271

7.1环状天线的有效高度271

7.2垂直天线的有效高度272

7.3垂直天线的感应电动势273

7.4环状天线的感应电动势273

7.5组合天线的合成感应电动势274

7.6无线电自差275

7.7无线电自差系数的简化计算275

7.8无线电自差的计算277

8劳兰278

8.1劳兰A所测时差与距离差的转换278

8.2地波时差279

8.3天波改正量280

8.4劳兰位置线的偏位误差281

9台卡282

9.1距离差282

9.2发射频率283

9.3比较频率283

9.4巷道宽度284

9.5台卡每个台对的巷数目284

第五篇船艺286

1缆绳索具与船体养护作出286

1.1纤维绳的质量286

1.2纤维绳的破断强度286

1.3每百米钢丝绳及链索的质量287

1.4钢丝绳及链索的破断强度288

1.5绞辘拉力289

1.6卸扣的使用强度290

1.7钩的使用强度290

1.7.1圆形钩290

1.7.2梯形钩290

1.8眼板的使用强度291

1.9眼环的使用强度291

1.10船壳刷漆面积292

2甲板设备与作业293

2.1每节锚链重量293

2.2锚的重量294

2.3锚链破断强度294

2.4锚链直径295

2.5舣装数295

2.6缆绳自由端拉力296

2.7舵叶水密试验297

2.8轻型单吊杆受力298

2.8.1千斤索张力298

2.8.2吊杆轴向压力298

2.9重型吊杆受力299

2.9.1千斤索张力299

2.9.2吊杆轴向压力300

2.10轻型双吊杆受力301

2.10.1吊货索拉力301

2.10.2稳索和吊杆的水平分力301

2.10.3稳索受力304

2.10.4吊杆轴向压力和千斤索张力305

2.11船舶摇摆时大件货所受合力311

2.12固定货物的绑扎力313

3船舶几何要素及近似计算314

3.1船型系数314

3.1.1水线面系数314

3.1.2中横剖面系数315

3.1.3方型系数315

3.1.4纵向棱形系数316

3.1.5垂向棱形系数316

3.2船体近似计算318

3.2.1梯形法318

3.2.2辛浦生第一法318

3.2.3辛浦生第二法319

3.2.4乞贝雪夫法320

3.3水线面面积及形心324

3.3.1水线面面积324

3.3.2水线面形心325

3.4横剖面面积及形心326

3.4.1横剖面面积326

3.4.2横剖面形心328

4应急安全设备329

4.1舱底水总管的内经329

4.2舱底泵的排量330

4.3破损进水量330

4.4爆炸极限332

4.5 CO2瓶数332

4.6 “1211”瓶数333

4.7泡沫用量334

4.7.1化学泡沫剂粉末用量334

4.7.2空气泡沫液的数量334

4.8救生艇的容积335

4.9救生艇的初稳性高度336

4.10救生艇内部储备浮力体积336

4.11救生艇强度337

第六篇船舶操纵与避碰338

1船舶操纵基础338

1.1传递效率338

1.2有效功率338

1.3推进器效率339

1.4推进系数339

1.5达到定常速度所需时间339

1.6达到定常速度时的航进距离340

1.7船舶减到一定速度时的冲进距离341

1.8停车冲程时间342

1.9停车冲程343

1.10倒车冲程时间343

1.11倒车冲程344

1.12掷木块法测得的冲程345

1.13航行时舵力345

1.14螺旋桨盘面处的排出流增速346

1.15舵叶处排出流增速347

1.16系泊时舵力348

1.17航行时舵力转船力矩349

1.18系泊时舵力转船力矩349

1.19舵力中心距舵叶前缘距离350

1.20转舵力矩351

1.21旋回性指数的无因次化351

1.22追随性指数的无因次化352

1.23旋回滞后距离352

1.24新航向距离353

1.25旋回直径354

1.26旋回最大纵距355

1.27定常旋回角速度356

1.28旋回时的最大静倾角357

1.29旋回性指数和追随性指数357

1.30单锚泊时锚的抓力360

1.31悬垂锚链361

1.32出链长度361

1.33出链长度估计362

1.33.1通常锚泊时出链长度362

1.33.2大风浪中锚泊时出链长度363

1.34拖锚淌航距离363

1.35系泊时正车推力364

1.36系泊时倒车拉力365

1.37所需拖轮的总推力366

2外界因素的影响367

2.1风力367

2.2风力转船力矩369

2.2.1尾离风力转船力矩369

2.2.2水上漂浮状态的风力转船力矩369

2.3水动力370

2.4水动力转船力矩371

2.4.1以船首为支点的水动力转船力矩371

2.4.2以重心为支点的水动力转船力矩372

2.5风致横向漂移速度373

2.5.1船停于水上的漂移速度373

2.5.2航行中的漂移速度373

2.6岸吸力374

2.7岸推力矩376

2.8水密度差形成的吃水变化377

2.9船体摇摆形成的吃水增量377

2.9.1横摇377

2.9.2纵摇378

3系泊操纵378

3.1低潮时的锚地水深378

3.2具有符合水深要求的锚地的足够回旋余地379

3.2.1对浅滩、陆岸等固定障碍物379

3.2.2对其他锚泊船或浮标等活动物379

3.2.3锚泊所需水域380

3.3深水抛锚时锚地最大水深380

3.4八字锚的合力381

4特殊情况下的船舶操纵382

4.1坦谷波的波速382

4.2坦谷波的波浪周期382

4.3波长383

4.3.1最大有义波的波长383

4.3.2最大能量波的波长383

4.4强制横摇摆幅384

4.5谐摇时的横倾角384

4.6船舶横摇周期385

4.7波浪周期386

4.8波浪遭遇周期386

4.9船舶纵摇周期388

4.10船舶垂荡周期388

4.11纵摇谐摇波长389

5海难时的应急操船390

5.1船舱进水量390

5.2损失的排水量391

5.3脱浅所需的拉力392

5.4可供脱浅的拉力估算393

5.4.1主机的推力与拉力393

5.4.2拖轮的拖力393

5.4.3拖绞锚的拉力393

5.5拖速395

5.6拖缆长度396

5.6.1根据船长估算396

5.6.2拖缆长度396

5.6.3钢缆和锚链组成的拖缆长度397

6船舶避碰398

6.1到碰撞点的距离398

6.2到碰撞点的时间399

6.3两次观测来船的方位变化量399

6.4相对航程和相对航速400

6.4.1相对航程400

6.4.2相对航速400

6.5最近会遇距离401

6.6到最近会遇点的时间402

6.7来船航速403

6.8来船航向404

6.9转向避让后的最近会遇距离405

6.10转向避让角度406

6.11减速避让后的最近会遇距离408

6.12减速避让的新速度409

6.13恢复航向时间410

6.14考虑冲程时减速避让的最近会遇距离412

6.15对遇局面最晚施舵距离414

6.16观测他船号灯求其船首向415

6.16.1舷灯消失且刚见尾灯415

6.16.2观测到他船两舷灯415

6.16.3观测到他船尾灯416

6.16.4观测到他船舷灯416

第七篇航海气象418

1气象要素418

1.1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换算418

1.2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换算418

1.3气压419

1.4空盒气压表读数订正420

1.5气压高度订正421

1.6风速和风级的换算421

1.7作用于空气质点上的力422

1.7.1气压梯度力422

1.7.2地转偏向力422

1.7.3惯性离心力422

1.7.4摩擦力422

1.8地转风速度423

1.9航行中求真风424

1.10湿度425

1.10.1饱和水汽压——马格奴斯经验公式425

1.10.2实际水汽压425

1.10.3相对湿度426

2台风426

2.1船舶测定台风距离426

2.1.1根据气压距平求距离426

2.1.2利用上次气象报告求距离428

2.2台风区中最大风速的估算429

第八篇轮机大意430

1热工基本知识430

1.1比容和密度430

1.2导热热流量430

1.3对流换热的换热量431

1.4辐射换热吸收率431

1.5辐射换热量431

2船舶柴油机装置432

2.1活塞平均速度432

2.2气缸工作容积432

2.3压缩比432

2.4指示功率433

2.5机械效率434

2.6柴油机有效效率434

2.7燃油消耗率434

3船用辅机435

3.1流量435

3.2压头(扬程)435

3.3功率和效率436

3.4齿轮泵的流量436

4甲板机械437

4.1转船力矩和转舵力矩之间的放大关系437

4.2平衡系数或补偿系数437

第九篇附录43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438

2常用物理量及单位442

3常用单位及其换算444

3.1统一米制计量单位表444

3.2米制和英、美制换算表445

3.3英尺换算成米表448

3.4每小时公里换算成每秒米表451

3.5每小时海里换算成每秒米表452

3.6每小时海里换算成每小时公里表453

4希腊字母表454

5波级表455

6国际雾级表455

7涌级表456

8浪级表457

9蒲福风级表458

10海面能见度等级表461

10.1海面能见度等级表461

10.2海面能见度参照表461

10.3能见度等级与天气现象的关系表462

10.4某些目标的能见距离系数表462

10.5夜间能见度与白天能见度的关系表463

11无线电频率划分表464

1993《船舶驾驶计算公式应用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国锋主编 1993 北京:海洋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航海学  下  船舶驾驶专业用(1988 PDF版)
航海学 下 船舶驾驶专业用
1988 集美航海专科学校
船舶实用安全手册  海洋驾驶通信导航分册( PDF版)
船舶实用安全手册 海洋驾驶通信导航分册
交通部交通安全委员会
船舶驾驶基础知识( PDF版)
船舶驾驶基础知识
船舶驾驶专业实验教材( PDF版)
船舶驾驶专业实验教材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船舶货运  上  海洋船舶驾驶专业用(1980 PDF版)
船舶货运 上 海洋船舶驾驶专业用
1980
船舶货运  海洋船舶驾驶专业用  下(1980 PDF版)
船舶货运 海洋船舶驾驶专业用 下
1980
水运技术词典  船舶驾驶分册  上( PDF版)
水运技术词典 船舶驾驶分册 上
电航仪器  内河船舶驾驶专业用( PDF版)
电航仪器 内河船舶驾驶专业用
船舶货运  驾驶专业用(1980 PDF版)
船舶货运 驾驶专业用
1980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最新高级工具软件PC TOOLS 7.0(1990 PDF版)
最新高级工具软件PC TOOLS 7.0
1990 北京希望电脑公司
内河船舶驾驶问答(1985 PDF版)
内河船舶驾驶问答
1985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操纵性与船舶驾驶(1989 PDF版)
操纵性与船舶驾驶
1989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实用河船驾驶(1984 PDF版)
实用河船驾驶
198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运用船舶顶推驾驶法的经验(1955 PDF版)
运用船舶顶推驾驶法的经验
1955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船舶自动系统计算手册(1983 PDF版)
船舶自动系统计算手册
1983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