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求取 ⇩

论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2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和科学前提2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5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变革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9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体系10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2

三、不能用西方社会思潮“补充”、“修改”马克思主义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是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18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18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科学20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2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25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5

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28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29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33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33

一、哲学和世界观33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3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8

四、必须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41

第二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42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42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4

三、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47

四、系统是物质的存在方式50

第三节 意识及其对物质的反作用51

一、意识的起源51

二、意识的本质54

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56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58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59

一、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59

二、树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63

第二章物质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66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66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67

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69

三、唯物辩证法是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组成的科学体系71

四、唯物辩证法与现代自然科学73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76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76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78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81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85

一、质、量、度85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87

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89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92

一、辩证的否定92

二、否定之否定93

三、螺旋式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95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97

一、原因和结果97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99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101

四、内容和形式102

五、本质和现象104

第三章认识的实践基础和辩证发展过程107

第一节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07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108

二、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113

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17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121

一、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122

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25

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26

第三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28

一、归纳和演绎的统一128

二、分析和综合的统一129

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130

四、逻辑和历史的统一131

第四节 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132

一、真理的客观性133

二、真理的辩证性134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39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43

第四章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飞跃148

第一节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148

一、劳动是实现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基础和中介148

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152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158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158

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163

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164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167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67

二、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170

三、历史决定论和非决定论173

第五章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动力176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76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76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81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186

第二节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89

一、阶级和国家189

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94

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196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198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198

二、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发展201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205

第四节 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08

一、社会形态演进次序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08

二、同类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和具体特点211

第六章社会意识215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结构215

一、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216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218

三、社会意识形态219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和功能221

一、社会意识的本质和一般特点221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24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227

第三节 社会意识诸形式229

一、社会意识诸形式的起源和精神生产229

二、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30

三、社会意识的发展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233

第七章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237

第一节 人的本质237

一、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237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40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论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对立242

第二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46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246

二、个人和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51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54

第三节 人的价值257

一、人的价值的历史演变257

二、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259

三、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剖析261

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266

第一节 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266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267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71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75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277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基本前提277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281

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287

第三节 资本主义剥削的隐蔽性290

一、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290

二、利润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和转化形式294

三、当今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特点299

第九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302

第一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302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302

二、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305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307

第二节 资本再生产实现过程中的矛盾317

一、资本的循环和周转317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321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过程中的矛盾32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28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328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331

三、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334

第十章现代资本主义337

第一节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337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337

二、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41

三、垄断利润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体体现343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47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47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349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353

第三节国际垄断资本主义356

一、国际垄断的基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356

二、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361

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多极化363

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365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368

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停滞趋势及其原因368

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370

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停滞趋势和迅速发展趋势并存交替372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376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376

一、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根本问题是国家制度问题377

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主要特征381

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历史地位386

第二节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389

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390

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形式392

第十二章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4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经过无产阶级革命408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向社会主义转化的必然趋势409

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412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条件及其一般规律415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419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419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组织原则和领导作用420

三、无产阶级政党在斗争中形成发展425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428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428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431

三、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权437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4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特点和规律442

一、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防线的迂回突破442

二、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445

三、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胜利带来的高难度课题4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451

一、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451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20世纪对人类的巨大贡献457

三、社会主义在曲折斗争中前进460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46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民族形式的多样性465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与社会主义的现实466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不同国家的实现形式470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475

第二节 在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479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和演变479

二、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484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49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494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兴起和发展494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源、性质和内容496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03

四、改革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5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506

一、社会进步与实现共产主义506

二、反对和平演变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长期的历史任务511

三、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促进派513

后记521

199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石云霞,章国材主编 1992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西方现代思潮评介(1989.10 PDF版)
西方现代思潮评介
1989.10 北京市: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8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87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93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96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96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87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87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87 上海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93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90 北京:红旗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89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92 军事译文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92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8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8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