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志》求取 ⇩

序言1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5

建置沿革48

第一篇 地理沿革48

第一章 建置48

第一节 宕渠县与宕渠郡48

第二节 流江县与渠州49

第三节 渠县50

附:三汇分县51

第四节 渠县苏维埃51

第二章 域地53

第一节 历代域地53

第二节 渠县苏维埃域地54

第三节 现界54

第二篇 城镇 政区56

第一章 城镇56

第一节 治所变迁56

第二节 乡镇变化57

第二章 政区64

第一节 明清区划64

第二节 民国区划64

第三节 县苏维埃政区69

第四节 解放后区划71

自然地理76

第一篇 地质 地貌76

第一章 地质76

第一节 地层76

第二节 构造78

附:历次有感地震记录表第三节 矿藏80

第二章 地貌82

第一节 低山82

第二节 丘陵83

第三节 河谷阶地84

第二篇 气候84

第一章 四季及分区84

第一节 四季84

第二节 气候分区85

第二章 主要气候要素86

第一节 气温 地温86

第二节 日照 湿度 蒸发87

第三节 降水88

第四节 大气压与风89

第三章 特殊天气90

第一节 干旱90

第二节 雷暴 雨涝92

第三节 大风 雹 霜 雪 雾93

第三篇 水文94

第一章 水系94

第一节 渠江94

第二节 支流95

第三节 地下水97

第二章 水文特征98

第一节 地表径流98

第二节 渠江洪水记录99

第四篇 土地101

第一章 土壤类型及性状102

第一节 土壤类型102

第二节 土壤理化性状106

第二章 土壤分布区划110

第一节 分布规律110

第二节 土壤区划111

第五篇 植物 动物资源113

第一章 植物资源113

第一节 自然植被113

第二节 木本植物114

第三节 药材 花卉115

第二章 动物资源116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116

第二节 脊椎动物117

附:气象灾害记录人口第一篇 人口概况125

第一章 人口数量125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人口125

第二节 解放后人口125

第二章 人口密度128

第一节 全县密度128

第二节 城镇密度128

第三节 乡村密度129

第四节 渠江沿岸密度131

第三章 人口构成132

第一节 地域构成132

第二节 自然构成134

第三节 社会构成137

第四章 人口变动141

第一节 自然变动141

第二节 机械变动144

第五章 人口质量144

第一节 残疾人口144

第二节 文化素质145

第三节 人口寿龄147

第二篇 人口管理147

第一章 户籍登记147

第一节 户口登记147

第二节 户籍管理149

第二章 人口统计151

第一节 年度151

第二节 普查151

第三节 调查152

第三章 计划生育153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153

第二节 宣传教育153

第三节 晚婚晚育154

第四节 政策措施155

第五节 节育技术157

综合经济159

第一篇 经济总貌159

第一章 经济发展159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159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162

第三节 国民收入与分配164

第四节 粮食生产投入与产出171

第五节 社会劳动生产率173

第二章 经济结构175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175

第二节 产业结构177

第三节 投资结构178

第三章 人民生活180

第一节 社会商品购买力180

第二节 消费水平181

第二篇 经济管理184

第一章 计划 统计 物价184

第一节 计划管理184

第二节 统计检查185

第三节 物价监督186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187

第一节 集市贸易管理187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189

第三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191

第四节 标准计量管理194

第三章 物资管理195

第一节 分类管理195

第二节 供需平衡196

第三篇 经济体制改革197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197

第一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97

第二节 农村配套改革198

第二章 城市经济体制199

第一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199

第二节 发展个体工商业200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200

第三章 经济调节与监督201

第一节 计划统计物价体制改革201

第二节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204

农业205

第一篇 生产关系205

第一章 私人所有制205

第一节 封建土地关系205

第二节 个体经营206

第二章 集体所有制208

第一节 合作社所有208

第二节 公社所有208

第三章 国家所有制211

第一节 国营农业211

第二节 国营林牧渔业211

第二篇 种植业212

第一章 粮食作物212

第一节 水稻214

第二节 小麦 大麦214

第三节 玉米 高粱215

第四节 甘薯 马铃薯216

第五节 豆类 杂粮216

第二章 经济作物217

第一节 黄花 白芍217

第二节 甘蔗 烟叶218

第三节 油菜 花生 芝麻219

第四节 ?麻 棉花220

第三章 茶 桑 果 菜220

第一节 茶桑220

第二节 水果221

第三节 蔬菜222

第四章 耕种栽培223

第一节 耕作制度223

第二节 良种推广224

第三节 肥料施用225

第四节 作物保护226

第三篇 林业228

第一章 林木资源228

第一节 用材林木228

第二节 经济林木230

第二章 植树造林231

第一节 采种育苗231

第二节 成片造林232

第三节 四旁植树233

第三章 生产管理233

第一节 林木抚育233

第二节 防治病虫234

第三节 采伐购销管理235

第四章 森林保护236

第一节 制止乱砍滥伐236

第二节 护林防火237

第四篇 畜牧业238

第一章 畜禽发展238

第一节 家畜238

第二节 家禽238

第二章 畜禽繁殖240

第一节 选种引种240

第二节 良种繁育241

第三章 饲料 饲养242

第一节 饲料242

第二节 饲养243

第四章 疫病防治244

第一节 防治力量244

第二节 畜禽疫病244

第三节 疫病预防246

第四节 疫病诊治246

第五篇 副业 企业 渔业247

第一章 农村副业247

第一节 副业发展247

第二节 主要副业248

第二章 乡村企业249

第一节 企业兴办249

第二节 企业管理251

第三章 渔业252

第一节 水面资源252

第二节 种苗繁殖253

第三节 养殖捕捞254

第四节 渔政管理255

第六篇 农田水利257

第一章 保土改土257

第一节 水土保持257

第二节 改土改田258

第二章 水利建设258

第一节 勘测设计258

第二节 建设施工259

第三章 水利工程261

第一节 塘 堤 池261

第二节 水库262

第三节 引水渠埝265

第四节 提灌站266

第四章 水利管理267

第一节 经营管理267

第二节 经营效益267

第七篇 农业机具268

第一章 农机具发展268

第一节 动力机械269

第二节 配套机械270

第二章 农机管理271

第一节 机构队伍271

第二节 劳动安全管理272

第三节 机务财务管理272

工业274

第一篇 工业门类274

第一章 建材工业274

第一节 水泥及制品274

第二节 石灰 石膏275

第三节 膨润土 铸石276

第四节 砖瓦277

第二章 食品饮料工业278

第一节 饮料酿造278

第二节 作料酿制280

第三节 制糖 糕点 罐头280

第四节 粮油肉蛋282

第三章 能源工业283

第一节 采煤炼焦283

第二节 电力285

第四章 冶炼机械工业289

第一节 冶炼铸造289

第二节 机械车船修造290

第三节 金属制品291

第五章 轻化纺织工业292

第一节 化工292

第二节 火柴293

第三节 纺织 缫丝293

第四节 陶瓷 玻璃294

第五节 纸品 印刷295

第六节 缝纫 制鞋296

第七节 猪鬃 皮革297

第二篇 工业体制297

第一章 经营体制297

第一节 全民企业297

第二节 集体企业298

第三节 私营企业299

第二章 管理体制299

第一节 专业机构管理299

第二节 主办部门管理300

第三篇 工业管理302

第一章 行政计划管理302

第一节 行政管理302

第二节 计划管理303

第二章 经营管理304

第一节 质量管理304

第二节 设备管理305

第三节 安全管理306

第四篇 工业效益306

第一章 生产效益306

第一节 产值306

第二节 产量309

第三节 名特产品312

第二章 经济效益313

第一节 税利313

第二节 产品成本316

交通 邮电317

第一篇 交通317

第一章 陆路交通317

第一节 古道317

第二节 公路317

第三节 铁路321

第四节 桥梁321

第二章 水路交通326

第一节 航道326

第二节 渡口327

第三章 交通工具329

第一节 陆运工具329

第二节 水运工具330

第四章 交通管理332

第一节 公路养护332

第二节 河道整治333

第三节 交通监理334

第五章 交通运输337

第一节 水上运输337

第二节 公路运输338

第三节 铁路运输340

第四节 码头装卸341

第二篇 邮电342

第一章 邮电机构342

第一节 邮政342

第二节 电信344

第二章 邮电网路345

第一节 邮路345

第二节 线(电)路347

第三章 邮电业务349

第一节 函件 包件 汇兑349

第二节 报刊发行350

第三节 电报351

第四节 电话352

第五节 质量管理354

商业356

第一篇 商业概貌356

第一章 市场356

第一节 集市356

第二节 场期357

第三节 行业 网点358

第四节 应市商品360

第二章 改造私营商业361

第一节 代购 代销 经销361

第二节 合营 合作362

第三节 调整合作组织364

第三章 经营体制364

第一节 国营企业364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365

第三节 合作店组367

第四节 乡镇和个体经营367

第二篇 商品购进369

第一章 工业品 副食品369

第一节 购入369

第二节 调进370

第二章 农副产品371

第一节 市场收购371

第二节 计划收购373

第三节 收购措施375

第三篇 商品销售377

第一章 批发377

第一节 县内批发377

第二节 调销县外377

第三节 出口商品379

第二章 零售380

第一节 生产资料380

第二节 生活资料381

第三章 供求变化385

第一节 商品更新换代385

第二节 消费结构386

第四篇 饮食服务业387

第一章 饮食业387

第一节 茶馆 餐馆387

第二节 菜肴 小吃389

第二章 服务业390

第一节 旅栈业390

第二节 理发业390

第三节 照相印染业391

第五篇 商业管理393

第一章 行政管理393

第一节 机构393

第二节 措施393

第二章 经营管理394

第一节 经营设施394

第二节 国合分管396

第三节 企业管理397

第三章 经济核算398

第一节 核算办法398

第二节 经济效益399

粮油经营402

第一篇 粮油征购402

第一章 粮食征收402

第一节 征收公粮402

第二节 征募积谷404

附:苏区集粮情况第二章 粮食收购405

第一节 派购405

第二节 统购406

第三节 议购407

第三章 油料收购409

第一节 食用油料409

第二节 非食用油料410

第二篇 粮油销售412

第一章 城镇供应412

第一节 职工居民口粮412

第二节 军粮供应413

第三节 行业及饲料用粮414

第四节 食油供应414

第二章 农村销售416

第一节 返销粮416

第二节 奖售粮417

第三节 油脂销售418

第三篇 粮油储运420

第一章 粮油储藏420

第一节 仓储设施420

第二节 储粮措施421

第三节 农村储粮423

第二章 粮油调运424

第一节 外调粮油424

第二节 调入粮食426

第三节 粮食集运426

第四节 粮油中转427

第四篇 粮油管理428

第一章 粮油集市428

第一节 集市交易428

第二节 集市管理429

第二章 管理机构431

第一节 行管机构431

第二节 市管组织机构432

第三节 经营单位432

第三章 经营管理433

第一节 经营责任制433

第二节 质量管理434

第三节 票证管理435

第四节 财务管理436

财政金融439

第一篇 财政439

第一章 财政收入439

第一节 田赋439

第二节 杂捐442

第三节 农业税443

第四节 工商税446

第五节 企业收入450

第六节 其它收入452

第七节 预算外收入453

第八节 债券454

第二章 财政支出456

第一节 经济建设456

第二节 事业费457

第三节 优抚教济福利费459

第四节 行政管理费461

第五节 其它支出463

第六节 预算外支出464

第三章 财政管理4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65

第二节 预算管理466

第三节 税收征管469

第四节 财务管理470

第五节 财政监督472

第二篇 金融473

第一章 货币473

第一节 货币种类473

第二节 货币流通475

第二章 存款477

第一节 单位存款477

第二节 个人储蓄477

第三章 贷款 拨款479

第一节 农业贷款479

第二节 工业贷款481

第三节 商业贷款483

第四节 基建拨款485

第四章 保险487

第一节 险种及收入487

第二节 损失理赔488

第五章 管理490

第一节 金融机构490

第二节 货币管理491

第三节 结算492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第一篇 城镇建设494

第一章 县城494

第一节 城垣街道494

第二节 房屋建筑500

第三节 市政设施500

第二章 三汇镇504

第一节 街道 房屋504

第三节 配套设施505

第二篇 乡村建设506

第一章 场镇建设506

第一节 区场镇506

第二节 乡场镇508

第二章 农村建设509

第一节 住宅509

第二节 照明 饮用水510

第三节 沼气建设512

第三篇 建设管理513

第一章 规划513

第一节 城镇建房管理514

第二节 农村建房管理514

第二章 建筑管理515

第一节 建筑队515

第二节 设计施工516

第四篇 房地产管理518

第一章 房产管理518

第一节 公房管理519

第二节 私房改造521

第二章 用地管理522

第一节 土地征用522

第二节 清查违法占地524

第五篇 环境保护525

第一章 污染525

第一节 废水526

第二节 废气527

第三节 废物528

第四节 噪声529

第二章 治理530

第一节 控制污染源530

第二节 分项治理531

第三节 征收超标排污费533

党派群团535

第一篇 中共渠县组织535

第一章 组织机构535

第一节 发展历程535

第二节 县委536

第三节 区委与党组(党委)540

第四节 基层组织540

第二章 党代会与常委会541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541

第二节 常委会543

第三章 党务工作546

第一节 组织建设546

第二节 宣传教育548

第三节 统战工作550

第四节 纪律检查552

第五节 信访工作554

第二篇 国民党与民主党派555

第一章 国民党555

第一节 机构设置555

第二节 党务活动557

附 其它党派561

第二章 民主党派561

第一节 民盟渠县支部561

第二节 农工渠县支部562

第三篇 群众团体563

第一章 工青妇563

第一节 工会563

第二节 共青团565

第三节 妇女会566

第二章 农会 工商联 群众团体567

第一节 农会567

第二节 工商联568

第三节 群众团体569

政权 政协571

第一篇 议会 代表会571

第一章 议会571

第一节 议事会 临参会571

第二节 参议会571

第二章 各代会57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573

第二节 各代会常委会574

第三章 人代会575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75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576

第二篇 政府579

第一章 县府机关579

第一节 县署579

附:三汇分县署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581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583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585

第二章 基层政府587

第一节 乡镇公所587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587

第三章 民政589

第一节 选举589

第二节 优抚 安置591

第三节 福利 救济594

第四节 婚姻 丧葬597

第四章 劳动 人事597

第一节 劳动597

第二节 人事602

第三篇 公安 司法607

第一章 机构设置607

第一节 警察公安机构607

第二节 司法机构608

第二章 公安610

第一节 维护治安610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611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612

第四节 预审 看守612

第五节 劳动改造613

第三章 检察614

第一节 刑事监所检察614

第二节 法纪经济检察614

第四章 审判615

第一节 刑事审判615

第二节 民事经济审判616

第五章 司法行政616

第一节 法制宣传616

第二节 人民调解616

第三节 公证 律师616

第四篇 人民政协619

第一章 组织机构619

第一节 县政协619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620

第二章 政协活动621

第一节 政协会议621

第二节 组委工作622

第三节 协商 监督623

军事625

第一篇 兵役625

第一章 机构 制度625

第一节 兵役组织机构625

第二节 兵役制度626

第二章 兵员征集627

第一节 强行征兵627

第二节 自愿服役628

第二篇 武装力量629

第一章 驻军部队629

第一节 民国军队629

第二节 人民军队630

第二章 地方武装632

第一节 军事指挥机关632

第二节 地方国民武装633

第三节 地方人民武装634

第三篇 战事与防空636

第一章 军事斗争636

第一节 反清护国战事636

第二节 军阀之战637

第三节 苏区战斗638

第四节 解放战事639

第五节 剿匪斗争640

第二章 防空640

第一节 防空组织640

第二节 防空事件640

第三节 防空措施642

第四篇 军训 勤务 政工 后勤643

第一章 军训与执勤643

第一节 训练643

第二节 勤务645

第二章 政工与后勤646

第一节 政治工作646

第二节 后勤工作648

教育652

第一篇 教育结构652

第一章 私塾652

第一节 形式 分布652

第二节 内容 方法652

第二章 学前教育653

第一节 公办幼儿园653

第二节 民办幼儿园654

第三章 初等教育655

第一节 公办小学655

第二节 民办小学656

第四章 中等教育657

第一节 普通中学657

第二节 师范与职校659

第五章 成人教育661

第一节 民众教育661

第二节 职工教育662

第二篇 教师 学生664

第一章 教师664

第一节 来源664

第二节 待遇665

第三节 考核 奖惩668

第二章 学生670

第一节 来源670

第二节 流动672

第三节 组织673

第三篇 教学674

第一章 学制 课程674

第一节 学制674

第二节 课程675

第二章 教研教法677

第一节 教法研究677

第二节 课堂实践678

第三章 考试 考核680

第一节 考试680

第二节 考核685

第四篇 教育管理687

第一章 行政管理6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687

第二节 管理体制688

第二章 校务管理689

第一节 教学管理689

第二节 后勤管理690

第三章 培养目标691

第一节 思想教育691

第二节 操行考核693

第三节 学生奖惩694

第五篇 教育经费695

第一章 经费来源695

第一节 国家拨款695

第二节 地方自筹695

第三节 家长负担698

第四节 勤工俭学699

第二章 经费使用700

第一节 基建及设备支出700

第二节 工资701

第三节 学生补助701

第四节 师资培训开支702

科技703

第一篇 组织机构与队伍703

第一章 组织机构7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703

第二节 研究机构703

第三节 推广服务机构703

第四节 学术团体706

第二章 科技队伍707

第一节 人员结构707

第二节 人才培训709

第二篇 自然科学研究711

第一章 农业科技711

第一节 土壤普查区划711

第二节 种植科技712

第三节 养殖科技716

第四节 贮藏保鲜技术717

第五节 沼气技术718

第二章 工业科技719

第一节 食品酿造科技719

第二节 建筑建材科技720

第三节 其他工业科技721

第三章 医药卫生科技722

第一节 医药治疗科技722

第二节 卫生防疫科技723

第三篇 社会科学研究724

第一章 经济科管研究724

第一节 经济理论724

第二节 科管理论724

第二章 教育文史研究725

第一节 教育研究725

第二节 文化研究726

第三节 史志研究727

第四篇 科技普及推广727

第一章 科技普及727

第一节 科普资料727

第二节 科普宣传728

第二章 技术推广729

第一节 推广新品种729

第二节 推广农业技术730

第三节 推广工艺技术731

第五篇 科技管理732

第一章 人员管理732

第一节 人员使用732

第二节 人员考核732

第二章 计划及成果管理734

第一节 计划项目管理734

第二节 成果管理735

卫生 医药 体育第一篇 卫生740

第一章 组织机构740

第一节 县卫防保健机构740

第二节 县医疗单位741

第三节 基层医疗机构742

第二章 公共卫生745

第一节 饮水卫生745

第二节 食品卫生747

第三节 环境卫生748

第三章 疫病预防749

第一节 传染病预防749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750

第四章 妇幼保健751

第一节 接生751

第二节 妇女保健751

第三节 儿童保健752

第五章 疾病诊治753

第一节 中医753

第二节 西医755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756

第二篇 医药757

第一章 医药来源757

第一节 医药机构757

第二节 药材采集与种植758

第三节 医药购销759

第四节 药品加工制造759

第二章 医药管理760

第一节 药品质量管理760

第二节 医药市场管理761

第三节 药品价格管理762

第四节 麻醉毒剧药品管理763

第三篇 体育764

第一章 竞赛项目764

第一节 田径 体操764

第二节 球类765

第三节 游泳767

第四节 武术 举重770

第五节 棋类及其它770

第二章 体育活动771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771

第二节 学生体育772

第三节 职工体育773

第四节 农民体育774

文化775

第一篇 民间文艺775

第一章 歌谣 故事775

第一节 民歌 歌谣775

第二节 故事传说777

第二章 舞蹈 耍锣 彩亭779

第一节 舞蹈779

第二节 耍锣780

第三节 彩亭与烟火架780

第三章 民间工艺与整理收藏781

第一节 工艺制作781

第二节 整理收藏782

第二篇 文艺创作表演783

第一章 组织与队伍783

第一节 创作队伍783

第二节 表演团体783

第二章 文艺创作784

第一节 诗歌 楹联784

第二节 小说 散文785

第三节 戏剧 曲艺786

第四节 音乐 舞蹈786

第五节 美术及其它787

第三章 文艺演出789

第一节 演出场地789

第二节 业余演出790

第三节 专业团体表演792

第三篇 图书 档案 广播 电视 电影793

第一章 图书 档案793

第一节 图书发行793

第二节 图书阅览796

第三节 档案工作799

第二章 广播 电视 电影800

第一节 广播800

第二节 电视801

第三节 电影802

第四篇 新闻 报刊 印刷805

第一章 新闻805

第一节 通讯队伍805

第二节 新闻稿件806

第二章 报刊807

第一节 报纸807

第二节 刊物807

第三章 印刷808

第一节 木刻与石印808

第二节 铅印与彩印808

第五篇 文化宣传与管理809

第一章 文化宣传809

第一节 讲演809

第二节 壁报 专栏810

第三节 陈列展览810

第四节 幻灯宣传811

第二章 文化管理811

第一节 组织机构811

第二节 管理工作813

文物816

第一篇 汉阙汉砖816

第一章 汉阙816

第一节 冯焕阙816

第二节 沈府君阙817

第三节 无铭阙818

第二章 汉砖818

第一节 画像砖819

第二节 几何文字图案砖819

第二篇 器物820

第一章 石骨陶瓷器820

第一节 石骨器820

第二节 陶器821

第三节 陶俑822

第四节 瓷器824

第二章 铜铁器及钱币825

第一节 铜铁器825

第二节 钱币826

第三章 文约 画稿 书信826

第一节 文约826

第二节 画稿与书信827

第四章 红军与烈士遗物827

第一节 红军武器用品827

第二节 烈士遗物828

第三篇 遗址 古迹828

第一章 遗址828

第一节 城池遗址828

第二节 战场遗址830

第二章 古建筑831

第一节 庙 亭 桥831

第二节 石塔832

第三节 牌坊834

第三章 墓葬 石刻835

第一节 墓葬835

第二节 石刻835

社会风土839

第一篇 社会组织839

第一章 宗族839

第一节 姓氏839

第二节 家庭843

第三节 宗祠844

第四节 享祠845

第二章 行帮846

第一节 行会846

第二节 帮会847

第三节 会道门848

第三章 宗教850

第一节 道教850

第二节 佛教851

第三节 天主教852

第四节 基督教854

第二篇 民俗风尚855

第一章 生产习俗855

第一节 农业生产855

第二节 工交生产856

第三节 商贸服务857

第二章 生活习俗858

第一节 饮食858

第二节 服饰859

第三节 宅居860

第四节 出行及交际861

第三章 礼仪习俗862

第一节 节日862

第二节 祭祀活动863

第三节 婚嫁864

第四节 丧葬865

第四章 迷信禁忌 陋俗恶习866

第一节 迷信禁忌866

第二节 陋俗 恶习867

第五章 道德风尚868

第一节 艰苦勤劳868

第二节 平等友爱869

第三节 五爱品德871

第四节 文明礼貌872

第三篇 方言872

第一章 语言872

第一节 语音特点872

第二节 区域性口音874

第二章 词语875

第一节 天文 地理 时候875

第二节 生物 器物 食物876

第三节 社会生活878

第四节 人体人称979

第五节 农谚880

第六节 歇后语881

第七节 隐语882

第三章 语法修饰883

第一节 程度与情态883

第二节 动态与时态884

第三节 数量指代和语气884

人物885

一、人物传885

赖振华885

罗平安886

阎一士886

王道文887

文必达888

蓝经惟890

郑少愚891

王家让892

肖平安893

陈明昌894

邵经儒895

杨汉秀895

唐虚谷 张静芳897

彭代悌899

糜伯熙900

谢济安902

刘正泉903

蒲泽厚904

奉健安905

单德膺906

马青若907

赵伯诚908

杨鹏升910

李德山913

冉玉双914

杨秉五914

史斗山916

吴光清917

刘浩918

李正才 李成武918

胡春浦919

王明英921

赵直卿922

杜炳煜923

渝漫924

欧枢臣925

王方名926

佘忠文928

二、人物名录928

1.红军名录928

2.功臣名录933

3.先进模范名录936

4.高级知识分子名录941

三、人物表944

1.革命英烈统计表944

2.抗日阵亡军官一览表945

3.国民党还乡团杀害人员一览表946

4.民国军队“清乡”杀害人员一览表952

附录953

一、文存953

1.渠县保路同志分会报告953

2.渠县议事会反对日本掠夺中国主权953

3.渠县议事会反对用川税抵借日债953

4.渠县议事会通电反对日本占据青岛954

5.驻军罗泽洲预征训令摘录954

6.杨森部败逃渠县城954

7.旅渝学生会揭露渠县时弊(节录)954

8.渠县四十七镇民众检举县长黎师韩956

9.渠县妇女会请帖958

10.国民党党部密函省政府解散渠中校外同学会958

11.旅蓉同学会谈渠县病根——贫 私 乱958

12.县长刘炳中发布禁止请愿令960

13.渠县地方法院向省高等法院要求救济960

14.渠县人民政府布告(总字第一号)961

15.渠县人民政府布告(秘字第二号)962

16.渠县人民政府布告(财字第一号)962

17.渠县人民政府布告(公字第一号)963

18.渠县第一届各届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963

19.渠县农村人民公社统一经营联产到劳责任制试行办法964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被杀人员一览表965

三、华侨一览表968

四、外籍华人一览表970

编后971

《渠县志》编修始末971

县委人大县府政协部分修志文件题目表975

《渠县志》分志(初稿)编写人员分工一览表975

《渠县志》审查小组名单977

1991《渠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文世安总编辑;四川省渠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1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