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中国文字 七种特印证》

自序1

前言3

第一篇方整的结构——中国文字的造型与演变11

第一章文字的外观与内涵——字例的分析11

一、传神的具象11

二、完美的对衬12

三、井然的组合13

四、跃然的动感14

五、深远的寓意15

六、结语19

第二章文字的演进及其特性22

一、文字的演进22

(一)由肢体语言到结绳22

(二)由划线到八卦23

(三)依类象形24

(四)形声相益25

二、文字的特性27

(一)完整性27

(二)统觉性28

(三)稳定性29

(四)艺术性30

第三章文字的构造与运用——六书的简介31

一、象形32

(一)纯体象形的字例33

(二)变体象形的字例38

二、指事39

(一)指事正例40

(二)指事变例41

三、会意43

(一)会意正例44

(二)会意变例45

四、形声46

(一)形声正例48

(二)形声变例49

五、转注49

(一)转注正例50

(二)广义转注51

六、假借51

(一)假借正例52

(二)广义假借53

第二篇生动的笔画——中国书法艺术的形象化与韵律感57

第一章书法艺术的浅论57

一、传统社会的一项特色57

二、书法艺术的赏析59

(一)文字结构的影响60

(二)书写工具的影响60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61

(四)个性与素养62

(五)练习与欣赏63

(六)研究与立论64

第二章书法家的韵事67

一、超逸的王羲之67

(一)显赫的家世67

(二)坦腹东牀的佳话69

(三)不得意的宦途71

(四)书换笼鹅的传闻72

(五)街头题扇的故事75

(六)身后的余韵76

二、坚贞的颜眞卿81

(一)厚重刚健的书法81

(二)家世及生平82

(三)力挽狂澜82

(四)从容就义84

三、豪放的苏东坡88

(一)突破成规的书法88

(二)才气横溢的文章89

(三)人情味的小政绩90

(四)僧俗谐谑的小故事91

(五)宦途中的大风险93

四、挚情的赵孟頫96

(一)柔润秀逸的书法96

(二)你侬我侬的闺房挚爱96

(三)淸介的文人风格97

五、狂狷的徐文长101

(一)狂放中的挥?101

(二)环境的影响101

(三)令人心折的艺术造诣102

(四)凄凉的身世102

(五)坎坷的仕途103

(六)难得的知遇104

(七)穷而益工的艺术成就105

六、率眞的郑板桥108

(一)独创的字体108

(二)穷困的家世109

(三)入骨的温情110

(四)耿介的操守111

(五)一则审案的小故事112

(六)一句平淡有味的名言113

(七)卖字鬻画的生涯113

七、浑厚的吴昌硕118

(一)书画金石的造诣118

(二)娇惯的童年118

(三)弱冠后的困顿119

(四)研习书画的韵事119

(五)返老还童的天眞121

第三篇灵活的拼拆——拆字的文人雅兴与江湖卜筮125

第一章趣味性的文字游戏125

一、访客的题门126

(一)凡鸟126

(二)牛不出头126

二、敍晤中的嘲弄127

三、联语中的玄虚128

(一)苏东坡与苏小妹128

(二)考生的殿试应对129

(三)纪晓岚与乾隆皇帝130

(四)阮元与乾隆皇帝131

(五)李鸿章出使日本131

(六)塾师的风情131

(七)塾师的转运132

(八)梁啓超与杨度133

(九)拆字联选录134

四、诗中的趣味134

(一)才女的?偶135

(二)名士的绸调侃136

五、词曲中的安排137

(一)红娘的幽怨137

(二)吴文英的离情138

六、酒令中的逗趣139

(一)三友的别出心裁140

(二)幕僚的趁机释嫌140

(三)小吏的因祸得福141

(四)徐文长的使刁143

七、训话中官式风格的突破144

第二章玄机性的江湖卜筮146

一、概说146

二、流传的趣闻148

(一)汉高祖梦羊148

(二)汉光武与铜币149

(三)梅妃一卜知贵150

(四)宋高宗一划泄机151

(五)明思宗不堪三测152

(六)秀才问禄153

(七)纪晓岚的宦途154

(八)李光第的祈梦155

(九)字同运不同155

(十)袁世凯爲日可数156

(十一)张宗昌吓阻情敌157

第三章益智性的灯谜159

一、有关的传说159

二、按谜格擧例160

(一)象形格161

(二)集锦格161

(三)卷帘格163

(四)虾须格164

(五)燕尾格164

(六)会意格165

(七)结语166

第四篇巧妙的排列——回文的精心配置与奇特组合169

第一章回文的体裁169

一、文体简析169

(一)美学上的分析169

(二)传闻中的了解171

第二章一般文体中回文的应用172

一、惯用语或成语中的蕴藏172

二、联语中的运用174

三、诗中的安排176

(一)五言例176

(二)七言例178

四、词中的巧构180

(一)上下句相互回读的方式180

(二)全部回转倒读的方式180

(三)上下阕回转及各句回读的方式181

五、结语181

第三章回文的图案之美182

一、形奁镇背篆文183

二、茶壶环腹题字183

三、灵檀儿图184

四、水晶菓盘文184

五、转尾连环图185

六、锦缠枝图186

七、衍波笺187

八、首尾曲折图188

九、锡朋(六角联辉图)189

十、柳带同心结190

十一、盘诗图192

十二、重重结绮窗194

十三、佳丽芳名榜195

十四、阳关叠199

十五、顚倒鸳鸯结201

十六、心字团香图204

十七、八花转轮鈎枝鉴铭208

十八、织锦璇玑图214

十九、结语226

第五篇抑扬的对仗——对联的广泛应用及其社教功能231

第一章 概説231

第二章 对联的特性234

第三章对联的起源及品类237

一、起源237

二、品类239

第四章对联举隅240

一、应对240

(一)白简的机缘240

(二)苏东坡的博识241

(三)苏小妹的难题243

(四)叶铭的奇遇244

(五)纪晓岚的急智245

(六)活佛济公的点化250

(七)李进士的受窘251

(八)曾国藩的逗趣252

(九)刘女择偶253

(十)文人雅敍254

(十一)最短的对联256

二、酬赠256

(一)朱昌炽的缩字联256

(二)钱忠的水上情257

(三)赵子昂的品题259

(四)郑板桥的不折不扣259

(五)别具心裁的嵌子联260

(六)得体的祝贺263

三、嘲谑265

(一)寒士的气概266

(二)钱谦益的受嘲267

(三)多尔衮的娶嫂268

(四)纪晓岚的弄墨269

(五)彭玉麟的挥毫270

(六)二友竞夸门第271

(七)野史中的谐谑272

(八)贪官的寿礼273

四、励志抒怀274

(一)自撰274

(二)集句276

(三)格言277

五、庙宇名胜279

(一)寺院道观279

(二)古迹名胜282

第六篇和谐的格律——格律诗词的不同风格与境界287

第一章 概説287

第二章诗的欣赏289

一、格律简介290

二、作品引述297

(一)李白诗的多种风格297

(二)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299

(三)王维诗的言淡意远301

(四)白居易诗的明浅易解303

(五)三位诗人的旗亭雅敍306

(六)李商隐绮艳唯美的诗风308

(七)杜牧的名士风流310

(八)韩翠苹的红叶寄怨313

(九)宫女的寒衣诗314

(十)王播的题壁诗316

(十一)苏东坡的宦情与闲情317

(十二)明太祖的腰间宝剑320

(十三)解缙的出口成诗321

(十四)蔡昆阳的意气之争323

(十五)刘夫人的辞让诗324

(十六)郭夫人的见纸生情诗325

(十七)一对新人的洞房退客诗326

第三章词的欣赏328

一、格律简介329

二、作品引述330

(一)〔花间集〕中的选录331

(二)李后主的宫帏之乐与去国之悲333

(三)几位大儒的小词335

(四)宋祁的意外良缘337

(五)苏轼对词境的开拓339

(六)李淸照的寻寻觅觅341

(七)陆游的欢情薄344

(八)几则故事中的词曲346

第七篇华美的辞藻——骈文的典雅本质与易僵化的形式355

第一章 概説355

第二章騈文的特性357

一、对偶的句法357

二、四六字组合的句型359

三、和谐的音调360

四、引用典故361

五、华美的辞藻363

第三章 骈文的发展365

第四章骈文作品的欣赏369

一、序文中的选录369

二、檄文中的选录371

三、判词中的选录372

四、尺牍中的选录374

五、记述中的选录376

六、小说中的选录377

(一)臙脂378

(二)花神378

〔附录一〕臙脂381

〔附录二〕花神387

参考文献391

1991《优美的中国文字 七种特印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天池著 1991 文史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美国特种部队内幕(1990 PDF版)
美国特种部队内幕
1990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美国战略中的特种作战(1986 PDF版)
美国战略中的特种作战
1986
最优美的散文( PDF版)
最优美的散文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美国英文原版ASME钢印持证指南( PDF版)
美国英文原版ASME钢印持证指南
特种印刷设备( PDF版)
特种印刷设备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特种针法( PDF版)
中国特种针法
汉印文字徽  第六至第七( PDF版)
汉印文字徽 第六至第七
中国优秀美术家( PDF版)
中国优秀美术家
中国特种针法(1994 PDF版)
中国特种针法
1994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瓦釜雷鸣-奸佞篇(1992 PDF版)
瓦釜雷鸣-奸佞篇
1992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字  新十七期(1993 PDF版)
中国文字 新十七期
1993 中国文字社
中国文字  新七期(1983 PDF版)
中国文字 新七期
1983 中国文字社
美国战略中的特种作战(1986 PDF版)
美国战略中的特种作战
1986 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奇特的脚印(1986 PDF版)
奇特的脚印
1986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中国女书集成  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资料总汇(1992 PDF版)
中国女书集成 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资料总汇
1992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