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佛教志怪小说研究》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六朝之范畴1

甲、史地上的六朝1

乙、文学史上的六朝2

第二节佛教志怪之名义3

甲、「志怪」之名义3

乙、佛教志怪之名义5

第三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8

第四节研究素材范围及预期成果9

甲、研究素材范围9

乙、预期成果11

第二章六朝佛教志怪盛行的背景及其发展17

第一节佛教盛行的时代背景17

甲、政治动乱和社会民生凋蔽17

乙、儒学的衰微和佛典的传译20

丙、老庄哲学的兴起及放达的人生观22

第二节六朝佛教兴盛概况25

甲、佛教之传入—与中土之依附与融和25

乙、六朝佛教兴盛概况27

第三节佛教志怪的产生及其发展30

甲、作者因素30

乙、社会「戏谈」之风习32

第三章六朝佛教志怪之思想内容40

第一节鬼神的存在肯定40

甲、传统的鬼神观40

乙、佛教志怪中鬼神的存在肯定43

第二节 强调经说之确而可征及佛经佛像的灵验46

第三节因果报应与依业轮回51

甲、中土传统的果报观52

乙、佛家的轮回报应观54

第四节恶行地狱观61

甲、古来阴冥思想62

乙、佛家地狱观65

第五节 人生的空幻与无常68

第六节突出佛胜道巫的思想70

甲、佛与道、巫、传统神灵信仰的融和—不分胜负70

乙、突出佛胜道巫的思想75

第四章六朝佛教志怪故事综述87

第一节沙门、僧、尼神通类87

甲、沙门、僧、尼自身神异事迹88

乙、沙门、僧、尼之社会服务功能90

第二节佛经、佛像灵验类96

甲、经、像自身异能98

乙、崇拜佛像、敬诵佛经而得灵验100

第三节佛、道、巫争胜类104

甲、佛虽胜,但主要在分别宗教属性104

乙、佛胜道105

丙、佛胜巫107

丁、佛与传统精怪、神灵之争110

第四节因果报应类112

甲、善因善报112

乙、恶因恶报120

第五节死而复生—地狱类130

甲、入冥131

乙、审判宣示冥律134

丙、地狱的恐怖景象138

丁、死而复生141

第六节佛经改写类144

甲、鹦鹉救火故事144

乙、幻术故事—「壶中人」及「解体还形」故事146

第七节六朝佛教志怪所表现的社会状况和人民期望154

甲、六朝佛教志怪所表现的社会状况154

乙、六朝佛教志怪所反应的人民期望156

第五章六朝佛教志怪的艺术特色164

第一节 现实与幻想交陈的情节164

第二节 情节结构166

第三节 人物刻划170

第四节 叙事角度与叙事时间173

第五节 背景描写175

第六节 语言特色177

第六章结论184

附录:六朝佛教志怪故事分类表188

参考书目199

后记217

1995《六朝佛教志怪小说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薛惠琪撰 1995 北京:文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佛典·志怪·物语(1990 PDF版)
佛典·志怪·物语
1990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六朝志怪小说选译(1990 PDF版)
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1990
六朝志怪小説(1968.03 PDF版)
六朝志怪小説
1968.03 大修館書店
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1999.02 PDF版)
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
1999.02 創文社
六朝道教史研究(1990.11 PDF版)
六朝道教史研究
1990.11 創文社
六朝志怪小说选译(1990年06月第1版 PDF版)
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1990年06月第1版 巴蜀书社
佛教研究法( PDF版)
佛教研究法
中国佛教心性说之研究(1978 PDF版)
中国佛教心性说之研究
1978 中正书局
唐代志怪小说选译(1985 PDF版)
唐代志怪小说选译
1985 济南:齐鲁书社
汉魏六朝小说史(1989 PDF版)
汉魏六朝小说史
1989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明清佛教史研究序说(1979 PDF版)
明清佛教史研究序说
1979 新文丰出版公司
唐前志怪小说辑释(1986 PDF版)
唐前志怪小说辑释
1986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魏六朝小说选(1982 PDF版)
汉魏六朝小说选
1982 中州书画社
佛教研究法(1991 PDF版)
佛教研究法
1991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汉魏六朝小说选(1955 PDF版)
汉魏六朝小说选
1955 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